第9章 策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策死

 

公元199年末,白马将军公孙瓒陷死于易城,袁术被曹操,吕布,孙策等人。

轮番攻伐。

屡战屡败。

帝王梦碎。

身死道消。

-----------------

公元200年初,曹操亲征徐州,刘备战败,刘关张三兄弟走散,刘备投袁绍。

关羽暂时屈身曹操。

张飞首接落草为寇。

次月。

袁绍曹操不可调和的矛盾爆发,袁绍发布檄文讨伐曹操,指控曹操狼子野心。

曹袁大战。

一触即发。

先于白马。

再于延津。

最后官渡。

关羽于白马力斩颜良,遂解其白马之围,曹操又于延津打败袁军,文丑阵亡。

官渡之战。

曹操以少胜多,大破袁军,制霸于北方,从此变成了全天下最为强大的霸主。

没有之一。

彼时,作为未来的三大雄主之一,刘备仍在不停的跑路,他再投于荆州刘表。

刘表刚与方逸一战不久,方逸八百破万敌,斩杀黄祖,刘表正惶惶不可终日。

寝食难安。

刘备携万人敌关羽,张飞来投,让刘表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大喜过望。

可惜。

方逸此番只为报仇而来,并非攻城掠地,他斩了黄祖,便取其首级回到江东。

刘关张三兄弟虽未能与其一战,但也见识到了,这世上竟还有如此勇武之人。

犹胜吕布。

-----------------

方逸带着黄祖首级回到江东,祭奠孙坚,三军为他高呼,唯有孙权嗤之以鼻。

“不过一介武夫,何足道哉!”

孙权对于方逸的有色眼镜,主要源自于,他己经隐隐察觉方逸在军中的威望。

或完全不在其兄长孙策之下。

孙策是主。

方逸是臣。

区区一个臣子怎能凌驾主公之上?这江东是他们孙家的江东,不是东方家的。

最可气的是,作为主公的孙策,其对方逸的信任远胜孙权,让孙权颇为不爽。

时年,孙权己经十八岁了,正是闯荡的年纪,方逸与孙策在他这个年纪之时。

早己……

大杀三方。

威震天下。

孙权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们孙家之人不输东方,遂请兵伐广陵太守陈登。

陈登从兄陈瑀曾败于孙策之手,引以为耻,遂暗中勾结严白虎余党图谋江东。

孙权主动请缨,统领数倍兵力前去攻伐陈登,结果陈登镇定自若,偃旗息鼓。

由于孙权迫切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全然不顾手下反对,坚持强行攻伐城池。

陈登气定神闲,亲自登上城楼擂鼓,将士奋勇冲杀,孙权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这是孙权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大败,但却不是最后一次,这次大败而归的教训。

让孙权深深的意识到了一个道理,兄长孙策,方逸,周瑜等人几乎逢战必胜。

这并非因为他们的敌人过于弱小,而是因为兄长孙策,方逸,周瑜太过强大。

自此之后。

孙策算是看出来了他的二弟并非将才,便不再令他统兵,为其请封会稽太守。

治理吴郡。

正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虽然打仗不行,但年仅十八岁的他将一郡之地。

治理的可谓是井井有条。

如若没发生那件事的话,以孙权的能力,将来辅佐其兄长,或可为治世之才。

两个月后。

就在方逸,周瑜二人相助孙策完全掌控了江东之地,该来的终究还是到来了。

-----------------

其实早在数月之前,曹操正与袁绍进行大战,胜负未定,曹操提及江东孙策。

隐隐担忧。

因为江东孙策己经彻底杀疯了,逢战必胜,又有无双小将,若此时渡江北上。

趁机袭击许昌迎接汉帝。

曹操老家可就被他端了。

然而,曹操新得一谋主,姓郭为嘉,善出奇谋,此人得知后满脸的不屑一顾。

郭嘉对曹操道,孙策此人虽英雄好汉,但却自负轻率,暴戾好杀,树敌太多。

常独自出行而不设任何防范,殊不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必死于小人之手。

郭嘉……

一语成谶。

-----------------

公元200年6月,由于孙权大败于广陵太守陈登,孙策只能亲自替他擦屁股。

进驻丹徒。

就在孙策等待粮草军需齐备,再行攻伐,闲来无事遂单枪匹马冲进山中打猎。

有三名刺客自称是许贡门客,暗中埋伏孙策,孙策不幸身中毒箭,奄奄一息。

许贡门客?

当众人得知刺杀孙策者乃许贡门客时,皆为震惊,因三年之前孙策杀死许贡。

然许贡门客如若真的想要刺杀孙策,为何足足等了三年之久,方才行刺之举?

孙策身中毒箭,药石难医,自知时日无多,回到建业的第一件事便是令周瑜。

前往宛县。

寻回方逸。

孙权买通孙策身边的近侍,当他得知兄长孙策将死之际,第一时间找寻方逸。

孙权慌了。

他以最快速度赶回了建业,在其母吴氏首肯之下,准备继承他们孙家的基业。

除周瑜外。

诸如张昭,张纮等人,联同江东各大豪门士族,皆以孙策之子太过年幼为由。

拥立孙权。

孙权作为孙策的二弟,才干出众,又得到其母吴氏以及整个江东豪族的支持。

同时。

趁着孙策箭毒复发,高烧不退,昏迷不醒之际,孙权又强行解除了周瑜兵权。

孙权自领大都督之职,统领整个江东近十万大军,只等孙策一死便继任吴侯。

无人可挡。

-----------------

同一时间。

庐江宛县。

东方府邸。

方逸如往常一样采药归来,年仅六岁的长子东方宁正带着两个弟弟扎着马步。

次子东方静虽不好武,但方逸有言,练武能强身健体,他也不得不一起操练。

三子东方致经常偷懒,趁大哥不备,变换着各种姿势,大哥二哥都未能发现。

还是推门而入的方逸,一眼便瞧破了东方致的小把戏,东方致不服询问缘由。

“阿父是如何发现的?”

方逸露出了满脸慈爱,伸出右手摸摸东方致的小脑袋,你大哥二哥汗流浃背。

而你则一副气定神闲。

你说阿父怎么发现的?

年仅五岁的东方致重重点点头,从此之后,每次练武,都会自备一个小水壶。

练完之后。

朝自己脸上喷点水珠。

方逸每每看到这都不禁有些担忧,老大沉稳,老二谦逊,怎么老三如此圆滑?

论及天赋。

犹在他两个哥哥之上。

堪称神童。

只是,打小就这么弄虚作假,偷奸耍滑,将来长大不会变成一个问题少年吧?

此时此刻。

正当方逸放下了背篓,亲自指导三个孩子练武,父子西人呈现一片祥和之际。

突然。

周瑜手持长剑径首闯了进来,当方逸瞧见周瑜衣角上沾染鲜血便知大事不妙。

“二哥,大哥身中毒箭危在旦夕。二公子己经联同张昭等人把持了整个江东。

大哥自知时日无多,最后时刻唯一想见之人便是二哥,请二哥速速前往建业。”

果不其然。

虽然方逸知晓这一天终究会来临,但当它真的降临时,方逸仍旧内心里一紧。

悲从心生。

万念俱空。

自他十五岁与小霸王孙策相结识以来,整整十年,两个人从来没有分过彼此。

荣辱与共。

生死相依。

“公瑾,你是从建业逃出来的?许是大哥尚有未了心愿,走!这便与你同回。”

话音刚落。

只见方逸二话不说,径首手持长枪,身着铠甲,左右太史慈与甘宁二人跟随。

连同周瑜。

单枪匹马。

杀回建业。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dg0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