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宴的余波尚未平息,萧明璃 “手撕” 永安郡主、冷遇七皇子的事迹,己像长了翅膀般传遍了整个皇宫,甚至隐隐透出宫墙之外。
有人说骄阳公主是吃错了药,放着七皇子那样的玉人不理,反倒去招惹永安郡主;也有人说公主这是幡然醒悟,终于明白谁才是真正值得结交的人;更有甚者,将她那日与摄政王谢凛的短暂交集翻了出来,臆测纷纷。
萧明璃对这些流言蜚语充耳不闻。她回到自己的昭阳宫,一边安抚因宫宴之事忧心忡忡的母妃淑妃,一边开始梳理前世的记忆,试图找出更多能避开危机、保护家人的线索。
她很清楚,宫宴上的小胜只是开始。赵灵阳背后有她的母妃德妃,而萧景琰更是野心勃勃,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她必须尽快积蓄力量,至少要拥有自保的能力。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萧明璃正在书房整理前世读过的一些杂记 —— 那些看似无用的闲书中,往往藏着意想不到的信息 —— 贴身宫女挽月匆匆走了进来,神色带着几分困惑和凝重。
“公主,陛下身边的李总管来了,说是…… 有旨意要宣。”
萧明璃握着书卷的手指微微一顿。
父皇这个时候宣旨?是为了宫宴上的事问责,还是……
她压下心头的疑虑,敛衽起身:“知道了,摆香案接旨。”
李总管是皇帝身边最得力的太监,为人圆滑,深谙宫中生存之道。他见了萧明璃,脸上堆着标准的笑容,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骄阳公主接旨。”
萧明璃依言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骄阳公主萧明璃,近日颇有长进,可见心智渐成。朕心甚慰。念及皇家藏书楼年久失修,典籍散落,特命公主协同摄政王谢凛,共同整理清点,务必于三月之内完成。望公主勤勉尽责,不负朕望。钦此。”
“……”
萧明璃跪在地上,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了几分。
整理藏书楼?还要和谢凛一起?
她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父皇怎么会突然给她安排这样的差事?而且还是和谢凛一起?
藏书楼里的典籍浩如烟海,整理清点是何等繁琐枯燥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她必须和那个让她从骨子里感到忌惮的摄政王,产生频繁的、无法避免的接触!
这哪里是恩赐,分明是…… 麻烦上门!
李总管见她迟迟不接旨,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还是保持着笑容,提醒道:“公主,接旨吧。”
萧明璃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惊涛骇浪。她知道,此刻无论她心里多么抗拒,都不能表现出来。皇命如山,她没有拒绝的余地。
她缓缓叩首,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儿臣接旨,谢父皇隆恩。”
接过明黄的圣旨,指尖触碰到那冰凉的绸缎,萧明璃只觉得一阵无力。
她想不通,父皇为何会突然做此决定。是真的觉得她 “长进” 了,想给她找点事做?还是…… 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她的脑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张冷峻锐利的脸。
谢凛。
会不会是他?
这个想法让她心头一紧。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宫宴上她的反常引起了他的注意,所以想近距离观察她?还是…… 有什么更深层的政治考量?
无论是什么原因,对她来说,这都不是一件好事。
送走李总管后,挽月忍不住开口:“公主,这…… 这怎么回事啊?整理藏书楼也就罢了,怎么还要和摄政王一起?”
谁不知道摄政王谢凛是个活阎王,性情冷僻,手段狠辣,多少人想躲都躲不及,怎么还会被指派到一起做事?
萧明璃将圣旨放在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晦暗不明:“皇命难违。”
她现在需要冷静。
谢凛此举,或许并非针对她个人,而是有其他的政治目的。比如,借着整理藏书楼的名义,查阅某些对他有用的典籍?或者,只是单纯地觉得她这个 “变数” 有点意思,想逗弄一下?
无论是哪种,她都必须小心应对。
“挽月,去备些笔墨纸砚,再打听一下,藏书楼最近的情况,还有…… 摄政王最近在忙些什么。” 萧明璃沉声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既然躲不开,那就只能正面迎战。
她要做的,就是公事公办,把这次任务完成得无可挑剔,尽量减少与谢凛的不必要接触,绝不能给他任何产生 “兴趣” 的机会。
三日后,整理藏书楼的工作正式开始。
藏书楼位于皇宫西北角,是一座三层的阁楼,里面存放着历代的典籍、奏折、图谱,有些甚至是孤本,价值连城。因常年无人系统整理,确实显得有些杂乱。
萧明璃一早就带着挽月和几个宫女太监来到藏书楼,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分类、登记。她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青色襦裙,头发简单地挽起,素面朝天,却难掩那份清丽脱俗。
她做事极为认真,每一卷书都仔细擦拭,核对名称,登记在册,动作娴熟利落,丝毫不见往日的骄纵之气。
几个负责协助的老太监见了,都在心里暗暗点头。看来外面的传言不假,这位骄阳公主,是真的变了。
然而,萧明璃越是投入工作,心里就越是不安。
谢凛怎么还没来?
他是故意迟到,显示他的权势?还是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从楼梯口传来,伴随着一股熟悉的、凛冽如寒冬的气息。
萧明璃的身体瞬间绷紧。
来了。
她没有抬头,依旧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书卷,仿佛那上面有什么绝世珍宝。
一双玄色云纹的皂靴停在了她面前的书架旁。
“进度如何?”
低沉冷冽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萧明璃握着书卷的手指紧了紧,随即放下书卷,起身,规规矩矩地行礼:“皇叔。”
她的语气恭敬疏离,恰到好处,不远不近。
谢凛的目光落在她面前的登记簿上,上面字迹娟秀工整,分类清晰,显然下了不少功夫。他又扫了一眼周围,原本杂乱的书架己经整理出了一小块整齐的区域。
他微微挑眉,这效率,倒是比他预想的要高。
“嗯。” 他淡淡应了一声,没再多说,转身走向另一侧的书架,自有他带来的侍卫和幕僚上前,开始按照他的指示整理。
整个藏书楼里,只剩下翻动书页的声音和偶尔的低语,气氛安静得有些压抑。
萧明璃暗暗松了口气,只要他不找她说话就好。
她重新低下头,加快了手中的动作,只想快点完成自己这边的任务,离这个危险的男人远一点。
然而,事与愿违。
没过多久,谢凛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是那种平淡无波的语气:“《启元三年漕运志》在哪一卷?”
萧明璃动作一顿。
《启元三年漕运志》?
她记得前世似乎在一本杂记上看到过,这一卷志书因为涉及当年的一桩贪腐案,后来被人动了手脚,从正卷中抽了出来,放在了西侧的角落里,和一些废弃的图谱放在一起。
若是寻常人,恐怕要找很久。
但她知道。
萧明璃没有抬头,只是伸手朝西侧的方向指了指:“回皇叔,应当在西侧第三排书架,从下往上数第二层,与《河工图谱》放在一起。”
谢凛的目光落在她低垂的侧脸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不过是随口一问,没想到她竟然如此清楚?
这个藏书楼的混乱程度,他早有耳闻。就算是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太监,也未必能一下子说出某一卷书的具置。
他挥了挥手,示意身后的幕僚过去寻找。
片刻后,幕僚拿着一卷泛黄的志书回来:“王爷,找到了,确实在公主说的位置。”
谢凛接过志书,翻开看了几页,目光再次投向萧明璃。
只见她依旧专注地整理着手中的书卷,侧脸平静,仿佛刚才只是说了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
这个萧明璃,到底还知道些什么?
谢凛的心中,那份原本只是淡淡的兴趣,开始像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了越来越大的涟漪。
他忽然觉得,这次 “关照”,或许会比他想象中,要有趣得多。
而萧明璃,虽然看似平静,心里却早己警铃大作。
糟了。
她是不是表现得太 “知道” 了?会不会引起谢凛的怀疑?
她连忙收敛心神,更加专注地工作,连眼皮都不敢抬一下,生怕对上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低头的瞬间,谢凛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许久,深邃的眸底,藏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探究和…… 兴味。
这场由 “关照” 引发的工作交集,才刚刚开始。而萧明璃想要 “减少接触” 的愿望,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落空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d0ca-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