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科技学院的核心实验室被十二道量子加密屏障层层包裹,暗红色的警报灯光在冷色调的金属墙面上明灭不定,仿佛是宇宙深处传来的危险预警。陈默将超维议会的委托文件重重拍在震颤测试台上,文件边缘还带着宇宙辐射留下的焦痕,每一道痕迹都诉说着未知的凶险:"维度坍缩稳定装置——这不是科研项目,是在和宇宙末日赛跑。"他调出二十年前"黑洞之殇"事件的影像,画面中某星系团被突然出现的维度裂缝吞噬,无数星辰在瞬间湮灭,"那次意外只持续了3.2秒,却蒸发了三个太阳系大小的空间。"
林晚秋的白发在无菌舱气流中飘动,宛如宇宙中的银丝。她将十维时空拓扑模型投影在穹顶,复杂交错的线条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着整个实验室:"现有理论认为,维度坍缩源于真空能级跃迁。但不同维度的物理常数差异,就像让蚂蚁理解相对论——"她的声音突然中断,全息屏上弹出最新的深空观测数据,红色的警示符号不断闪烁,"仙女座方向出现异常引力波,频率和我们模拟的坍缩前兆吻合度达91.7%。"
陆鸣的全息键盘在空中炸开数据流,幽蓝的光芒照亮了他紧绷的脸庞。少年的瞳孔映着代码的蓝光,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或许可以用量子泡沫理论反向推演?微型黑洞本就是天然的维度坍缩体,我们只要能控制其视界半径......"他的话语中带着破局的渴望,却也掩饰不住一丝不安。
李大山的液压钳重重砸在合金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巨响。他卷起工装袖口,露出因辐射留下的疤痕,每一道疤痕都是与危险博弈的印记:"说起来轻巧!当年LHC制造的微型黑洞,差点把地球吸成意大利面!"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警惕,"这次要稳定宏观尺度的坍缩,能量控制精度必须达到10^-32次方,稍有差错就是万劫不复!"
苏小羽戴着神经接驳头盔,声呐眼镜投射出实验室的量子场波动图。她的手指轻轻按在胸口,感受着心跳与量子场波动的共振:"我检测到实验室的量子本底噪声出现周期性异常,和仙女座引力波的频率存在谐波关系。"她的语气平静,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不是巧合,某种维度扰动正在靠近。"
实验基地的建造堪称人类工程的极限挑战。施工团队在喜马拉雅山脉深处,耗时两年挖掘出首径两千米的环形设施。外层是用反物质冷却的超导合金,能够抵御足以融化恒星的高温;中层填充着暗物质编织的缓冲材料,吸收可能泄漏的维度能量;最内层的量子稳定晶格,如同宇宙的蜂巢,将危险牢牢禁锢。李大山每天都要亲自检查每一块晶格的拼接,他的工具箱里,除了各种精密仪器,还放着一本被翻烂的《量子引力工程学》,书页间夹满了写满公式和批注的便签。
核心稳定技术的研发过程,是一场与未知的惨烈交锋。团队尝试用量子纠缠构建"维度坍缩监测网络",在地球轨道部署了三百六十个量子监测卫星。然而,首次试运行就遭遇重创。当模拟坍缩信号注入系统,第七号卫星突然失去联络,传回的最后画面中,卫星表面出现了诡异的空间褶皱。苏小羽通过声呐显微镜观察卫星残骸,发现是高维空间的能量潮汐,如同无形的大手,撕碎了脆弱的量子纠缠态。
经过三个月的日夜攻关,团队研发出"量子锚定矩阵"。该系统利用中子星物质打造的锚点,将量子纠缠态牢牢固定在西维时空。当再次进行测试,监测网络终于成功捕捉到模拟坍缩的前兆信号,那些微弱的量子波动,如同暴风雨前的闪电,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
能量调控系统的研发同样充满惊险。学生们受宇宙中类星体能量爆发机制的启发,设计出"真空零点能约束引擎"。但在首次充能测试时,引擎内部的能量突然失控,形成了一个篮球大小的微型坍缩区域。千钧一发之际,李大山冒着生命危险,手动调整了磁场约束参数,将坍缩区域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事后检查发现,是引擎内部的一个纳米级零件出现瑕疵,这个微小的失误,险些酿成大祸。
坍缩控制与反馈系统的构建,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林晚秋带领团队构建了基于引力波、量子场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多维感知矩阵"。该系统能够在普朗克时间尺度内,检测到维度坍缩的任何细微变化,并实时调整控制参数。但在初期测试中,矩阵经常误判,将正常的宇宙射线波动当作坍缩信号。陆鸣带领算法团队,输入了数百万组宇宙观测数据,通过深度学习,让系统学会了区分真正的危险与无害波动。
全尺寸原型装置的首次实战模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考。当模拟的坍缩信号从仙女座方向传来,整个实验室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真空零点能约束引擎开始全力运转,量子锚定矩阵发出刺目的蓝光,多维感知矩阵的警报声此起彼伏。在坍缩能量即将失控的瞬间,苏小羽通过神经接驳系统,手动微调了关键参数,整个装置发出一阵剧烈的震颤,随后恢复平静。监测屏上,坍缩区域被成功稳定在可控范围内,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劫后余生的欢呼。
然而,还没等科研人员松口气,系统突然再次发出警报。这次,是真实的维度扰动信号,从宇宙深处传来。陈默看着监测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握紧了拳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这个维度枷锁的生死博弈中,星辰科技学院的科研团队,己经没有退路。他们必须成功,否则,整个宇宙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d0c0-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