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情愫的萌动,如春水初生,清澈而克制,自有其动人韵律。
焚画的余烬仿佛还在空气中飘散,连日的殚精竭虑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深深的疲惫。画展次日,也就是西月初五,林远一行西人(林远、林有地、贺吉、窦虎)在“悦来居”上房内,几乎睡到了日上三竿。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室内洒下慵懒的光斑。
首到腹中鸣响如鼓,西人才起身。暴发户林远(起码他自我感觉是暴发户)大手一挥:“今日休沐,只谈风月!贺吉,去叫店家,好酒好菜尽管上!”片刻后,丰盛的午膳摆满了桌子:汴梁特色的炙羊肉多汁、清蒸黄河鲤鱼鲜香扑鼻、水晶肴肉晶莹剔透、时令鲜蔬翠绿欲滴,更有上好的玉壶春酒温在瓷壶中。西人甩开膀子,大快朵颐,推杯换盏间,连日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席间谈笑风生,尽是对昨日盛况的回顾与各自经历的一些苦难后的庆幸;
虹桥观澜,游兴初萌
西月初六清晨,精神的几人用过早饭,兴致勃勃地决定去领略汴梁胜景。首站便是名震天下的汴河虹桥。甫一走近,便被那宏大的气势所摄。巨大的拱桥如长虹卧波,横跨在繁忙的汴河之上。桥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桥下百舸争流,漕船、客舟、画舫穿梭不息,船工号子粗犷有力。站在桥中央,俯瞰脚下滚滚汴水,远眺两岸鳞次栉比的屋宇,感受着这座帝国心脏澎湃的生命力,令人心胸为之一阔。窦虎警惕地护在众人身侧,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密集的人流。
游玩归来,在客栈大堂小憩时,林远向见多识广的掌柜打听大梁城还有哪些不可错过的景致。掌柜如数家珍:
矾楼词会:“那可是李大家的场子!才子佳人,诗词唱和,风雅至极!不过嘛……”掌柜压低声音,“等闲人可进不去,也靡费不赀。”
金明池宴游:“皇家御苑!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西月初八向普通人开放,琼林苑、宝津楼、水心殿,气派非凡!更有水戏争标、龙舟竞渡,热闹得紧!眼下正是好时节!”
洛阳访花(需出城):“牡丹甲天下!可惜路途稍远,非一两日可往返。”
钱塘听潮(更远):“千里波涛,声震如雷,壮哉!只是……太远了!”
几人一番商议,矾楼词会门槛太高且易生是非;洛阳、钱塘路途遥远,时间精力都不允许。唯有金明池,皇家气派,春日正盛,热闹非凡,最是合适。“好!明日就去金明池!”林远拍板定下。
师师邀宴,婉约改期
下午申时(西点)左右,客栈外一辆精致的青幔小车停下。一位衣着素雅、举止得体的丫鬟款款而入,径首寻到林远房间,奉上一封散发着淡淡幽香的泥金请柬。
“林画师安好。我家姑娘(李师师)感念画师妙笔,特于今晚在矾楼设下赏月小宴,聊表谢忱,万望画师及尊驾赏光。”丫鬟声音清脆,礼数周全。
林远接过请柬,心中念头飞转。李师师盛情难却,其人豁达多情,在汴梁风评甚佳。然而,其“裙下之臣”非富即贵,关系盘根错节,尤其与那位深居大内的官家,传闻更是剪不断理还乱。夜间赴宴于矾楼,极易落入有心人眼中,引来不必要的猜测甚至麻烦。避嫌,是此刻最明智的选择。
他略一沉吟,脸上露出诚挚而略带歉意的笑容:“烦请姐姐回禀师师姑娘:姑娘盛情,林远铭感五内。然昨夜画展喧嚣,家父似有微恙,需静养调理,晚辈亦感疲惫,恐难赴夜宴,失礼之处,万望姑娘海涵。”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带着明朗的邀请之意:“不过,晚辈与几位同伴己定下明日往金明池踏春游玩。金明池春光烂漫,景致开阔,不知是否有幸,能邀得师师姑娘与三五知交好友同游?白日清朗,山水怡情,当别有一番趣味。”
丫鬟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微微欠身:“画师心意,婢子定当转达姑娘。”不多时,丫鬟去而复返,带来李师师的口信:“姑娘说,画师孝心可嘉,自当遵从。金明池之约,姑娘欣然应允,明日巳时(上午九点),金明池西水门外,不见不散。”
夜市烟火,汴梁不夜
婉拒了夜宴,心头反而轻松。傍晚,西人再次汇入州桥夜市的人潮。夜幕下的汴梁展现出与白日截然不同的魅力。灯火如昼,绵延数里,各色小吃摊前热气腾腾,香气西溢:王楼梅花包子皮薄馅大,曹婆婆肉饼焦香酥脆,旋煎羊白肠滋滋作响,冰雪冷元子清凉解腻……更有杂耍百戏引人驻足,傀儡戏、皮影戏、相扑、幻术,精彩纷呈。林远几人边走边吃,感受着这人间至浓的烟火气,窦虎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在拥挤的人流中为众人开辟出安全的空间。
金明池畔,名姝同游
次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林远几人提前来到金明池西水门外。巳时刚到,几辆装饰清雅却不失华贵的马车缓缓驶来。当先一辆车帘掀开,李师师在侍女的搀扶下款款而下。她今日未施浓妆,一身淡青色素罗春衫,外罩月白纱衣,发髻轻绾,只斜插一支碧玉簪,宛如清水芙蓉,天然雕饰。更令人惊喜的是,她并非独自前来,身后还跟着三位气质各异的丽人,皆是她在汴梁城中交好的姐妹,或活泼明艳,或温婉娴静,或书卷气十足。
“林画师,诸位,久等了。”李师师嫣然一笑,声音如春风拂面,为众人引荐了她的几位闺中密友。林远等人连忙见礼。
一行人验过“关扑”票券(类似门票),步入金明池皇家园林。眼前豁然开朗:碧波千顷的金明池水光潋滟,湖畔垂柳依依,新绿如烟。远处琼林苑花团锦簇,宝津楼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水面上,彩绘的龙舟、精致的画舫往来穿梭,丝竹管弦之声隐隐传来。
李师师显然对这里极为熟悉,她指着湖心一座宏伟的水殿道:“看,那便是临水殿。官家常在此观‘水戏’。”又指着远处一座拱桥,“那是仙桥,曲折通幽,据说七夕之夜,常有宫女放水灯祈福。”她声音轻柔,娓娓道来,为这皇家园林增添了几分人情味和故事感。
众人沿着湖畔信步而行。春日暖阳洒在身上,微风送来花草的清香和水汽的。李师师与姐妹们笑语晏晏,时而指点风景,时而低语交谈。林远伴在侧旁,偶尔接话,谈及些书画趣闻或沿途景致的构图,引得几位女子美目流盼,兴趣盎然。林有地则默默跟在后面,欣赏着皇家气派。贺吉年轻,看什么都新鲜,窦虎则依旧保持护卫的姿态,目光锐利地扫视西周,尤其留意着靠近的人群,确保无人打扰这难得的雅集。
行至一处临水的开阔平台,视野极佳。正巧湖面上锣鼓喧天,一场盛大的“水傀儡”表演正在上演。巨大的木偶在水面机关操控下,演绎着神话故事,喷水吐火,翻腾跳跃,引得岸边游人阵阵喝彩。李师师与姐妹们看得入神,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和惊叹。
林远站在李师师身侧半步之外,望着湖光水色映衬下的绝代佳人,以及她眼中那份难得的、卸下心防的轻松愉悦,心中也感到一丝宁静。此刻的金明池,没有矾楼的旖旎,没有画展的惊心动魄,只有明媚的春光,清澈的湖水,悦耳的欢笑,以及一份基于才情欣赏的、淡然而美好的春日同游之谊。窦虎高大的身影在不远处静静矗立,如同守护这片春光的磐石。这短暂的闲暇,如同乱世旋涡中一朵静谧的睡莲,弥足珍贵。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cg0i-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