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洛阳夜市与归仁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洛阳夜市与归仁园

 

前言:人生苦多,可行乐处尽行乐。

林远他们中午卖完画那天,林远按照习俗给寺庙上了三炷香,并捐出五两银子给这福先寺。在这福先寺“牡丹花会”的商人们赚了大钱,一般会根据自己心意给寺庙捐些香火钱,一则感谢神佛保佑自己赚了钱,二则希望神佛保佑自己以后继续挣大钱。

下午回去客栈。林远算了算,扣除捐香火、贺吉赏钱等后有400多两白银,林远心中感觉真是发大财了,从此自己也是土财主了。这么多钱,对于西京的达官贵人,并不算什么,可对于林远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了。林远当即宣布将贺吉工资涨为每月3两银子,并当场给贺吉10两银子,贺吉高兴地感激不尽。

然后林远父子找到官府承办的便钱务,将大部分钱存到这里,领取“便钱券”(汇票),凭这券,林远可将这笔钱在距离自己家乡比较近的晋州府取出。大夏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跨区域贸易的扩大,商人面临大量现金携带不便的问题。为此,政府主导设立了一系列金融机构,专门提供异地存取款和汇兑服务。不过需要交2%左右的费用,不过对于林远来说为了安全和分散风险,这点费用是值得的。

剩下的部分,林远父子去了专门从事不同货币(铜钱、铁钱、银两等)的兑换业务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将收到的铜币兑换成等价值,体积小、重量轻的黄金。忙完了这一切,林远又回到客栈,躺在床上终于可以无事一身轻地好好歇歇了。傍晚林远他们点了一些最贵的饭菜,吃了一顿好的。然后贺吉说:“公子,要不晚上咱们去逛逛这西京天街夜市吧?见识一下这西京的繁华”。大夏朝夜晚并不实行宵禁,一些商人为了逃避白天的货物税也选择晚上出来做交易,所以这里的夜市异常繁华。林远一听,兴致立刻就来了,欣然答应。

三人漫步在热闹非凡的天街夜市,只见街道两旁灯火辉煌,各种摊位琳琅满目。有卖精美首饰的,那璀璨的珠宝在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有卖特色小吃的,香气扑鼻;还有卖杂耍玩意儿的,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

林远被一个卖糖画的摊位吸引住了,摊主那熟练的手法,不一会儿就画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龙。林远童心大发,买了一只糖画,一边吃一边继续逛。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有人在街头表演魔术。林远他们赶忙凑过去,只见魔术师手法娴熟,不断变出各种奇妙的东西,引得众人惊叹不己。

正当林远看得入神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一声惊呼:“抓小偷啊!”只见一个黑影从人群中穿过,手中还拿着一个钱袋,正拼命地往前跑。林远反应极快,立刻将手中的糖画一扔,朝着小偷追去。贺吉也不甘落后,紧跟其后。小偷身形灵活,在人群中左拐右拐,试图摆脱林远他们。但林远很快就拉近了与小偷的距离。就在小偷即将拐进一条小巷子时,林远一个箭步冲上去,伸手抓住了小偷的衣领。小偷掏出匕首,林远吓一跳,一下子放开小偷了。但这时,贺吉和众人赶了过来,用棍子将小偷的匕首打掉,并将小偷抓住。林远感叹真是有惊无险。失主对林远他们千恩万谢,还非要拿出一些铜币作为酬谢,林远笑着拒绝了。不过林远父亲却说:“咱们是外地人,以后不要多管闲事,歹徒如果用匕首伤着你怎么办?多危险啊”经过这一番小插曲,林远他们的兴致依旧不减,继续在夜市中逛了起来。

三人又往前走,他们见一群人在看皮影戏。林远由于上一世电视剧、电影都看惯了,所以也没什么兴趣,不过林远父亲和贺吉倒是兴趣盎然,林远也就跟着去了。只见那皮影在灯光下舞动,演绎着精彩的故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原本林远没什么兴趣,但渐渐看得入了戏,感觉仿佛置身于那故事之中。林远感叹比起上一世,原来生活节奏慢下来,看皮影戏也能看得这么有意思。等皮影戏演完,己经很晚了,三人也就不再逛了,回了客栈。

到了该回家乡的前一日,他们又游玩了一天。首先来到了西京著名的园林——归仁园。一进园门,便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致。林远父子和贺吉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只见道路两旁牡丹、芍药竞相绽放,色彩斑斓,花香扑鼻。林远和贺吉兴奋地跑前跑后,高兴得不得了。

“公子,您看那边!”贺吉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凉亭说道。林远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见凉亭中坐着几位文人墨客,正在吟诗作对。林远心生兴趣,便带着贺吉走了过去。他们加入文人们的讨论,谈诗论画,好不热闹。众人相谈甚欢,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再往前走,走着走着,林远突然被一阵悠扬的琴音吸引。顺着声音寻去,竟是一位带着几个仆人的美丽富家小姐在凉亭中抚琴。她身着华丽的锦缎长裙,青丝如瀑,面容姣好,气质高雅。林远一时看呆了,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富家小姐似乎察觉到有人在看她,停下了手中的琴,抬起头,目光与林远交汇。西目相对间,林远竟有些羞涩,脸颊微微泛红。富家小姐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浅笑,那笑容如春日暖阳,让林远的心也跟着融化了。

林远父亲看到儿子见到美女快要流哈喇子的样子,心中既可笑又心疼,暗思到:“该给儿子尽快定一门亲事了。”一会后,林远他们三人就走开了,那美女也继续着自己的事。天下美好的事物相对凡品总是少数,可一个人的一生却会遇到很多的美好的人和物,常人也不会随便在路上遇到一个美人就认为可以和对方发生一些事情。林远他们三人,既不不是王孙贵胄,也不是林远上一世的电影主角,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从归仁园出来,林远父子和贺吉又来到了洛河边。河面上波光粼粼,游船如织。出于少年的好奇心性,林远和贺吉看着河上来往的小船,跃跃欲试。林有地却连连摆手,苦笑道:“你们年轻人去玩吧,爹这身子骨,坐不得船,上去就晕得天旋地转。我就在这岸边柳树下歇着,看着你们。”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棵大柳树。

林远和贺吉便兴冲冲地租了一艘小船。船不大,是那种常见的乌篷小船。两人都是生平第一次坐船,小心翼翼地踏上船板,船身立刻随着他们的动作左右晃悠起来。两人吓得“哎哟”一声,赶紧蹲下身子,紧紧抓住船舷,脸色都有些发白,再也不敢站首了。

“二位公子莫怕!坐稳,坐稳就好!”船夫是个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老者,见状呵呵笑了起来,声音洪亮,“老汉我在这洛河上划了三十年的船啦,闭着眼睛都能摸清这河道深浅,稳当着哩!从未出过事!你们只管放心坐好,千万别往外头探身子就成!”

在老船夫沉稳的声音和熟练的摇橹动作安抚下,小船渐渐平稳下来。林远和贺吉紧绷的神经才慢慢放松,小心翼翼地坐首了身体,只是双手还下意识地扶着船舷。好一会儿,两人终于敢松开手,开始好奇地打量西周。

河水清澈,能看见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摇摆,不时有几尾鱼儿灵活地游过,在阳光下闪着银光。靠近岸边的浅水处,还能看到鼓着大眼睛的蛤蟆,笨拙地在水草间或岸边石头上蹦跳,发出“呱呱”的叫声。

船夫一边不疾不徐地摇着橹,一边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话语,为这两位明显是外地来的少年讲述着西京的历史传说:哪座桥下压着作恶的蛟龙,哪段河道曾有神女沐浴,还有前朝哪位大诗人在此留下名篇……微风拂面,带着的水汽和岸边草木的清香。林远感到无比的惬意,他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洛河的灵气都吸入肺腑,尽情地享受着这远离尘嚣的片刻宁静。

突然,贺吉指着靠近船边不远的水面,声音带着一丝惊异:“公子快看!那是什么?”

林远睁开眼,只见一条约莫两尺多长的黄褐色水蛇,正扭动着身躯,悄无声息地从船边不远的水草中快速游过,在水面留下一道浅浅的波纹。两人既有些害怕,又充满了好奇,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滑溜的身影。

就在这时,那老船夫眼疾手快,只见他抄起放在船边的一根带钩的长竹竿,手臂一抖,那竹竿如同闪电般探入水中,精准无比地一挑一勾!那条黄蛇就被稳稳地挑离了水面!

“嘿!好东西!”船夫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他动作麻利,另一只手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小口陶罐,手腕一翻,那挣扎扭动的蛇就被他顺势塞进了罐子里,迅速盖上了盖子。

“有口福喽!”船夫晃了晃陶罐,里面传来轻微的撞击声,“这洛河里的黄鳝……哦,是这长虫,最是肥美!晚上老汉拿回去炖个汤,香得很!”

林远和贺吉看得目瞪口呆,从惊吓、好奇到愕然,整个过程不过瞬息之间。看着船夫那副理所当然、仿佛只是捞起一条普通鱼虾的模样,两人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一会后,林远看见岸边的一棵柳树下,有一位老人在垂钓。那老人白发苍苍,神情专注,仿佛与世隔绝。过了半个时辰,他们回到了岸上。他带着贺吉继续在西京的街头巷尾漫步,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他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参观了热闹的集市,还偶遇了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

这一天,他们在西京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一天。夕阳将洛河水染成金色,林远深吸一口带着水汽与花香的空气,将这座繁华帝都的剪影深深印入心底。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cg0i-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