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价值连城的演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价值连城的演讲

 

与罗叔梁的汗流浃背不同,李校长此时虽然心里暗道不妙,但脸上还能强自镇定。

如果刘局长今天不在场,他倒是很想听听江城的高论。

出乎他意料的是,听了江城的话,局长大人并没有动怒,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台上那个学生,道:

“有点意思啊。”

李校长循声望去,只见局长大人手捻下巴,脸上丝毫看不出不悦的神色。

局长就是局长!李校长深深折服于局座这手养气的功夫。

就在此时,台上江城终于继续道:“听老师的话没错,但太听老师的话就容易出问题。”

众人还是一头雾水,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江城语调加速,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因为太听老师的话,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此话一出,台上台下气氛一缓,众人长长舒了一口气,自主学习,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浅显易懂的道理。

这算哪门子学习方法?

不等众人提问,江城又抛出一个问题:

“请大家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一下,一个班级五十位学生,如果你是老师,你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

此话一出,台下又热闹了起来。

这个问题还真是新颖,当了十几年学生,自己还从来没有从老师的角度考虑过问题。

台上的江城继续侃侃而谈。。。。。。

不知不觉,所有人顺着江城的思路,慢慢打开了新的思路。

班里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讲课的时候到底以哪位学生的水平作为参考?

如果按班里最差的学生为标准,要把他教会,势必要把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喂到他嘴里。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做极其费时间,高中科目繁多,要是每一科都这么教,再给三年也教不完。

而如果按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为标准,教学效率是上去了,但差生可能根本就听不懂。

前世当了很多年的老师,江城才明白这个道理。

作为老师,教学是有一个锚定的,锚定的是班里二十名前后的学生水平。

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一个平衡。

对差生来说,不至于听不懂,对优秀的学生来说,虽然效率差了点,也不会浪费过多的时间。

听明白这个道理,众人似乎隐隐悟到什么,却一时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

只听江城继续道:

为什么不能太听老师的话?

因为不同学生的水平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每章单元试卷,都是在考察同学们某一个知识点。

然而这个知识点,有的同学己经掌握得非常好了,此时再给他布置这个知识点的试卷,对他来说就造成了时间上的极大浪费。

如果能把浪费的时间都分配到没掌握的知识点上,学习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然而高中大部分同学不懂这个道理。

他们只会亦步亦趋的跟着老师的安排,按步就班地学习,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发现弱点!消灭弱点!提高效率!你也能成为天才!”

良久之后,江城终于停了下来。

此时台下很安静,大部分同学还在回味中,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而台上坐着的众人,此时也在低声交谈着。

“道理其实很浅显,我们平时一首的这样强调的。”一位老师道。

“唉,道理我们讲得多了,又有几个同学听进去了?”另一人无奈回答。

正如江城所言,想要提高学习效率,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究其根本,无非就是时间分配的问题,

自己薄弱的地方,多花时间。

己经掌握透彻的地方,少花时间。

时间久了,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然而现实中,大部分同学的做法却恰恰相反。

大部分人更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因为这样会有正反馈、有成就感。

这是人性使然,攻坚弱项,往往伴随着痛苦。

久而久之,很多人渐渐忘记了老师的教诲,每天就像只提线木偶一般,老师怎么安排,他们怎么做。

如果成绩到了瓶颈处,他们往往会选择题海战术。

最初的时候,题海战术固然有效。

然而成绩提升到一定程度,他们会发现自己再也难以寸进。

因为高三科目繁多,任务繁重,题海战术根本没法覆盖所有科目,难免顾此失彼。

讲台上,听到周围的老师们的议论,罗叔梁一首沉默不语。

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兴奋地对走位的同僚道:

“大家觉得,同样的道理,从我们的口中说出来,和从江城口中说出来,效果一样吗?”

“哦?罗老师,这有什么不同吗?”一位同僚不解道。

“当然不同,因为江城和我们不一样,他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罗叔梁此时己经无法按捺心中的想法,兴奋道。

“何为天时?”

“天时,就是高考。”罗叔梁道。

然后,他娓娓解释起来,现在离高考己经不到百天。

高考的紧迫感会催使所有人抓住一切有可能的救命稻草。

江城的出现,给他们指明了学习方向。

“何为地利?”

“当下的场合,就是地利。”

百日誓师,对高三的学生们来说太庄严了。

平时水过鸭背的道理,在这样的场合总能更深刻几分。

看同僚们频频点头,罗叔梁刚想继续解释,身边另一个声音却响了起来:

“江城,就是人和吧。”

说话的人正是李李校长,众人现李校长发话了,纷纷转头望去。

只见李李校长先是目光逡巡,跟众人交换了眼神,然后笑道:

“珠玉在前,景行行止嘛,江城,才是最关键的那一环。”

众人一惊,纷纷拜服。

“李校长就是李校长!”

“李校长真是涉猎广泛啊!”

“渊博!”

“李校长真是字字珠玑啊!”

台上一众老师领导在己经在一起共事多年,彼此之间既是上下级,也是朋友。

此时见李校长突然露了这么一手,纷纷赞叹,语气里却是调侃居多,没什么恭维的意思。

“咳咳咳。。。”李校长被众人一揶揄,尴尬地咳了几声。

刘局还在旁边呢。

一中是全市最好的高中,双方打交道惯了,刘局长并没有什么架子。

只见刘局看了看台上的江城,满意地对众人说道:

“这是一场价值连城的演讲,我很期待一中今年的成绩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bf0a-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