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苏白此刻所处的这座破庙,虽然位于大路旁,但实际上它确实是一座正经的神庙。
这座神庙之所以会变得如此破败不堪,原因可能有很多。
也许是因为村里的人前来拜神时,发现神明不再灵验,从而渐渐失去了对这座神庙的信仰;又或者是因为修建这座庙子的村落遭遇了某种灾难,村民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远走他乡,去别处逃荒;还有一种可能是这座神庙不被当地官府所喜欢,或者没有按时交纳贡钱,导致官府对其进行了打压和破坏。
总之,关于这座神庙破败的原因,众说纷纭,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苏白抬起头,凝视着刚刚走进庙里的那些江湖人士,他们同样也在紧张地盯着苏白,似乎对他充满了警惕和戒备。
这些江湖人,自古以来就不被官府所待见,他们游离于正统社会之外,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然而,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格外看重人情世故,所以当这些江湖人偶然相遇时,不管彼此之前是否相识,都会相互打个招呼。这样一来二去,自然就会渐渐聊到一起去。
即使是那些性格淡泊、不喜欢与人交往的江湖人,在面对他人的问候时,也会表现出应有的礼貌,恭敬地回礼,以免让对方感到难堪。
这些人看到苏白后,只见他皮肤白皙,面庞干净,身上还穿着一件道士服,整个人显得文质彬彬的。再看看他那瘦弱的小胳膊小腿,怎么看都觉得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
于是,大多数人只是笑了笑,便转身走到庙子的另一边,随意找个地方坐了下来。他们似乎完全不在意地上那厚厚的灰尘,一屁股就坐了下去。
不过,也有一些人可能是因为苏白身上穿着道士服,觉得很新奇,所以特意走过来和他攀谈。
然而,没聊几句,他们就发现苏白和他们并不是一路人,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方面都相差甚远,于是便不再理会苏白,转身离开了。
面对这种情况,苏白却丝毫没有感到害怕或不安。
在他眼中,这些所谓的江湖人士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凶狠无比,但实际上那不过是他们的一层外皮而己。毕竟,在外行走江湖,谁也不愿意平白无故地遭人黑手,所以大家都故意扮出一副凶狠的样子,以此来保护自己。
但苏白心里很清楚,大多数江湖人其实都是很讲究的。
而且,不管在哪个朝代,人们对于僧侣和道士都会有一定的优待。就算是山贼这样的恶人,也不会轻易去招惹僧侣和道士。不仅如此,白天苏白路过那些茶摊时,就算他身上没钱,只要亮出他这身道士服,也能顺利地讨到一碗水来解渴。
江湖人虽然过着刀光剑影的生活,但他们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和脸面。如果你能在与他们相遇时说上几句好听的话,说不定他们还会慷慨地给你一个炊饼尝尝呢。
苏白静静地聆听着另一边江湖人们的喧闹声,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夜幕渐渐深沉。经过一番折腾,另一边的篝火终于渐渐熄灭,周围陷入一片宁静。
苏白也停下了修行,他朝着那片己经变得幽暗寂静的黑暗望去,然后缓缓闭上双眼,不再言语。
山间的夜晚异常安静,除了偶尔传来几声鸮的啼叫,就只剩下风吹动门板的声音,以及不远处江湖人们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在这静谧的氛围中,苏白不知不觉地眯起眼睛,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他依然身处在这座庙宇里,然而,这里的神像布局却与现实有所不同。许多神像都不见了踪影,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正当苏白感到有些诧异时,他突然注意到自己面前跪着一个人。
这个人一身书生打扮,周身的颜色却如彩虹般绚丽多彩。他生得一张俊俏的面庞,只是面色异常红润,宛如熟透的枣子一般,而且身形看起来有些虚幻,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苏白凝视着这个人,心中涌起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努力回忆着,终于想起来,面前跪着的这个人,似乎正是这座庙宇里供奉的其中一座神像,被人们称作宋举人。
宋举人乃是前朝人士,其家族世代书香门第,家境颇为富裕。
他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年纪轻轻便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名秀才。而在他弱冠之年,更是一举高中举人,如此成就,实乃罕见,引得当时的皇帝都为之震惊。
皇帝对这位少年英才十分赏识,亲自接见了他,并有意赐予他高官厚禄。然而,宋举人却对仕途并无太多兴趣,他婉言谢绝了皇帝的好意,毅然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回乡后,宋举人开设了一家小小的私塾,专门教授那些因家境贫寒而无法上学的孩子们读书识字。他不仅不收学费,还时常资助学生们的生活费用。就这样,宋举人在故乡默默耕耘了数十年,教育出的子弟何止万千。
宋举人一生高寿,活到了八十九岁的高龄。在他去世时,前来参加葬礼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人们对他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纷纷前来祭拜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皇帝得知此事后,也对宋举人的善举深感钦佩。再加上当地民众对他的无私奉献感恩戴德,于是皇帝特地下旨,为宋举人加封神号,使其成为登记在册的正规神灵,以表彰他的功绩和品德。
正当苏白还在思考宋举人为何会来找自己时,只见眼前跪地的宋举人突然开口说道。
“多谢仙人解救我后代于水火之中。”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bbic-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