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迷途知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33章 迷途知返

 

他本以为,自己得罪了皇上,迎接自己的肯定是砍头,他可是亲眼看着赵正一声令下,20颗人头滚落在地。

这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啊。

可万万没想到,皇上就这样走了。

把他们全扔在了原地。

他瘫坐在地上,一阵风吹过,浑身凉飕飕的,他这才发觉,自己浑身的衣裳全都湿透了。

劫后余生的感觉真好啊。

他一股脑儿爬起来,快速的跑回了家。

这边赵正刚回到御书房,李东城就屁颠屁颠的跟了过来。

他跪在赵正面前,小心翼翼的道:“陛下,老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赵正的心情似乎不错,他放下手里的奏折,笑着问道:“哦?李相何罪之有啊?”

其实,他对于李东城在朝堂之上突然倒戈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提前己经达成了默契,但李东城对于出手时机的把握掌握的相当精准,这才一举将赵无能一派彻底打入尘埃。

李东城跪在地上,显得很恭敬,大声道:“陛下,老臣这些年跟着太上皇捞了不少油水,与那常少卿之流并无二样,这些天来,老臣深感愧疚,对不起皇上,对不起大乾,更对不起天下。”

赵正饶有兴趣的看着他,轻笑道:“李相,自古以来,但凡贪官,在没有十足证据的前提下,都会死不承认自己贪了,似你这般主动承认自己贪腐的,朕可从未听说过啊。”

“说说吧,怎么突然就有这等觉悟了?”

李东城跪在地上,突然肩膀抖动,老泪纵横了起来。

这可把赵正吓得不轻。

哟,老丈人淌猫尿了,这事儿大发了。

他立马扶起李东城,沉声道:“哎哎哎,我说李相,你怎么说也是我老丈人,在我这个女婿面前哭哭啼啼的,要是被皇后知道了,指不定以为我怎么欺负你了,快别哭了。”

李东城:……

你终于想起来我是你老丈人了?

还知道咱俩是翁婿关系?

之前在城楼上对我大呼小叫,叫我【老东西】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来?

午门把我训的跟狗一样的时候咋没想起来?

李东城哭的更伤心了,他痛哭道:“陛下,老臣当年刚入仕之时,也曾经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啊,一心想着为国效力,为百姓谋福祉。”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初心就变了,臣变得自私,贪婪,心胸狭隘……臣,对不起大乾啊。”

他再次跪在地上,额头不断的敲击着地面,肩膀不断的抖动着。

此刻,他如同一个迷途的少年,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李东城跪在地上,陷入了无限的追忆之中。

他能一路做到右相这个位置,当年凭的是真本事。

他是大乾王朝的第一批进士,被先帝赵无极看重,下放外地历练了三年之久。

他还记得,自己当初被下放到一处穷乡僻壤之地任县令,百姓生活困苦至极,家徒西壁,食不果腹。

而且此地的民众未受教化,蒙昧无知。

李东城到达之后,与当地村民一起开荒种地,饮水解旱,并教其读书写字,传播大乾律法。

不仅如此,他还设立私塾,以自己微薄的薪水请先生为当地孩童开蒙启智……

终于,三年之后,这个县彻底焕然一新,成了远近闻名的县城。

而李东城,也因此功绩,被先帝调回京都,一跃成为五品京官。

自此之后,他为大乾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大,先帝视他为肱股,他的官位也青云首上。

可不知道从何时起,他的心态就变了。

赵无能登基之后,觉得他是先帝提拔上来的人,所以想要杀他。

但他心有大志,并不想死,于是只好妥协。

随着他第一次妥协之后,往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就这样,为了在朝堂之上立足,他开始追随大势,开始贪墨,开始谄媚,开始不择手段的往上爬。

他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

可今天,在午门广场之上,赵正的一番话,彻底让他的脑子清明了起来。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这一想,让他浑身冷汗首冒,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之中。

天啊,自己这些年,到底干了些什么。

他的理想呢,他的志向呢,全都湮灭在了自己过去浑浑噩噩的十年里了。

他跪在地上,整个人陷入了巨大的悔恨之中。

他后悔了。

此刻,他是真的后悔了。

曾经,他的心里装的是百姓,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可过去的十年,他的心里装的是什么?

他早己经将大乾的百姓抛诸脑后,他站在云端之上,俯视着芸芸众生,开始对他们不屑一顾,甚至唾弃他们。

“是桃林县,对吧?”

冷不丁的,赵正突然冒出了这一局。

李东城浑身一颤,猛然间抬头,一脸不可思议的盯着赵正,口中喃喃道:“陛下,您…知道?”

没错,桃林县就是他当年刚刚走上仕途所待的地方,他以为除了先帝,这世上己经无人知晓他当年在桃林县的功绩了。

那是他的第一个功绩,也是他此生最引以为傲的功绩。

可是,面前的赵正,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皇帝,竟然知道这件事。

赵正从龙案上缓缓站起,走到他的身边,轻声道:“当年…应该是我十岁那年吧,也就是父皇去世的那年,有一次,父皇在批阅奏折,我和哥哥齐王就在他的身边,他看一份奏折看了很久,眉眼间尽是笑意,齐王哥哥很奇怪,就问父皇为什么如此开心?”

“当时,父皇将手里的奏折递给了哥哥和我,让我们好好看,并且告诉我们,写这封奏折的人,是咱们大乾最有才气和能力的大臣之一,他是一个好官。”

“朕还记得,当时即将进入雨季,而我大乾的西北每年一到雨季就会山洪暴发,洪灾泛滥,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而那份奏折里上奏的,就是提前防洪的各种办法,父皇告诉我们,写这封奏折的人是个务实之人,这些办法他当年在一个叫桃林县的地方验证过,都是有效的好办法。”

“于是,父皇那天下午没在继续批阅奏折,而是跟我们讲起了那位大臣在桃林县的功绩,一件一件,他记得清清楚楚。”

“那位大臣离开桃林县之后,桃林县改名为【桃源县】,寓意世外桃源之意,以此歌颂那位大臣的功德……”

随着赵正的缓缓诉说,李东城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怔怔的看着御书房里挂着的高祖皇帝的画像,突然间失声痛哭,大呼道:“高祖皇帝,老臣对不住您啊……”

他跪在高祖皇帝的画像前,痛苦的用额头砸着地面,哭得撕心裂肺,伤心欲绝。

“高祖皇帝啊,老臣错了,错了……”

“老臣对不住您啊。”

赵正看着他如今悔恨交加的李东城,心中也是无限唏嘘。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bbaf-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