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文轩的血,如同冰冷的烙印,深深刻在苏砚心上。那张染血的残页上,“西偏殿走水”和那个模糊难辨的姓氏笔画,成了他复仇的唯一火种。然而,京城的漩涡因他的“得宠”和墨文轩之死变得更加凶险。流言蜚语如同跗骨之蛆,暗处的杀机伺机而动。他知道,继续留在京城,不仅查案举步维艰,更可能连累雷烈甚至花楼的姐姐们。
契机,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降临。
南境三州突发大规模叛乱!“赤眉军”以“清君侧,诛妖妃”(影射女帝)为号,裹挟流民,攻城掠地,声势浩大。叛军首领“赤眉天王”罗刹武功高强,麾下能人异士不少,更疑似有邻国势力暗中支持。南境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入京城。
朝堂震动,主战主和争论不休。然而,熟悉南境军务的老将或因年迈,或因牵扯派系不愿蹚浑水,年轻将领又缺乏独当一面的威望。就在此时,一个略显清冷却坚定的女声在金銮殿响起:
“臣,秦昭月,请缨出征!”
说话者正是禁卫军副统领,将门虎女秦昭月。她身姿挺拔如青松,一身银甲未卸,眉宇间英气勃勃,眼神锐利如鹰。秦家世代忠烈,其父秦老将军曾镇守南境多年,威名赫赫。秦昭月虽年轻,但武艺高强,治军严谨,在京畿卫戍中屡立小功,此刻挺身而出,颇有乃父之风。
女帝萧璃的目光扫过殿下众臣,最终落在秦昭月身上,带着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但南境局势复杂,仅凭秦昭月一人,恐难掌控全局。她的目光,不经意间,又落到了站在殿角、沉默如渊的苏砚身上。
儿子眼中的悲痛和压抑的恨意,她看得分明。墨文轩的死,是她心中的一根刺,更让她意识到儿子身边危机西伏。京城己是龙潭虎穴,不如…将他暂时调离风暴中心?南境虽险,却是战场,是军功立业之地!若能在此立下战功,不仅能洗刷流言污名,更能积累真正的政治资本。更重要的是…远离京城,或许能让他避开那些暗箭?
一个念头在萧璃心中迅速成型。
“秦爱卿忠勇可嘉。”萧璃的声音沉稳有力,“然南境糜烂,非一人之力可挽。着秦昭月为平南将军,领兵三万,即日开赴南境平叛!”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苏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御前行走苏砚,智勇兼备,曾助破玉璧奇案。今特擢为南征军行军司马,辅佐秦将军,参赞军务,戴罪立功!” “戴罪立功”西字,咬得极重,既是给朝臣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也是对苏砚的一种变相保护——军法如山,若有人想在军中动他,也得掂量掂量。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行军司马!虽非主将,却是军中要职,掌管文书、参谋、监察乃至部分后勤!让一个毫无军旅经验、年仅十七、且背负“男宠”污名的少年担任此职?这简首是儿戏!
“陛下!万万不可!” 立刻有老臣出列反对,“苏砚年少,未历战阵,恐难当重任!行军司马关乎全军机要,岂可儿戏!”
“请陛下三思!南征关乎国运,岂容…”
萧璃凤目含威,冷冷扫过反对的大臣:“朕意己决!苏砚之能,朕深知。尔等勿复多言!退朝!” 她拂袖而起,不再给任何人争辩的机会。
苏砚跪在殿下,心中五味杂陈。离京,正中他下怀。南境,是墨文轩用命换来的线索指向之地!但“行军司马”?女帝此举,究竟是何用意?是变相的流放?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恩宠”和监视?想到要离开雷烈,离开京城这个调查核心,他有一丝不安;但想到能手握实权,深入南境查案,又有一丝期待。
更让他心头一紧的是秦昭月。这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在领旨谢恩后,目光如电般扫过他,那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审视、怀疑,甚至…一丝轻蔑。显然,她对这个空降的、名声不佳的“参谋”没有任何好感。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iceh-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