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厂办报到

字体:     护眼 关灯

35.厂办报到

 

清晨的石库门天井,还沁着昨夜的微凉。

张秀英早早起身,目光紧盯着着隔间门。吱呀一声门开后,儿子阳光明穿着簇新的衣服走出来,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崭新的白色“的确良”半袖衬衫,料子挺括得如同刚糊上的窗纸,衬得他肩膀更显宽阔,腰杆笔直如松。

深蓝色的卡其布裤子,裤线被熨烫得刀锋般锐利,裤脚一丝不苟地垂落在擦得锃亮、能照见人影的黑色牛皮鞋面上。

最扎眼的,还是他左手腕上那块七成新的魔都牌手表,银色的表壳沉稳地贴着手腕,秒针不疾不徐地走着,仿佛在无声丈量着这崭新一天的起始刻度。

张秀英忍不住紧走两步,伸手替儿子正了正其实已无可挑剔的衣领,指尖滑过那硬挺爽滑的料子,欢喜和骄傲几乎要从眼框里溢出来:

“哦哟,阿拉明明今朝真是精神煞脱了!这身行头一穿,手表一戴,活脱脱就是干部样子!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点也勿错!

你看看,眉毛是眉毛,眼睛是眼睛,鼻梁老挺括,下巴有棱有角,比电影里厢的小生还要登样(好看)!

阿拉屋里厢,总算也出个像模象样的干部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颤音,每一个字都象蘸了蜜。

阳光明咧嘴一笑,露出齐整的白牙:“姆妈,你再讲下去,我真的要飘到天上去了。”

“飘啥飘!脚底板要踏实地!”张秀英佯嗔一句,眼角的笑意却更深了,像揉碎的阳光,“快点吃早饭,今朝阿拉一道走!”

母子俩匆匆吃过比平日稠些的泡饭配酱瓜。

阳光明仔细检查了户口本、毕业证、街道开具的介绍信等一沓关乎“身份”的纸片,确认无误后,郑重地揣进贴身的衣袋。

张秀英也换上了自己最体面的一套洗得发白的蓝布工装,整个人显得精神斗擞。

推开沉重的黑漆大门,初夏的晨风裹挟着梧桐叶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母子二人并肩走出弄堂,导入上班的人流。

张秀英的脚步轻快得象踩着鼓点,时不时侧过头,目光粘在身旁高大挺拔的儿子身上,嘴角的笑意如同刻上去一般,久久不散。

红星国棉厂那宏伟的红砖厂门在视野里越来越清淅。

巨大的门柱上,“抓格命,促生产”的标语鲜红夺目,仿佛一团凝固的火焰。

厂门口已是人潮涌动,穿着各色工装的工人骑着自行车,铃声丁铃铃地汇成一片潮音,步行的工人们步履匆匆,奔向各自的岗位。

空气中弥漫着棉絮的微甜、机油的厚重以及食堂早餐蒸腾出的复杂气味,这是工厂特有的、生机勃勃的呼吸。

一进厂门,张秀英遇到的熟面孔就多了起来。

“秀英!早啊!”一个相熟的纺织女工扬声招呼。

“早!王师傅!”

张秀英的嗓门瞬间拔高了几分,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顺势就把身边的阳光明往前一让,动作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道:

“喏,这是阿拉屋里厢小儿子,阳光明!

今朝第一天来报到,分在厂务办秘书组,当办事员!干部编制!”

她特意将“厂务办”、“秘书组”、“干部编制”几个词咬得又重又清淅,脸上的得意如同旗帜般鲜明。

被称作王师傅的女工惊讶地上下打量着阳光明,眼神象探照灯似的扫过他簇新的衣装和手腕上的银表,口中啧啧有声:

“哦哟!了勿得!了勿得!秀英你福气真是好透好透!小伙子一表人才,天庭地阁方圆,一看就是有出息的。干部编制,前途无量啊!恭喜恭喜!”

类似的情景在通往车间的路上反复上演了好几次。

张秀英象一只羽翼、急于展示珍宝的骄傲母鸡,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个相熟或仅仅面熟的工友隆重推出她的“干部儿子”。

阳光明亦步亦趋地跟在母亲身边,脸上始终挂着谦和得体的微笑,对每一位投来的好奇、羡慕或审视目光都报以礼貌的点头致意。

他心里清楚,母亲营造的这份热闹只是序幕,真正的考验,在那座肃静的办公楼里。

走到通往行政办公区与车间的岔路口,阳光明停下脚步:“姆妈,你先去车间吧。报到的地方,阿拉自家去就好,勿要眈误你上工辰光。”

“这怎么行?还是我陪你一道去厂务办”张秀英脸上掠过一丝不放心,脚步迟疑着。

“勿用勿用,”阳光明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韩主任办公室我认得,赵厂长也关照过的。你放心好唻,我自家搞得定。”

他很清楚,母亲在场的热络,反而不利于他独自面对那份新环境的静水深流。

张秀英望着儿子沉稳如水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那眼神里有种让她安心的力量:

“这你自家当心点,嘴巴甜点,手脚勤快点!眼睛要活络!”

“晓得了,姆妈。”阳光明目送母亲一步三回头地走向机器轰鸣的车间方向,这才整了整挺括的衣襟,深吸一口带着机油味儿的空气,朝着那栋代表着权力与威严的厂部办公楼走去。

他没有直接去厂务办,而是目标明确地走向副厂长赵国栋的办公室。

“笃、笃、笃”。

阳光明轻轻敲响了那扇挂着“副厂长”深色木牌的房门。

“进来!”里面传来赵国栋那熟悉的、带着军人烙印般硬朗气息的声音。

阳光明推门进去,立正站好,声音清亮有力:“赵厂长早!”

正伏案批阅文档的赵国栋抬起头,目光如电,落在阳光明身上。

当视线扫过那身崭新笔挺、纤尘不染的行头和手腕上那块在室内光线下依旧闪亮的银表时,他眼中明显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作毫不掩饰的赞赏。

“哦,小阳啊!”赵国栋放下手中的钢笔,脸上绽开笑容,“这身行头一换,精气神更足了!象模象样!好,年轻人就该有这份精神头!”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hiab-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