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太虚初窥:经脉中的流光世界
齐天生盘坐在云栖崖的阴阳鱼石台上,《太虚经》第二层的经络图谱在识海中缓缓展开。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他的督脉突然涌起滚烫的赤金色洪流,十二正经中蛰伏的灵气如同被点燃的火山熔岩,沿着《应龙水经》记载的玄水脉络奔涌。这种异变让他想起玄机子讲述的太极修身要义——"经脉若城池,气机如商旅"。
指尖不自觉地结出太虚心印,崖边的野菊突然在他视野中分解成无数色块。花蕊处的橙黄光晕与叶片上的青绿脉络,竟与体内运转的五行之气遥相呼应。更令他惊异的是,远处青阳城炊烟中飘散的七色尘霭,分明对应着《太虚经》所述的"太素九光"。
"原来这就是第二重境界..."他望着掌心流转的紫气喃喃自语。三日前在护城河底发现的那方残缺玉简,此刻正在丹田中投射出虹桥般的虚影。河底老龟背甲上的神秘纹路,竟是上古修士留下的色谱密钥。
## 二、西时色谱:天地运行的霓裳羽衣
子夜时分,齐天生独坐养心殿观星台。随着太虚真气突破玉枕关,银河在他眼中不再是模糊的光带,而是亿万星辰迸发的色彩交响。北斗七星各自绽放不同光晕:天枢泛着帝王紫,摇光流转孔雀蓝,开阳星周围环绕着琥珀色的气旋——这正暗合《黄帝西经》中"西时定位,七政司辰"的记载。
晨起修炼时,他发现了更为精微的色相变化。卯时的朝霞并非单纯赤红,其中交织着三百六十种渐变色调,恰如人体三百六十穴位的灵气辉光。当他在足三里穴凝聚青木之气时,竟看到穴位深处浮现出翡翠色的光轮,与三丈外柏树枝头的新芽产生共鸣。
"道生阴阳,色分七彩。"玄机子抚摸着殿前石龟背甲上的卦象说道,"你看这龟甲裂纹中的赭石色沉淀,对应着地脉中的戊土之气;而裂纹边缘的银白纹路,则是天罡星辉的具象。"老道挥袖间,晨露在太极劲作用下幻化成七色水幕,每种颜色都映照出不同的时空片段。
## 三、心色相生:万象归元的太素真谛
在城南染坊悟道的第七日,齐天生终于参透了色彩的本质。靛蓝染缸中翻涌的不仅是蓼蓝汁液,更有水元素与木精魄交融的灵韵;当赤红的茜草根投入染池,他清晰看到火属性灵气如何将水灵染成血色珊瑚纹——这恰似《太虚经》所述"五行化五色,七情生七光"。
最关键的顿悟发生在暴风雨夜。当他在城楼运转太虚罡气抵御雷暴时,闪电在他眼中分解成紫、白、金三色光剑。紫色电光穿透云层时携带的毁灭气息,金色雷霆中蕴含的纯阳生机,以及白色闪电里蛰伏的太初混沌,共同构成了天道惩戒与重生的完整循环。
"所谓赤橙黄绿青蓝紫,实乃七情映射。"他在给老鞋匠修补的蓑衣上注入七彩灵气,"喜为橙,怒作赤,忧现青,思化黄..."蓑衣抖落的雨珠在月光下折射出虹霓,每个水珠都映照出不同时空的画面。这让他想起护城河底玉简上的谒语:"观色如观心,破相即见真。"
## 西、虹桥问道:太素九光的归墟之旅
修炼圆满那日,齐天生在云栖崖顶引来九色彩虹。赤色虹桥连接着地火熔岩,青色虹霓浸染着古木年轮,紫色光带中隐约可见星河倒影。当他踏着虹桥步入虚空时,太虚真气自动凝结成七色莲台,每片花瓣都记载着上古修士的色彩感悟。
在虹桥尽头的混沌界,他见到了传说中的"色相本源"。这里没有固定形态,只有永恒流动的色光长河。金色河流中沉浮着历代帝王的雄心,碧波里荡漾着文人墨客的愁思,而那抹亘古不变的玄黑,正是《太虚经》序章提及的"太初之寂"。
当神识回归肉身时,齐天生发现左眼虹膜己化作七彩旋涡。他能看见老妇人白发间残留的青丝韶光,能望透孩童瞳孔中跃动的未来火种。更神奇的是,青阳城墙砖上的每一道裂纹,都在向他诉说着七百年来经历的色彩故事。
## 五、余韵:色空不二的修行真义
暮春三月的采药途中,齐天生在悬崖边发现株七色灵芝。当他运转太虚瞳术观察时,菌盖上的色斑竟演化出微型山水画卷:赤斑为落日,青纹化松涛,紫晕深处隐约可见仙人弈棋。这让他想起《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箴言,终于彻悟色彩本是天地呼吸的痕迹。
如今他调制丹青时,朱砂会随心意呈现晚霞的七十二种红晕;布雨施法时,雨幕能根据作物需求变换光谱。某夜观星时,他发现自己的命星周围萦绕着七色星云——那是太虚真气与天地色谱完全融合的象征。
"下一站该去西域了。"他着龟甲地图上标注的"千色佛国",腰间的海珠感应到主人心意,自动迸发出霓虹般的光带。晨光中的云栖崖上,七色露珠正顺着太极石台缓缓流淌,绘就出比《河图》《洛书》更为玄妙的色相图谱。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hhgh-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