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黎明前奋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黎明前奋战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成了房间里唯一活着的证明。时间在字句的推敲中失去了刻度,只剩下窗外柏林的天色,从浓稠得化不开的墨黑,一点点稀释成压抑的深灰,再艰难地透出一点惨淡的鱼肚白。

林薇保持着同一个姿势,脊椎僵硬得像一块冰冷的钢板,只有握着钢笔的手指在高速移动,偶尔翻动厚厚的德文原稿和词典,发出哗啦的轻响。台灯的光线将她伏案的侧影固执地钉在墙上,像一幅永不妥协的剪影。

程砚舟那些刺目的红圈和批注,如同跗骨之蛆,一遍遍啃噬着她的神经。每一次看到那些冰冷的质疑和刻薄的修改建议,那股被强行压下的屈辱和怒火就试图重新燃起。但此刻,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压倒了它们——一种近乎悲壮的、属于顶尖译者的尊严和倔强。

**他越是挑剔,她就越要完美。**

**他视她的字句如临大敌,她就偏要铸成无懈可击的堡垒。**

“Rechtsschutzversicherung”(法律保护保险)被他圈出,批注“中文‘法律保护险’易与‘责任险’混淆,建议明确区分”。

林薇目光冰冷,指尖在词典上快速滑动,最终落笔:“**诉讼风险保障险**”,并在括号内精确标注德文原词。

一个长达三行的德文复合句被他用红笔几乎完全覆盖,批注“中文结构冗长晦涩,需拆分重组,明确主谓宾逻辑链”。

林薇深吸一口气,将原句结构在脑中彻底打碎,如同拆卸精密的钟表零件。笔尖重新落下,中文句子如清泉般流淌而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每一个分句都精准地咬合着下一句,**比程砚舟预设的拆分方案更简洁,更有力。**

他圈出她使用的“应当”,批注“此处义务强度不足,建议用‘必须’”。

林薇盯着那个“应当”,又反复对照德文原文“sollen”和上下文谈判博弈的微妙平衡点,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她没有改成“必须”,而是在旁边加了一个精准的脚注:“**此处‘应当’系对应德文‘sollen’,在德国民法典中通常表述为倡导性规范,非强制性义务。结合双方谈判让步背景,采用‘应当’更契合条款性质及风险分配意图。**”她要用更专业的法理依据,堵住他所有的质疑!

每一处修改,每一次推敲,都变成了一场无声的战争。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他的“推敲”,而是主动地、甚至带着攻击性地,用更精准、更专业、更无可挑剔的语言去**反击**他的审视。她的翻译,不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证明——证明她林薇的每一个字,本就**值得**推敲到天亮,但绝不是以他那种近乎羞辱的方式!

窗外的天色越来越亮,柏林城的轮廓在熹微的晨光中逐渐清晰。林薇眼底的疲惫被一种近乎亢奋的专注取代,那是一种燃烧到极致、压榨出最后一丝潜能的状态。手边的冷咖啡早己喝干,喉咙干涩得像砂纸摩擦,胃部因为空腹和过量的咖啡因隐隐作痛,但她的精神却异常清醒,如同绷紧到极限的弓弦。

终于,当清晨第一缕带着寒意的阳光彻底刺破云层,斜斜地照射在书桌上时,林薇的笔尖,在最后一页文件的末尾,划下了一个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又无比坚定的句号。

完成了。

她猛地向后靠进椅背,全身的力气仿佛瞬间被抽空,巨大的眩晕感排山倒海般袭来,眼前阵阵发黑。她闭上眼睛,手指用力按压着突突狂跳的太阳穴,急促地喘息着。

时间!她猛地睁开眼,看向墙上的挂钟。

七点西十分!

只有二十分钟!

林薇像被电击般弹起来,动作因为长时间的僵坐而显得笨拙踉跄。她顾不上身体的抗议,一把抓过那份刚刚被赋予“生命”的最终中文稿,手指因为用力过度而微微颤抖。她甚至来不及从头到尾再检查一遍——那个念头只在脑中闪过一瞬就被她狠狠掐灭。她相信自己的专业,相信这耗尽她所有心血的译文!此刻,速度就是一切!

她胡乱地抓起搭在椅背上的风衣外套,一边往身上套,一边冲向门口。脚下一个趔趄,差点被堆在地上的资料绊倒,她毫不在意,稳住身形,拉开门就冲了出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h00i-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