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京畿疫散曙光现 江南潮平定风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京畿疫散曙光现 江南潮平定风波

 

**京城,紫宸宫暖阁。**

那份染血的证词,连同太子的密奏,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太后手中。当太后看到陆炳以身为炬、焚毁账簿却口述出条条铁证的壮举,以及太子在江南雷厉风行、拔除毒瘤的进展时,这位历经沧桑的老妇人,眼中终于泛起了一丝久违的亮光。

“好!好一个陆炳!好一个太子!”太后抚掌,声音带着激动与欣慰,“壮士断腕,焚册保民!有此忠臣良将,大胤气数未尽!”

她立刻下令:

“将江南捷报及陆炳证词,明发朝堂!让那些魑魅魍魉看看,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依据证词,严查宁王党羽及涉案江南官吏!凡有牵连,无论品阶,严惩不贷!”

“加封陆炳为太子太保,赐丹书铁券,待其伤愈回京,另有重赏!”

“嘉奖太子朱载垕,江南诸事,全权委任,便宜行事!”

这道旨意,如同最后的定音锤,彻底宣判了宁王党的覆灭。朝堂之上,那些心怀鬼胎者噤若寒蝉,忠贞之士则士气大振。压在京城上空的阴谋阴云,被这来自江南的捷报,狠狠撕开了一道口子!

* * *

**江南,在太子铁腕与陆炳证词的指引下,行动迅如雷霆。**

龙江关被查封,守关将领及一干蛀虫束手就擒,囤积的、准备运往北狄的军械粮秣被起获,堆积如山,触目惊心!

代号“乙字七”的“寒鸦”秘库在金陵城郊一处隐秘庄园的地下被找到。当沉重的石门被炸开,里面储存的数十罐密封的、散发着幽幽寒气的“冰魄”原液暴露在阳光下时,所有参与行动的将士无不倒吸一口凉气!太子亲自监督,将原液连同秘库付之一炬!冲天的烈焰和刺鼻的恶臭,宣告着这祸乱之源被彻底铲除!

沿运河的严密搜捕也成果斐然,数艘试图逃窜的北狄关联船只被截获,负隅顽抗者被尽数歼灭,缴获了大量往来密信和金银,进一步坐实了通敌之罪。

盘根错节的江南官场,在铁证和太子的高压下,开始了大清洗。大批涉案官员落马,空出的位置迅速被太子提拔的干练官员填补。虽然余毒未清,但笼罩江南二十年的“寒鸦”阴影和通敌网络,被连根拔起!

* * *

**京城,随着江南毒源被毁、铁证入京,以及周清源执天子剑的铁血防疫,局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最显著的是,京西大营及京城周边爆发的瘟疫,失去了那冥冥中邪异力量的引导和增强后,其凶戾程度开始显著下降!虽然疫情仍在,但周清源依据《防疫十策》的隔离、消毒、用药手段开始真正发挥作用。每日抬出的尸体数量锐减,新的感染病例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笼罩京城的死亡阴影,终于开始消散。

恐慌逐渐平息,流言被铁血手段镇压。各州府开仓放粮,收容流民,秩序在缓慢恢复。尽管山河印的裂痕依旧,监国沈知微也仍未苏醒,但这座饱经磨难的古都,总算在废墟中看到了一丝重建生机的希望。

* * *

**瓜洲渡,官署。**

陆炳在周院判和太医院圣手的精心调理下,伤势终于稳定下来,脱离了生命危险。虽然身体依旧虚弱,寒毒也未能根除,需要长期调养,但意识己经清醒。

太子亲自将京城的消息和太后的嘉奖旨意告知于他。陆炳靠在榻上,面色苍白,听着太子讲述朝堂震荡、江南清洗、疫情缓解……当听到监国沈知微依旧昏迷、山河印裂痕未愈时,他平静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痛楚与担忧。

“殿下,”陆炳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沉稳的力量,“江南余毒,犹在人心。‘寒鸦’虽灭,其首脑黑影尚未落网,北狄亡我之心不死。朝堂之上,宁王虽倒,其党羽牵连甚广,恐有余孽潜伏,伺机反扑。京城疫疠虽缓,然监国未醒,神器未复,根基未稳。此刻,远非庆功之时。”

太子深以为然,点头道:“陆卿所言极是。江南己初定,孤不日将启程返京。江南善后及追捕余孽之事,还需一位能臣坐镇。”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陆炳。

陆炳迎上太子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臣,愿为殿下分忧,暂镇江南,清余毒,抚黎民,首至海晏河清!”

“好!”太子用力拍了拍陆炳未受伤的肩膀,“有陆卿在,孤无忧矣!待江南事了,卿当速归京城!监国姑姑……她需要你。”最后一句话,太子压低了声音,带着深意。

陆炳心头一震,垂眸不语,只是放在锦被上的手,无意识地紧握了一下。

* * *

**运河,乌篷船内。**

黑影的气息比之前更加萎靡,船舱内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和冰寒气息。他盘膝而坐,看着掌心几片彻底失去光泽、布满裂痕的本命鳞甲,眼神阴鸷到了极点。

“账簿……毁了……冰魄原液……也没了……”他的声音如同九幽寒风吹过,“二十年心血……毁于一旦……陆炳……朱载垕……沈知微……”

他猛地抬头,望向北方京城的方向,眼中燃烧着怨毒与不甘的火焰。

“还没完……山河印己裂……沈知微神魂重创……这是你们最大的弱点……”

“等着吧……大胤的劫数……才刚刚开始……”

“下一次……我要这江山……彻底为她陪葬!”

乌篷船调转方向,如同受伤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滑向运河深处,消失在茫茫水雾之中。危机暂时解除,但暗处的毒牙,依旧在阴影中,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江南的潮水暂时平息,京城的疫云缓缓散去。然而,裂痕的山河印,昏迷的监国,远遁的黑影,以及北境虎视眈眈的狄人,都预示着短暂的平静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大胤王朝,在经历了这场伤筋动骨的劫难后,艰难地喘息着,等待着它真正的掌舵者醒来,等待着下一场风暴的考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giec-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