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德阳交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三章 德阳交锋

 

第五十三章 德阳交锋

三日后便是李宏回宫的日子。将要清明,是日小雨,路上的土都被水泡松软成了泥。

天子出行,自是浩浩荡荡,一条长长的车队蜿蜒。

李宏坐法驾,曰金根车,驾六马,有五时副车,皆驾四马,太仆参乘,属车三十六乘。

由于前面开路的车多了,将泥路压得愈发松软,等到了李宏和徐文姬的大驾经过时,竟一个不小心陷到了泥里,动弹不得。

李宏大怒,本来前些日子冀州战事就扰得他心烦,这才提前结束西园之行,谁知回宫路上竟还遇到这种烦心事,于是下令要斩了驾车的太仆。

那参乘的太仆吓得立马磕头求饶,一下比一下重,泥地里有些许尖锐的石子,将他的额头划破,留下满脸的鲜血,他却好像不知道疼一般,只是一遍又一遍磕头,直到面目模糊也不敢停下。

李宏摆摆手,便有两个骑兵上前,无视他哭嚎,将狼狈不堪的太仆拉了下去。

驾马在后的顾尽忠冷漠地看着那太仆被拉到了车队的最后,哭嚎声停止,他收回视线,心里没有一丝波澜,也没有出声为他求情。

他本就是这样,冷心冷情。而明明几天之前,他还曾与这位年长于他的官员言笑晏晏。

世道就是如此,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太仆去得罪李宏,要怪,就只能怪他自己倒霉。

普天之下,也只有那一人是他的救赎,他眼中,也只会有她一人。

车队重整后,便继续向着洛都行驶。进宫后,属车退去,只留法车独行。

到了德阳殿,只见姜曳正守在殿门口,一身赤色深衣官服,更显得他身姿挺拔,面带浅笑,引得人移不开眼。

传闻当年杨赐推举姜曳时,李宏本是不愿的,后来杨赐亲自带着姜曳上德阳殿面圣,李宏在见过姜曳后,才拍板定下此事,给了姜曳个闲职。

虽说是闲职,可到底是进了朝廷当了官,在王甫之案后,姜曳更是平步青云,被拜为国师,深受宠信。

王甫之案前,还有不少人揣测姜曳是李宏瞧上的男宠,直到姜曳用雷霆手段将王甫之下狱,朝中之人才彻底闭了嘴。

李宏就算是再瞎也不可能找个杀神当男宠。不管是主动还是惧怕,坊间再也没有类似的传闻,取而代之的即是玉面阎罗的称号。

见了李宏,姜曳躬身行礼,李宏脸上的褶子都快笑出来了,拉着姜曳便要进德阳殿。

姜曳侧首,正好与顾尽忠的视线交汇。

朝中人尽皆知,这两人并不对付,只因顾尽忠的师父王甫之便是死在了姜曳的手上。

当年宦官一派群龙无首,竟也给了顾尽忠机会,他代替王甫之,重掌常侍大印,得了李宏的倚重,与士人一派分庭抗礼。

此时此刻,两个站在后庆权力巅峰的男人在德阳殿前相遇。

顾尽忠官位略低于姜曳,此刻他也只能躬身,对姜曳行了一礼,于殿外等候。姜曳颔首,目光从他身上移开,随着李宏进了主殿。

入殿坐定后,姜曳垂首,将皇甫义真出征后的战况一一报上。

北中郎将卢徵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方的主力周旋;

皇甫义真及周筠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

周筠带领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

只是冀州战况愈演愈烈,庚子日时,五角道蛾贼攻杀南阳郡太守,响应张方,逼近洛都。

后庆军队在首战失利,于三月末,周筠军就被黄巾军波才所败而撤退,皇甫义真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才勉强保留了有生力量。

五角道大军围城,后庆军人少,士气低落。汝南的五角道军在邵陵得胜,广阳的五角道军杀死幽州刺史及太守,节节得胜。

听完姜曳的汇报,李宏面色愈发阴沉,将案几上的物件统统扫下,发出刺耳的声音。

他手撑着案几,猛地抬头看向姜曳,眼中带着自己都未曾发现的惊慌失措。

“姜卿,朕该如何,难道,真要看着那一帮贱民打到洛都吗?”他跌跌撞撞地从台上走下,撑着姜曳的臂膀,“姜卿,你说,你说朕该怎么办?啊?朕都听你的,都听你的!”

姜曳反手扶住站都站不稳的李宏,神色淡淡,让李宏焦躁的心渐渐平复。

见李宏不再惊慌,姜曳道,“依臣之见,为今之计,只能是派兵增援。左、右中郎将如今被困长社,人少敌多,取胜几率不大,莫如派人增援,或与可与之一战。”

李宏皱眉,追问道,“姜卿以为,派谁去合适?”

姜曳垂眸,浅笑道,“臣听闻议郎曹建有领兵之能,不若封他个骑都尉,助左右中郎将一臂之力。”

李宏面露喜色,高兴的手舞足蹈,立时答应,“好,好,就按姜卿说的办,朕这就拟旨,让曹建速去长社支援皇甫义真他们。”

德阳殿外,顾尽忠负手而立。

他知晓皇甫义真在战场上失利之事,这对他来说是件好事,皇甫义真是士人的领头羊,他出师不利,能有力地打击士人一派。

如今姜曳同李宏密谈,不知道又要出什么幺蛾子。顾尽忠皱眉看向殿门,心中思绪万千。

正当他思虑之时,忽然有小黄门走近,说李宏唤他进去。顾尽忠颔首,随着那小黄门进了德阳殿。

刚进去便听见李宏的声音带着喜色,半点没有他预料之中的躁虑。

顾尽忠不动声色,躬身向李宏行礼。

姜曳立于一侧,视线不着痕迹地落在他身上。

他初次遇见顾尽忠,还是刚被杨赐举荐,入朝为官。

那时的顾尽忠全然没有此时的气场,只是垂首立于王甫之身后,只是王甫之的徒弟。

说是徒弟,可大家心里都清楚,顾尽忠不过是王甫之手底下的一条狗罢了,整日为他处理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庵杂事。

姜曳审视着顾尽忠。

别人都将各种污言秽语安在他身上,说他是没了根的奸臣,各种谩骂铺天盖地,但凡有些气节之人都不会与他为伍。

不过姜曳倒觉得,若是顾尽忠不是个太监,或许,他也可以封侯拜相,毕竟能在一夕之间坐到十常侍之首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fhfa-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