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怒了,指着下方的士兵怒斥:
“岐国一破,他们的亲人,孩子,都会被残忍杀害,尤其是女人,要被朱梁大军如何毒害!那我问你,这一路上的百姓,就不会被迫害吗?”
林远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只不过这一次,他不是对着刘知俊,而是所有士兵。
“我知道,大家当兵,是为了混口饭吃,可我问大家,你们为什么偏偏选了岐国!有些人,出生在岐国,有些人是知道岐国安稳,所以来投靠。呵呵呵,我们都是人,都是为了活下去,为了保护自己身后的人才站到了这里,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岐王,也是靠着战功,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可是岐王,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趾高气扬,目中无人,所以,我林远,追随岐王。
那么我请问!如果我们岐国日后更加强大,开疆扩土,甚至统一天下,什么,可以成为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有人说,破城后可以烧杀抢掠,趁此大赚一笔,也有人会说,是追随王的脚步,可我不这么觉得,那是因为,我们要终结这方乱世,让我们华夏大地再次和平,
各位,没读过什么书,都是首性子,我也不会和大家弯弯绕绕,你们说,晋国也好,大梁也罢,大唐覆灭之前,我们不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吗?如今那朱友贞,为一己之私欲发动战争,我们奋起反抗,是正义的,我们,是绝对可以胜利的!
潞州被屠,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我不想让凤翔也变成那样的地狱,我知道,你们也不想,所以,大家,要更加努力的操练!”
“岐国威武!”
“岐王威武!”
望着下方欢呼的士兵,刘知俊眯着眼睛,
“看来你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不如你就负责鼓励士兵,提提士气。”
“不,刘将军,凤翔卫由你操练,我只是看看,我要去前线。”
“你?岐王会愿意让你去吗?安安心心镀个金吧。”
“刘将军,你打仗的思路比我要清晰的多,可你也固守自封,去了前线,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正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我会证明给你看的。”
“你要是死在了前线,岐王也会治我的罪,想去,先得证明你提出来的那些战术。”
林远还没有开口答话,一个清冷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好啊,那你们试试不就好了。”
所有人齐刷刷跪倒在地:
“参见王上!”
岐王不知何时来到了校场,一袭白衣在铁甲森森的军营中格外醒目。她缓步走到林远画的石子示意图前,仔细端详了片刻。
“王上,这。”
刘知俊想要争辩。
“试一下又何妨?”
岐王打断他,
“就从你的亲卫队中抽调三十人,按林远的方法编组。”
刘知俊不敢违抗,只得领命而去。很快,三十名精锐士兵被带到了校场中央。
林远感激地看了岐王一眼,后者却面无表情,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各位,请听我指挥。”
林远走到士兵们面前,声音比刚才坚定了许多,
“我们先分成十个三人小组。”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林远全身心投入到战术教学中。他亲自示范如何三人配合攻守,如何利用地形掩护队友,如何在被冲散后快速重组。起初士兵们动作生疏,频频出错,但随着练习深入,渐渐掌握了要领。
“现在模拟骑兵冲锋!”
林远高声下令,
“分散!”
三十名士兵迅速化整为零,三人一组散开。扮演骑兵的进攻方顿时失去了集中打击的目标。
“重组!反击!”
随着命令,分散的小组如同有生命般从各个方向重新聚合,对“骑兵”形成反包围。整个过程中没有复杂的阵型变换,只有简单高效的协同作战。
校场边,刘知俊的脸色从轻蔑变成了惊讶。就连一向冷峻的岐王,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许。
“有点意思。”
刘知俊摸着下巴的胡茬,
“虽然与传统战法大相径庭,但确实灵活多变。”
林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长舒一口气。他看向岐王,后者正与刘知俊低声交谈着什么。片刻后,刘知俊走过来,抱拳行礼:
“林大人,此战术确实厉害,不过,这个战术,需要长时间的磨合训练吧?”
“刘将军慧眼如炬,确实。”
“朱梁大军可不会给我们时间,你还是提提其他意见吧。”
“我亲眼见过大梁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不知道我们岐国的军队有没有火器?”
刘知俊这下可犯了难,火器这东西威力不大又容易炸膛,大梁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威力又强,又稳定,岐国可仿造不了。
“我们造一些小炮,用来守城就够了,给我火器,我可以改造,再怎么也可以把炸膛率降低。”
“你还懂火器?”
岐王这下被提起了兴趣,由于事务繁忙,她根本没有时间为岐国招揽人才,要是林远真的懂,那就太好了。
“懂一些,可以的,岐王,完成之后,我想去前线。”
“你去前线干什么?我不允许。”
“我刚才提到的十六字战术,最适合在路上骚扰朱梁大军了,让我去吧。”
岐王无奈点点头,转身离去前轻声道:
“今晚来书房汇报训练进展。”
这句话轻得只有林远能听见,却让他心头一热。
目送岐王远去的背影,林远深吸一口气,转向刘知俊:
“刘将军,我是否还可以提一些建议?”
“说吧。”
“我觉得操练士兵,最重要的是训练他们的体力和服从性。”
“嗯。”
“你可以这样这样,那样那样。”
听了林远的话,刘知俊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
“这能有用吗?”
“当然有用了,一个指令,所有人同时行动,孙子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这么训练,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听你这一说,确实可以提高效率,我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结合,好了,张参军,带林大人去看我们的火器。”
校场上再次响起震天的喊杀声,但这次的训练方法截然不同,刘知俊一声令下,所有人的动作要做到完全一致,这可苦了这群大头兵,能打赢不就好了,至于这么严格嘛。
…
军械库内弥漫着硝石和铁锈的混合气味。林远跟在张参军身后,手指拂过架上一排排冷兵器,长矛、横刀、弓弩,最后停在一把造型粗糙的火铳上。
“这就是岐国最好的火器?”
林远拿起那把铜制火铳,掂了掂分量,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张参军是个西十出头的老行伍,脸上有一道从眉骨延伸到下巴的伤疤。他接过火铳,熟练地检查火门:
“不错,去年刚从蜀地购得二十把,射程可达五十步,比弓箭强多了。”
林远摇摇头,将火铳举到眼前仔细观察。这火铳与现代枪支天差地远,就是个简单的金属管加上木托,点火装置简陋得令人发指。
“这火铳,不行不行。”
林远叹了口气,
“装填一次要多久?”
“熟练兵半刻钟可完成。”
张参军自豪地说。
“不熟练的怕是要一刻钟。”
林远差点笑出声。半刻钟?现代自动步枪一分钟能打上百发子弹。不过转念一想,这可是五代十国,火器才刚刚起步。
“张参军,你可知道火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林远放下火铳,走向军械库深处。
张参军跟上来,挠了挠头:
“声响如雷,可惊敌军马匹?”
“不,是训练周期短。”
林远停在一排弓弩前,
“培养一个合格弓箭手要三年,而教会一个士兵使用火铳,三个月足矣。”
张参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林大人高见。只是火铳造价昂贵,准头又差,远不如弓箭实用。”
林远没有反驳。他知道在这个时代,火器确实还只是战场上的配角。但若能提前几百年发展出成熟的火器部队。
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闯入脑海。
“张参军,你可知道'三板斧'?”
林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当然知道!”
张参军来了精神。
“程咬金的绝学嘛,重兵器大开大合,三招制敌!”
林远呵呵一笑:
“我说的不是这个三板斧。”
他捡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画了起来,
“我想的是另一种战术,士兵手拿火铳站成三排,第一排射完后退至最后装填,第二排上前射击,然后是第三排。待第三排射击完毕,第一排己经装填好了弹药,如此循环往复。”
张参军瞪大眼睛,嘴唇微微颤抖:
“这,这。”
“这还没完。”
林远继续画着示意图,
“三轮齐射后,敌军阵型必乱。此时我方骑兵出击,大败敌军。最后由步兵上前收割残局。”
他扔下木棍,拍了拍手上的尘土,
“这才是我说的'三板斧'。”
军械库内一片寂静。张参军盯着地上的图案,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作为老兵,他立刻意识到这个战术的可怕之处,连绵不断的火力覆盖,配合骑兵冲锋,最后步兵清扫战场,简首是屠杀机器。
“林大人,此计若成,我军当无敌于天下!”
张参军声音发颤,
“只是。”
“只是还远的很。”
林远苦笑,指了指架上的火铳,
“至少,这种火铳做不到。”
张参军这才回过神来。是啊,现有的火铳装填太慢,射程有限,精准度又差,根本无法实现林远描述的那种连续火力。
“不过。”
林远着下巴,若有所思,
“若能改良火铳,缩短装填时间,增加射程。”
“谈何容易。”
张参军摇头,
“蜀地工匠花了十年才造出这种火铳,再改良不知要等到何时。”
林远没有接话。他虽然不是武器专家,但好歹受过现代教育,基本的物理化学知识还是有的。火药配方、枪管铸造、闭气装置,这些应该都能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做些改进。
“张参军,岐国可有精通火器的工匠?”
“有倒是有,不过都在王宫工坊,专为岐王打造烟花火器。”
张参军压低声音,
“听说王上生辰时,那些工匠能做出飞天火龙,蔚为壮观。”
林远眼前一亮。能做烟花的工匠,对火药的理解肯定不差。若能将这些人才调来改良火铳。
“走,带我去见见这些工匠。”
林远迫不及待地往外走。
张参军急忙拦住:
“林大人,王宫工坊没有王上手谕不得入内啊!”
林远这才想起岐国的规矩。他挠挠头,突然想到昨晚岐王让他今晚去书房汇报军务。或许可以趁机提出这个请求?
“罢了,今日先到此为止。”
林远拍拍张参军的肩膀,
“今日所谈,还请暂时保密。”
张参军肃然抱拳:
“末将明白。”
离开军械库,林远的心情既兴奋又沉重。兴奋的是,他或许能为岐国打造一支超越时代的火器部队;沉重的是,这条路注定艰难漫长,而朱梁大军压境,留给岐国的时间不多了。
为了尽快改进,他还特意拿了一把火铳。
远处校场上,凤翔卫正在演练齐步走,踏步走等现代化训练方法。
看着那些生龙活虎的士兵,林远突然有了信心。既然战术改革己经开始,武器革新为何不能同步进行?
他抬头望向王宫方向,那里有岐国最优秀的工匠,也有那个能决定这一切能否成真的女子。今晚的书房之约,或许将改变岐国的命运。
想到这里,林远加快了脚步。他需要好好准备,用最有力的方式说服岐王支持他的火器改良计划。毕竟,在这个冷兵器为主的时代,谁能率先掌握成熟的热兵器技术,谁就能主宰未来的战场。
…
“你让我说什么好,去吧去吧,我怎么可能不同意。”
“太好了,耶耶耶!”
“看你高兴的,还有,见我还拿把火铳,你知不知道这是大不敬的罪。”
林远尴尬一笑,
“今晚,我就可以拿出改进火铳的图纸,甚至是火炮的图纸,到时候把岐国最好的工匠师傅聚集起来,一旦大批研制,我可以保证,岐军,将成为最强大的军队!”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edgc-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