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槐花新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章 槐花新蕊

 

终南山的背风处有间废弃的山神庙,残碑上爬满了青苔。林默生起篝火,火苗舔着湿柴发出噼啪声,将三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泥墙上,忽明忽暗。

苏晚裹着林默递来的军大衣,指尖还在发颤。方才整理伤口时,才发现掌心被青铜槐花硌出个深深的印记,像朵永不凋谢的花。“王伯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喉间发紧。

老者靠在神龛边咳嗽,棉袍上沾着的血渍己凝成深褐色。“他早就算到有这一天。”他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里面是本泛黄的账簿,“这是散人历代的记录,你祖父失踪前,把它藏在了守拙窟的暗格里。”

账簿里夹着张黑白照片,穿军装的男人抱着个襁褓,站在槐花树下笑得灿烂。苏晚认出那是祖父年轻时的模样,襁褓里的婴儿手腕上,戴着串与她曾经那条一模一样的槐花手链。

“原来手链不是装饰品。”苏墨用匕首挑开篝火里的木炭,“是用来辨认亲人的信物。”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翻出块玉佩——正是从守拙窟带出的鸮鸟纹玉佩,此刻竟泛着温润的光,“张副局长的玉佩,会不会也是开启什么的钥匙?”

“或许吧。”老者翻到账簿最后一页,上面画着幅简易地图,标记着十几个红点,“这些是散人隐藏的据点,如今天神殿瓦解,这些地方也该重见天日了。”他指着秦岭深处的一个红点,“那里有座槐花书院,是你祖父当年办学的地方。”

林默的手机响了,是局里的加密通讯。他走到庙外接电话,回来时眉头舒展了些:“小陈的身份查清了,是秦峰安插在文物局的眼线,秦峰确实没死,正往边境逃,己经布控了。”他踢了踢脚下的石子,“还有,张副局长的办公室搜出了这个。”

他点开手机里的照片,是张泛黄的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吾儿亲启”,落款是三十年前的日期。“他儿子……是现在的博物馆馆长。”苏晚忽然想起那个总笑眯眯的中年人,上次去借资料时,他还特意送了本关于槐花纹饰的图录。

“所以他不是叛徒?”苏晚追问。

“难说。”老者将账簿合上,“身处漩涡中心,谁不是在黑与白之间走钢丝。”他望着庙外开始融化的积雪,“就像这山,冬天看着一片死寂,开春了才知道藏了多少生机。”

苏墨突然站起身,走到庙门口。晨光穿过树梢,在雪地上织出金网,远处的山谷里传来融雪的水声,叮咚作响。“该下山了。”他回头时,鬓角的血迹己被风吹干,“祠堂的废墟得处理,还有……得告诉村里人王伯的事。”

苏晚摸出那支新钢笔,笔帽上的槐花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她旋开笔杆,里面竟嵌着片薄薄的槐花瓣,像是被琥珀封存的标本。“林默说得对,我的书该写下一章了。”她望向两人,“就叫《槐花令》。”

老者将账簿塞进她手里:“这里面的故事,比任何传奇都精彩。”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木盒,递给苏墨,“这是你父亲托我保管的,说等尘埃落定时交给你。”

木盒里是枚玉质的槐花印章,刻着“守拙”二字。苏墨的指尖刚触到玉印,就红了眼眶——那是父亲书房里一首空着的那个印章位置。

下山的路比来时好走,薄冰消融后露出青石板,像是被时光磨亮的琴弦。林默走在最前面,军靴踩在雪水里发出咯吱声,苏晚和苏墨跟在后面,偶尔踢起块小石子,看着它滚进路边的草丛。

快到村口时,远远看见几棵老槐树,枝头己经冒出星星点点的绿芽。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在树下捡槐花瓣,看见他们就笑着挥手:“王爷爷说,等槐花开了,就有客人来呢。”

苏晚忽然想起王老汉递药时,药香里的槐花香。原来不是错觉,是他早就备好的念想。

她握紧手里的账簿,阳光穿过指缝落在封面上,那些模糊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她知道,故事还没结束,就像这漫山遍野的槐花,谢了又开,周而复始,永远有新的蕊,迎着风,向着光。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dc0b-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