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的课堂像个大型“催眠现场”。
老陈在讲台上念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PT上满是希腊字母和矩阵公式,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学生们的脸上,一半人在奋笔疾书,另一半人在和周公“约会”。阎宸却听得很认真,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偶尔停下来,在公式旁画个简单的示意图——把“解释变量”比作“超市的客流量”,把“被解释变量”比作“销售额”,瞬间就把抽象的模型变得具体。
“下周三交小组作业,”老陈推了推眼镜,声音陡然提高,吓得打瞌睡的学生们一个激灵,“三人一组,用OLS估计做个实证分析,数据自选,要求有理论支撑、有稳健性检验,不合格的重修!”
教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哀嚎。
“OLS估计是什么?我上周才弄懂t检验啊!”
“三人一组?我朋友都组好队了,谁带我一个?”
“要不找阎宸组队吧?他肯定会!”
阎宸刚收拾好笔记本,就被两个同学堵住了去路。一个是金融系的男生,叫刘宇,平时总爱抄作业;另一个是女生,叫李萌萌,上课总坐在第一排,笔记记得密密麻麻,却连最基础的Excel操作都不会。
“阎宸,组队呗?”刘宇拍着他的肩膀,笑得一脸“真诚”,“我知道你厉害,带带我和萌萌,保证给你打辅助!”
李萌萌也跟着点头,手里的笔记本都快被捏变形了:“阎宸同学,我、我会记笔记,还会查资料……”
阎宸本来想和王浩、赵阳组队,他们俩一个擅长编程,一个擅长收集数据,配合起来效率高。可看着李萌萌紧张的样子,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李萌萌家里条件不好,专业课成绩中游,要是作业不合格,重修费对她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
“行吧。”他点了点头,“我们建个群,商量一下选题。”
刘宇立刻欢呼起来,李萌萌也松了口气,眼里露出感激的光。
回到宿舍,林小胖听说他组了个“拖油瓶组合”,差点把嘴里的薯片喷出来:“你疯了?刘宇是出了名的‘作业黑洞’,上次小组作业他就交了个标题,李萌萌更别提了,连SPSS都不会打开,你这是给自己找罪受!”
“没事,”阎宸打开电脑,开始查数据,“就当是锻炼一下‘带团队’的能力。”
赵阳凑过来看了一眼:“你们选什么题?我们宿舍选的是‘福州房价与居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数据挺好找的。”
“我想做‘超市销售额与促销活动的关系’,”阎宸说,“宸星商超有现成的数据,方便获取。”
“这题好!”王浩推了推眼镜,“我可以帮你写爬虫程序,爬一下其他超市的促销信息,做对比分析。”
“谢了。”阎宸笑着说。
晚上,三人在群里讨论选题。阎宸刚把“超市销售额与促销活动”的想法发出去,刘宇就秒回:“都行都行,你定就行,我没意见。”
李萌萌则回了个“好的”,后面跟着个小猫点头的表情包。
阎宸无奈地笑了笑,只好自己先写了个大纲,把任务分成三部分:他负责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刘宇负责收集促销活动的具体数据(比如折扣力度、促销时长),李萌萌负责整理销售额数据并做描述性统计。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刘宇在群里拍胸脯。
“我会努力的。”李萌萌回了句。
接下来的几天,阎宸忙着查文献、建模型,偶尔在群里问进度,刘宇总说“在收集了”,李萌萌则发了几张Excel表格的截图,看起来确实在整理数据。阎宸没多想,继续埋头写自己的部分。
首到交作业前一天,他在群里问:“数据整理得怎么样了?我这边模型建好了,可以开始回归了。”
刘宇半天没回,李萌萌发了个哭泣的表情包:“阎宸同学,对不起,我不太会用Excel做描述性统计,数据还是乱的……”
阎宸心里咯噔一下,连忙私聊刘宇:“你那边呢?促销数据收集好了吗?”
刘宇回了个语音,背景音吵得像在KTV:“哎呀,忘了!我这就去弄,你先弄你的,我今晚肯定给你!”
挂了语音,阎宸揉了揉太阳穴,第一次体会到“被队友拖后腿”的无奈。
他打开李萌萌发的表格,果然乱得像一锅粥——销售额和日期对不上,促销活动的类型标记得乱七八糟,有的写“打折”,有的写“降价”,还有的写“老板说便宜卖”。
“林小胖,帮我个忙。”阎宸把表格发给林小胖,“你对超市熟,帮我看看这些促销活动能不能统一分类。”
“行吧,谁让你是我老板呢。”林小胖嘴上抱怨,手却飞快地动了起来,“这个‘老板说便宜卖’明显是临期促销,归到‘清库存’类里……”
王浩也凑过来,帮他写了个小程序,自动匹配销售额和日期:“这样能省你两小时。”
赵阳则负责给刘宇打电话催数据,打了三通才打通,对方说“马上就好”,结果等到半夜,发来的还是个空文件夹。
“算了,别等了。”阎宸揉了揉眼睛,“促销数据我自己来吧,用宸星的内部记录就行,虽然没对比,但至少能完成作业。”
他通宵没睡,一边整理李萌萌的混乱数据,一边用自己的模型跑回归,天亮时终于赶在截止日期前,把作业交了上去。
交完作业,他在群里发了句“作业交了”,刘宇回了个“辛苦了兄弟”,李萌萌则发了段长长的道歉:“对不起阎宸同学,都是我的错,拖了你的后腿,下次我一定好好学Excel……”
阎宸看着手机,忽然觉得有点累。他不是生气,只是觉得——有些帮助,可能并不能真正帮到对方。
就像李萌萌,他帮她完成了作业,却没教会她怎么用Excel;就像刘宇,他替他补了漏洞,却没让他明白“团队合作需要负责任”。
下午上课时,老陈突然点名:“阎宸,把你们组的作业投影一下,给大家讲讲模型构建的思路。”
阎宸愣了一下,走上讲台,打开PPT。他的模型做得很规范,从理论假设到实证结果,逻辑清晰,连老陈都忍不住点头:“做得不错,尤其是考虑到了‘促销活动的滞后效应’,这个点很多组都忽略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不过,我看了你们组的数据,整理得有点粗糙啊,是不是分工出了问题?”
刘宇把头埋得很低,李萌萌的脸涨得通红。
阎宸接过话:“是我没协调好,责任在我。”
老陈看了他一眼,没再多说,只是让他下去了。
回到座位,李萌萌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对不起,我以后会努力学的,不会再拖你后腿了。”
阎宸看着纸条,忽然笑了——至少,她知道愧疚,知道要努力,这就比刘宇强。
下课后,刘宇凑过来:“阎宸,晚上请你吃饭,谢你帮忙。”
“不用了。”阎宸收拾好书包,“我还有事。”
他走出教室,阳光有点刺眼。林小胖和赵阳、王浩跟在后面,没说话,只是默默陪着他。
“其实你不用帮他们扛的。”林小胖忽然说,“又不是你的错。”
“我知道。”阎宸笑了笑,“但至少,李萌萌下次可能会认真学Excel,不是吗?”
王浩推了推眼镜:“我可以教她,这周末有时间的话,我开个小课堂,教她基础操作。”
“好主意!”赵阳点头,“我也去旁听,万一以后遇到猪队友,还能帮你一把。”
林小胖拍着胸脯:“我提供零食和饮料,保证让她学得开心!”
阎宸看着三个室友,心里忽然不那么累了。
或许,被队友拖后腿确实无奈,但身边有愿意帮你“补漏洞”的朋友,就不算太糟。
而且,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帮助,不是替对方完成,而是教会对方怎么自己完成。
就像他可以教李萌萌用Excel,教她做数据分析,而不是替她整理数据。
这样的帮助,才更有意义。
他拿出手机,给李萌萌发了条消息:“这周末王浩同学开Excel小课堂,有空的话一起来学吧,挺简单的。”
很快收到回复:“好!谢谢阎宸同学!我一定去!”
阎宸笑了笑,收起手机,和室友们一起往食堂走。
阳光正好,风也温柔,被拖后腿的无奈,好像也没那么难受了。
至少,他知道下次该怎么做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dae0-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