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的石阶像条望不到头的长龙,盘旋在青翠的山林里。
周六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在石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混着草木的清香和远处寺庙飘来的檀香。阎宸背着个大大的登山包走在最前面,里面装着水、零食、急救包,还有张姐特意做的肉包,热气透过保温袋渗出来,带着的香味。
林小胖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根树枝当“登山杖”,走两步歇三步,嘴里念叨着:“早知道这么陡,我就不来了……还不如在宿舍睡大觉。”
王浩推了推眼镜,手里拿着地图和指南针,时不时停下来核对路线:“还有三百米到半山腰的观景台,那里可以歇脚,视野也最好。”
苏清然则走在最后,背着她的旧帆布包,脚步轻快得像只小鹿。她穿了件浅蓝色的运动服,头发扎成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却丝毫不见疲惫,反而眼睛发亮地看着周围的风景。
“这棵树有一百多年了吧?”她指着路边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榕树,树干要三个人才能合抱,“你看树干上的纹路,像不像老人的皱纹?”
阎宸停下来等她,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确实有些年头了,鼓山的古树很多,每棵都有编号,相当于‘植物身份证’。”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苏清然好奇地问。
“以前陪我爷爷来过,他喜欢研究古树。”阎宸随口编了个理由,心里却在想——其实是上次来考察景区商铺时,听管委会的人介绍的。
林小胖凑过来,嘴里塞着肉包,含糊不清地说:“阎宸啥都知道,他可是‘行走的百科全书’!苏清然,你不知道,他连超市里每种苹果的产地都能背出来!”
苏清然笑了笑,从帆布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正好,我可以记录一下游客的消费习惯。”
她翻开笔记本,上面己经画了几个简单的表格——“不同年龄段游客携带物品统计”“景区小卖部商品价格对比”“游客停留时间与消费金额关系”,字迹清秀,条理清晰。
阎宸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她连“半山腰垃圾桶的分布密度”都记了下来,忍不住说:“你观察得很仔细。”
“张姐教我的,”苏清然笔尖顿了顿,“她说做超市收银,得学会看顾客的需求——老人爱买实惠的,年轻人爱买新奇的,学生党总盯着折扣区,这些都能帮超市更好地进货。”
“说得对,”阎宸点头,“其实景区消费也一样,游客爬山累了,更愿意为‘方便’买单,比如冰镇饮料、轻便的零食,价格贵点也能接受,这就是‘场景溢价’。”
苏清然眼睛亮了亮,立刻在笔记本上写下“场景溢价:便利>价格”,还画了个小小的星星标记。
到了观景台,他们找了个石桌坐下休息。林小胖瘫在石凳上,抱着水壶猛灌;王浩拿出相机拍风景,镜头里总能捕捉到有趣的细节——比如三个围着小卖部讨价还价的老太太,或者背着画板写生的学生。
苏清然则拿着笔记本,走到小卖部旁边观察,时不时和老板聊两句,回来时手里多了瓶矿泉水。
“这瓶水在山下卖两块,这里卖五块,溢价150%。”她在笔记本上记录,“但买的人还是很多,尤其是冰镇的,几乎供不应求。”
“因为运上来成本高,”阎宸递给她一个肉包,“上山的路不好走,商家得雇人背上来,人力成本加进去,价格自然就高了。”
苏清然咬了口肉包,眼睛亮了:“张姐做的肉包就是好吃,比食堂的包子软多了。”她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们超市的东西好像特别便宜,尤其是学生折扣区,有些临期零食比进货价还低,你们老板不赚钱吗?”
这个问题像颗小石子,在平静的空气里激起涟漪。
林小胖正啃着肉包,闻言差点噎住,偷偷看向阎宸,眼神里写着“她不知道你就是老板”。王浩也放下相机,看着他们,显然也想知道答案。
阎宸拿着肉包的手顿了顿,随即笑了笑:“老板说,赚钱不是唯一目的。”
“不是唯一目的?”苏清然愣住了,手里的笔停在笔记本上,“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在她的认知里,商家都是“一分钱一分货”,像宸星商超这样“放着钱不赚”的,她还是第一次见——15元学校的运营模式、残疾人优先录用、临期商品折扣区……这些都和她以前打工的便利店不一样,那里的老板总说“不赚钱的生意谁做”。
“你看,”阎宸指着远处山脚下的宸星企业园,虽然距离远,却能看到那片整齐的建筑群,“老板建企业园的时候,特意留了一半的面积做公益项目——15元学校、残疾人工坊、免费的创业孵化空间,这些都不赚钱,甚至要贴钱,但他觉得有意义。”
他顿了顿,想起张姐说的“清然爸爸的医药费”,补充道:“他说,做生意就像爬山,不能只盯着山顶的‘钱’,也得看看沿途的风景——比如能帮到多少人,能让多少人过得好一点,这些比账本上的数字更重要。”
苏清然的眼睛慢慢睁大,握着笔的手轻轻颤抖。她想起收银时,看到残疾人顾客拿着员工卡享受折扣,脸上露出的笑容;想起15元学校的孩子们放学后,跑到超市里买零食,张姐总会多塞两颗糖;想起自己第一次领工资时,张姐偷偷在信封里多放了两百块,说“这是给你买参考书的奖金”。
原来这些,都是“老板”的意思。
“你们老板……一定是个很温柔的人吧?”她小声说,声音里带着点哽咽。
长这么大,她见过太多“利益至上”的面孔——催医药费的护士、嫌她穷的亲戚、克扣工资的工头,像宸星老板这样“愿意吃亏”的人,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嗯,”阎宸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就是嘴笨,不爱说话,但做的事都挺实在的。”
林小胖在旁边点头如捣蒜:“对对对!特别实在!上次我妈来买鸡蛋,排了半天队,他首接让店长给留了一筐,还说‘以后让阿姨首接来后台拿’!”
王浩也补充:“他还资助了几个贫困生,匿名的,要不是我爸在教育局工作,都不知道是他。”
苏清然低下头,在笔记本上写下:“宸星老板——温柔,实在,赚钱不是唯一目的。”写完后,她把这页折了个角,像是在珍藏什么重要的秘密。
下山的时候,苏清然明显轻松了很多,话也多了起来。她聊起高中时如何一边打工一边备考,聊起弟弟的懂事,聊起妈妈总说“等你爸好起来,我们就去鼓山拜拜”,眼里有光,即使提到困难,也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阎宸安静地听着,偶尔回应两句,心里却在想——该怎么“不经意”地帮她解决爸爸的医药费问题?首接给钱肯定会伤她的自尊心,或许可以通过“企业园的医疗救助项目”,以“贫困家庭帮扶”的名义申请补助,这样她应该不会拒绝。
走到山脚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林小胖累得瘫在公交站的长椅上,王浩在整理今天的调研数据,苏清然则把笔记本递给阎宸:“这是今天的观察记录,你看看有没有用,能不能算社会实践学分?”
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不仅有数据,还有她的思考——“景区商品定价可借鉴超市的‘分时段折扣’,比如傍晚降价清库存”“可以在半山腰设自动售货机,降低人力成本”“针对老人推出‘便携登山杖租赁服务’”……
阎宸翻着笔记,越看越惊讶,这些想法不仅贴合实际,还带着浓浓的“人情味”,比他见过的很多专业调研报告都有价值。
“写得很好,”他把笔记本还给她,“绝对能算学分,甚至可以拿去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大赛,肯定能获奖。”
苏清然的脸瞬间红了,摆摆手:“我就是随便写写,哪能参加比赛……”
“怎么不能?”林小胖凑过来说,“阎宸说行就肯定行!他可是李博导都夸的‘金融小天才’!”
“别听他瞎说。”阎宸无奈地笑了,“不过你的想法确实很有价值,比如‘分时段折扣’,我们超市可以试试,说不定能减少临期商品的浪费。”
苏清然眼睛亮了:“真的可以吗?”
“当然,”阎宸点头,“回头我跟张姐说说,就说是‘员工苏清然的建议’,要是效果好,给你发奖金。”
“不用不用!”苏清然连忙摆手,“能帮到超市就好。”
公交来了,西人挤上公交车,找了后排的位置坐下。林小胖靠在椅背上,没多久就打起了呼噜;王浩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若有所思;苏清然则低头看着笔记本,手指轻轻着“你们老板一定是个很温柔的人”那句话,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阎宸坐在她旁边,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洗发水香味,像青草的味道。他看着窗外宸星商超的招牌越来越近,忽然觉得——被人这样称赞“温柔”,好像比赚多少钱都让人开心。
下车时,苏清然抱着笔记本,站在公交站旁,认真地对阎宸说:“替我谢谢你们老板,虽然我没见过他,但我觉得他做的事特别有意义。”
“我会转达的。”阎宸点头,看着她转身走进宿舍区的背影,忽然喊了一声,“苏清然!”
她回过头,疑惑地看着他。
“你的社会实践报告,写完可以先给我看看,”他说,“我帮你改改,说不定真能获奖。”
苏清然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好啊,谢谢你。”
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林小胖撞了撞阎宸的胳膊:“行啊你,现在还帮她改报告,下一步是不是要帮她解决人生大事了?”
“就你话多。”阎宸拍了他一下,心里却在想——那个“老板很温柔”的评价,他记下了。
以后,得更“温柔”一点才行。
至少,要让说出这句话的女生,真的感受到这份温柔。
他抬头看向宸星商超的方向,张姐应该还在整理货架,准备明天的货。明天上班,得先跟张姐提“分时段折扣”的事,再悄悄问问清然爸爸的具体情况,好让企业园的医疗团队提前准备。
这些事,得做得“不经意”一点,不能让她发现。
嗯,就像今天在鼓山,他悄悄帮她背包带调整了松紧,悄悄把自己的肉包分给她一半,悄悄记下她提到的每一个“困难”。
这样就好。
公交车继续往前开,载着满车的疲惫和悄然萌发的心意,驶向灯火阑珊的夜晚。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dae0-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