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企业园那天,阎宸正在给辅助工坊的残疾人培训新设备。
“阎总,您的快递!”小林举着一个烫金信封,隔着老远就喊。信封上印着闽江大学的校徽,在阳光下闪得晃眼。
阎宸擦了擦手上的机油,接过信封拆开。录取通知书设计得很简洁,右下角盖着校长的红章,专业一栏赫然写着“金融系”。
“还真选了金融啊?”小林凑过来看,一脸好奇,“我还以为您会选计算机,跟老周他们搭个伙,或者选教育学,跟李园长探讨探讨教学呢。”
阎宸把通知书折好,放进衬衫口袋:“金融实用。”
这话没说谎,却也没说全。
穿越过来的七年里,家族给他安排的课程表比上市公司的年报还密集——早上学宏观经济学,下午练格斗术,晚上还要分析国际汇率走势。金融这东西,从理论到实操,从华尔街的操盘手法到离岸账户的避税技巧,他早就被“填鸭式”灌得滚瓜烂熟。
选金融系,对他而言确实像“复习”。
更重要的是,他想看看——脱离了家族的资源和“阎家继承人”的光环,单靠自己在课堂上学的理论,能不能解释通这个世界的经济规律?能不能给宸星的扩张找到新的思路?
“就当是……换个角度看生意。”他对小林说。
消息传到闽江大学金融系,系主任老陈差点把刚泡好的茶洒在教案上。
“你说什么?那个满分状元报了我们系?”他对着电话喊,“就是那个开超市、办学校,一年把生意做到全国的阎宸?”
招生办主任在那头笑:“可不是嘛!人家说了,就冲你老陈的名声来的。”
老陈摸着下巴,心里打了个鼓。
他早听说过阎宸的名头。学术界对这位“爱心企业家”评价很微妙——有人说他是“商业奇才”,用极低的成本盘活了民生经济;也有人说他是“破坏市场规则”,用资本补贴搞低价竞争。
“这小子来金融系,怕是不只想‘上课’吧?”老陈看着窗外的香樟树,若有所思。
开学前的一个月,阎宸特意抽时间去了趟闽江大学。
他没走正门,从侧门溜进去,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混在暑假留校的学生里,像个普通的参观者。
金融系的教学楼在 campus 东边,楼不高,墙皮有点斑驳,却透着一股老派的学术气。他趴在窗台上,看里面几个学生围着电脑讨论股票走势,争论得面红耳赤,忍不住笑了——这才是大学该有的样子。
路过图书馆时,他进去转了转,发现金融类的书架前挤满了人,不少书的书脊都磨破了,贴着“热门借阅”的标签。他随手抽出一本《货币银行学》,翻了几页,发现里面的理论和他当年学的大同小异,只是案例更新到了近几年。
“看来确实是‘复习’了。”他笑着把书放回去。
走到操场时,正赶上一群男生打篮球,球飞过来砸在他脚边。
“同学,帮忙捡一下!”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喊道。
阎宸弯腰捡起球,手腕轻轻一扬,篮球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落进了篮筐。
“哇!好球!”男生们欢呼起来,冲他招手,“同学,要不要来一局?”
“不了,路过。”阎宸笑着摆摆手,转身离开。
背后传来男生们的议论:“这谁啊?投篮这么准?”“看着有点眼熟,是不是那个满分状元?”
他没回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这种“被当成普通人”的感觉,比签下任何大单都让他舒服。
回到企业园,他把选专业的事告诉了老周。
老周正在调试新的语音识别系统,闻言推了推眼镜:“金融系挺好,以后我们APP想融资,还能请您当顾问。”
“别,”阎宸笑着摆手,“在学校我就是个学生,有问题得请教你这个‘技术大佬’。”
“那可不敢当。”老周难得脸红,“不过说真的,您要是想了解金融科技,我倒能给您推荐几本书,比教材实用。”
阎宸还真让他列了个书单,第二天就托人买来了,堆在办公室的角落里,和那些民生项目报告挤在一起。
张姐看到了,好奇地问:“阎总,您这是要转行搞金融啊?”
“学点东西总没错。”阎宸拿起一本《金融科技导论》,翻了两页,“以后咱们商超的供应链金融,说不定能用上。”
他说的是实话。宸星的加盟店己经开到了一百多家,供应商的资金周转经常出问题,他正想琢磨一套适合中小商户的金融方案,或许能从课堂上学到点思路。
开学前一周,闽江大学的新生群里炸开了锅。
有人扒出了阎宸的学号和专业,群里瞬间被“阎总”刷屏——
“救命!我居然和百亿总裁同班?”
“求问:上课该叫他‘阎同学’还是‘阎总’?”
“有没有金融系的姐妹?快告诉我阎宸分到哪个班了!”
阎宸没加群,这些消息是小林截图给他看的。
“阎总,您这还没开学,就成‘校园顶流’了。”小林笑得一脸揶揄。
阎宸看着那些消息,忽然有点头疼:“看来想当‘普通人’,难度不小啊。”
他想了想,对小林说:“开学那天,你不用送我,我自己过去。还有,把我那身校服找出来。”
“校服?您还留着啊?”
“嗯,”阎宸点头,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穿校服去报到,应该能低调点。”
小林看着他那身洗得发白的高中校服,想象着百亿总裁穿着这衣服走进大学校园的场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阎总,这可能……更惹眼。”
阎宸没理会他的担忧。
他拿起老周推荐的书,指尖在“金融科技”西个字上划过。
对他来说,金融系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体验之旅”的起点。
在这里,他不用考虑供应链成本,不用审批项目预算,不用应对媒体的追问,只需要做一件事——
做个认真听课、偶尔走神、为考试烦恼的“普通学生阎宸”。
至于那些关于“家族业务”的复习?
不过是顺便罢了。
窗外,宸星商超的霓虹灯又亮了起来,排队的人们说着笑着,构成一幅温暖的市井画。
阎宸合上书,嘴角扬起一抹期待的笑。
大学生活,他来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dae0-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