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星商超排队三公里的奇观,加上只收十五块学费的小学,让福州乃至全国的媒体都红了眼。
“一家亏本的超市,一所近乎免费的学校,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神秘老板阎宸,十七岁掌控百亿资本,是商业奇才还是另有背景?”
“宸星模式能否复制?记者带你揭秘福州最神秘的企业帝国!”
各大媒体的标题一个比一个耸动,长枪短炮的记者们更是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窝蜂地涌向宸星企业园,都想抢个独家。
第一个冲到门口的是《福州晚报》的记者赵磊。他做社会新闻十年,最擅长挖“黑幕”,在他看来,宸星的“惠民”背后肯定有猫腻——要么是洗钱,要么是圈地,不然谁会拿着几十亿做慈善?
“您好,我是《福州晚报》的,想采访阎总,麻烦通报一下。”赵磊掏出记者证,递给门口的保安。
保安是个西十多岁的退伍军人,姓刘,脸上没什么表情:“阎总交代过,不接受任何采访。”
“不接受?”赵磊皱眉,“我们是正规媒体,想报道一下宸星的正面事迹,这对你们也是好事啊。”
“阎总说,做事就行,不用报道。”刘保安语气平淡,侧身挡住了他的去路。
赵磊碰了个软钉子,心里更确定这里面有问题。他绕着企业园的围墙转了一圈,想找个缝隙偷拍,却发现围墙不仅高,还装了监控,连旁边的老树上都爬满了藤蔓,根本没地方下脚。
“搞这么严实,肯定有鬼。”赵磊咬了咬牙,决定蹲守。
接下来的几天,企业园门口热闹得像菜市场。
有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举着话筒对着镜头说:“这里就是宸星企业园的入口,我们己经连续三天试图进入采访,都被保安拦下……”
有拿着录音笔的纸媒记者,试图贿赂保安:“大哥,通融一下,进去十分钟就行,我给您五百块。”
还有做网络首播的自媒体,对着手机喊:“家人们看到了吗?这就是那个只收十五块学费的小学,门口保安跟门神似的,肯定不让拍!”
刘保安和其他几个保安,像钉在门口的柱子,任你说破嘴皮,就是一句话:“阎总有令,不接受采访,不对外参观。”
这天上午,来了个特殊的记者——《南方周末》的资深记者陈雪。她没像其他人那样咋咋呼呼,只是拿着笔记本,站在门口观察。
她看到有老人提着从商超买的菜,笑着跟保安打招呼:“小刘,今天的鸡蛋真新鲜。”
看到有家长牵着孩子,从小学里出来,对保安说:“我家娃今天得了小红花,多亏你们学校的老师。”
看到有拄着拐杖的程序员,背着电脑包走进办公楼,跟保安击了个掌:“今天也要加油改代码!”
这些细节,比任何“独家新闻”都更让她好奇。
“您好,”陈雪走到刘保安面前,没提采访的事,只是递过去一瓶水,“天热,喝点水。”
刘保安愣了一下,接过水说了声谢谢。
“我就是想问问,”陈雪轻声说,“阎总为什么不让记者进去?是怕曝光什么吗?”
刘保安看了她一眼,沉默了片刻,说:“阎总说,记者一来,大家就该不自在了。商超的员工要想着‘别被拍到偷懒’,学校的老师要想着‘别被挑错’,连孩子们都不敢随便玩了。他不想因为这些,破坏现在的气氛。”
陈雪愣住了。她跑了这么多年新闻,见过太多想靠媒体炒作的老板,还是第一次见“怕记者打扰员工”的。
“那你们阎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个好人。”刘保安想了想,说,“他会蹲在地上跟福利院的孩子说话,会记得每个员工的名字,会因为食堂的菜咸了,亲自去跟厨师说‘少放点盐,老人吃不了’。”
他顿了顿,指着里面:“您看,里面的人,不管是干活的、上学的,还是来买东西的,都笑得挺开心。阎总说,这就够了,不用让全世界都知道。”
陈雪看着企业园里隐约传来的笑声,忽然明白了。
有些事,不是为了被报道才做的。就像宸星的商超,不是为了上热搜才卖便宜菜;宸星的学校,不是为了博眼球才收十五块学费。
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里面的人过得舒服、安心。
“谢谢您。”陈雪收起笔记本,转身离开了。她决定不写“揭秘”,也不挖“黑幕”,就写一篇短文,标题叫《不被打扰的温暖》。
而其他记者还在门口纠缠。赵磊甚至想趁保安换岗时冲进去,结果刚翻过围墙,就被巡逻的保安逮了个正着。
“阎总说了,对记者要客气,别动手。”保安把他“请”出来,语气依旧平淡,“但下次再闯,我们就报警了。”
赵磊灰溜溜地走了,心里却更不服气:“肯定是怕我查出真相!”
消息传到网上,有人骂宸星“故作神秘”“欲盖弥彰”,但更多的是福州网友的维护:“人家踏踏实实做事,凭什么非要接受采访?”“记者别添乱了,让我们好好逛超市、上学不行吗?”
阎宸其实知道门口的闹剧。小林每天都会把新闻简报给他看,问他要不要出面澄清。
“不用。”阎宸正在看老周团队开发的无障碍APP测试报告,头也没抬,“让他们闹,闹够了自然就消停了。”
他建这些,是给需要的人用的,不是给记者看的。
下午,陈雪的短文发表了。里面没提任何“黑幕”,只写了门口的保安、买菜的老人、上学的孩子,还有那句“不被打扰的温暖”。
文章最后说:“或许,我们该学会尊重这种‘不发声’——不是所有善意,都需要站在聚光灯下。”
这篇短文意外地火了,很多人开始理解宸星的“低调”。
门口的记者渐渐少了,只剩下几个还不死心的。
阎宸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门口的记者越来越少,企业园里的生活依旧按部就班——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员工们在车间里忙碌,老人们在商超里慢悠悠地挑菜。
他笑了笑,继续看手里的报告。
他知道,真正的温暖,从来不需要喧嚣。就像此刻,夕阳落在企业园的屋顶上,安静,却有力量。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dae0-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