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镇这边腊肠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广式的和辣的都吃,有些人家还会做些五香的。
江岁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偏爱,只要做的好的,她都吃。
晚饭是在堂屋吃的。
把纱帘放下来,屋顶的风扇呜啦啦的吹着,屋里开着灯,点着蚊香,外面是不停歇的夏蝉声。
江岁和从初中起就是在县里读的,小城偏远,师资力量也不行,为了让他们学习跟得上,暑假都是补课。
上了大学,暑假的时候,她都在外打暑假工。
仔细一想,上次在这种夏夜晚间坐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己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
江岁和怔愣了下,果真,随着时间的不停往前走,故乡只剩冬日。
这个认知让她顿了顿。
夹菜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然而下一瞬,碗里就多了一筷子菜。
张珍催道:
“发什么呆呢?快吃啊。”
张珍说着还感慨了一句:
“今晚这几道菜炒的都不错。尤其这青椒炒番茄,酸酸辣辣的。明早我煮点稀饭,在热点饼,再炒个这个,到时候喊你起床吃饭啊。”
这个搭配让江岁和咽了咽口水。
她在江城的时候,冰箱里买了一堆速食,早上爬起来能赶得上就拿两个包子馒头扔微波炉里热一下,赶不及就拿点面包啥的。
很久没有吃这种有锅气的早饭了,江岁和艰难道:
“吃!”
“那行,你别到时候又睡到大中午的。”
江岁和嘿嘿笑了声,夹了口菜。
菜刚进嘴,动作又顿住了,不可置信道:
“我什么时候炒菜这么好吃了?”
她以前炒菜做饭味道也的确不错。
但是绝对没有好吃到连她自己都惊叹的地步。
酸酸的汁水炸在了口中,夹杂着辣味,江岁和觉得自己能配着这个菜吃两碗米饭。
再尝一口茄子炒豆角,茄子软糯入味,豆角鲜香。
很好,又是一道能下两碗米饭的菜。
江岁和不由得看了看自己的手,江大山己经吃完半碗饭了,不在意道:
“这有啥的。江家人手艺都不错,她爷年轻时候还当过村厨呢。那附近在附近几个村都是出了名的,哪家有什么红白喜事都要找老爷子去做饭的,也就老爷子后来被他徒弟坑了一把,不高兴再做了。”
这事江大山倒是第一次讲。
江岁和立马抬起了头,江大山却己经不说了。
一顿饭吃完,也才七点多,一家人坐在门口摇着个蒲扇纳凉,刚刚李凤英送来的湃西瓜还有些,江岁和干脆全切了,又摘了几个香瓜,这也是家里种的,个头和苹果差不多,外皮有白的和绿的,有时候会发苦,但大部分吃起来都是香甜的。
脆甜口的。
江岁和一次性能吃好几个。
这算是头茬瓜了,地里总共也没几个,其余的都还在长。
江岁和咬了一口,果然还和记忆中的味道一样,清甜爽口,张珍看她吃的开心,坐在一旁笑着给她削着皮,江大山默默的给她扇风。
自江岁和出去读书工作后,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那是越来越少了。
尤其是孩子工作还忙,回来都带着个电脑。
上一次像这样悠闲的坐在一起吃瓜纳凉的,江大山他们己经想不起是什么时候了。
总觉得随着孩子越有能力,他们看到孩子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
他们如今年纪也大了,这一年到头的,孩子总共就回来几次,在家里守着守着,也不知还能再看见孩子多少次。
这样想着,就难免多看了看江岁和。
江岁和吃完了一块,见他们不吃,只一个劲的顾着她,江岁和把香瓜往他们手边递了递:
“妈,你们也吃。”
张珍又给她削了一个出来,“地里多着呢。你吃就行。”
江大山也道:
“你妈说的对,地里多着呢。你去年不还打电话说想吃家里种的香瓜吗?来,多吃点。这东西不好寄。”
说到这,江大山又道:
“再过两天,家里种的香瓜菜瓜什么的就都熟了,等你要回去的时候,带点走?”
江岁和手里的香瓜有些吃不下去了。
偏偏江大山还在说着:
“要是能待个十天半个月的,说不准后山的黄桃也能熟。”
张珍反驳道:
“拉倒吧。那脆黄桃起码得在等一个月。”
江大山急了:
“我能等它一个月,关键是岁和能在家待一个月吗?我明天就去山上看看去,看看有没有长得快的。”
“去山上看看是真的。这会杨梅不还有些吗,岁和爱吃这个,抓紧摘点回来。”
……
江岁和只觉得嗓子里哽了一块。
江大山他们己经聊到明天杀鸡的事了,江岁和沉默了很久,打断了他们:
“爸,妈,我以后要都在家待着了。我不打算再回江城了。也不打算再出去工作了。”
“我想回村种地。”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d0bb-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