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庭瞄了眼陆安又重新看向缠斗着的两个机器人,不由得说道:“如此激烈的碰撞冲击,机器人内部的部件结构能承受得住吗?”
闻言,陆安微笑道:“理论上一般的步枪、狙击枪、重机枪都它都能承受,只有炮弹和重型反器材武器才会对机体结构产生有效破甲伤害。”
“但我们还没有用实弹测试,实际效果如何,还得实际测试了才知道。”
这个实验室里没有枪支进行测试,陆安也只能给他一个理论值答案。
此刻的李风庭看到两个机器人化身莽夫疯狂激晴互殴的场面,但机器人没有坏,还能活蹦乱跳的互殴,这已经极大的超乎他的预料。
那拳拳到铁、星火四溅带来的视觉冲击。
其所展现出来的机体结构强度,已然表明机器人本身十分耐造,不然早就歇菜了,这也说明已经具备在复杂战场环境应用的条件。
陆安看向擂台道:“行了,你们两个都停下吧。”
两个机器人在擂台上互殴了一段时间,该展示的也差不多展示到位了。
李风庭在实验室参观了一番,结果是超预期的满意。
他没想到陆安这边的技术开发推进的这么快,李风庭旋即道:“陆安同志,这款机器人距离实战应用标准,它技术完成度有多高了?”
陆安略作思量便回答:“整体技术完成度应该已经达到了80左右。”
李风庭惊讶,随后大感振奋,那岂不是两三年内即可列装服役?
陆安补充道:“我们团队目前正在着手开发机器人的辅助瞄准系统,不过由于我们没有枪械进行实验测试,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撑,目前的开发进度有些慢。”
听到这话,李风庭笑道:“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到时候相关部门会给你们开具资质,你们需要什么枪械用于实验,军方会给你们提供支持你们的研究。”
陆安点点头转而继续道:“目前制约这机器人走向战场应用的最大技术短板是续航能力不足,现在的电池只能续航2个小时左右。”
这么短的续航能力,用于实战,肯定是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使用场景也会被极大的限制,只能用于一些特殊场景,如闪电战,速战速决。
李风庭不由得说道:“才2小时么?电池的续航时长能否再延长?”
闻言,陆安沉声说:“应该可以,我们在电池开发这一块有了些眉目,届时将续航能力延长至8小时到11小时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事实上,陆安是故意保守了说,先给李风庭一个低预期,到时候实际搞出来的再翻个几倍就是超预期。
客观上来讲,电池技术的飞跃式突破,带来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陆安没有上来就放超级大招,超高能量密度电池还得压一压,先弄个3000wh/kg级别的高能量密度再说,因为元界智控现在的体量还吃不下这么大的蛋糕,需要进一步成长。
移动消费电子如手机、平板等设备会起飞,手机续航将以“周”为单位计算。
新能源电动汽车可以轻松干到3000至5000公里的续航,彻底解决续航焦虑。
李风庭听到陆安给出的预期,自顾自地点头说:“若能将续航能力延长至11个小时,再通过后勤补给的支持,倒也具备上战场的条件。”
他寻思着虽然电池单次续航能力只有半天,但通过强大的后勤支持,也能为前线作战的武装机器人成倍延长续航能力。
必要时,也可以派运输机突防至前线,空投电池补给。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支持,打的就是工业产能,打的就是经济底蕴。
这时,陆安缓缓说:“武装机器人的自身重量在327公斤左右,负重能力265公斤,其中电池重量达到85公斤,如果机器人的负重背包携带两组备用电池,则可将总的续航能力延长至33个小时。”
“两组备用电池占去负重的170公斤,剩余95公斤负重携带装备弹药完全足够了。”
人类单兵战士的行军负重通常在30公斤左右,应急负重可达50公斤左右。
而该型号武装机器人的负重可以达到265公斤级,是人类单兵战士常规行军负重的十倍以上。
李风庭点点头:“这机器人若是列装服役,一个战斗序列必然会专门安排一些机器人扮演后勤角色,让一部分机器人专门负重携带电池补给包、武器弹药包跟随作战部队,从而进一步提高机器人作战部队的整体续航时间和持续作战能力。”
陆安微笑着说:“我们也打算针对性的设计另一个非战斗型单位的后勤保障机器人,它具备超强的负重能力。”
闻言,李风庭顿时赞同地道:“如此甚好,有这种专长型单位的辅助,武装机器人作战部队就可以根据战局的需要搭配更强的火力输出能力,或者更长的续航能力。”
有了专长型的负重机器人兵种的加入,完全可以支持武装机器人的续航能力拉长大一周都没问题。
十五分钟后,李风庭也结束了参观。
此刻,在一间小型会议室里,李风庭询问道:“陆安同志,按照你们这顺利程度,大概在什么时候能完成定型和量产?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时间表?”
陆安想了想便回答:“就目前的开发进度,完成定型,快则小半年,慢则一年左右吧。”
李风庭眼前一亮,这效率比他预想的还要快得多。
陆安补充说道:“目前,公司已经在规划一个综合性的超级工厂,预计在一年左右完工,在2015年底即可投产。当然,这是在顺利的情况下。”
李风庭立即道:“军方会全力支持你们,有什么诉求,尽管提出来。”
陆安笑道:“我们需要一些枪械装备用于辅助瞄准系统的开发,还需要一个更大的场地进行测试,要是军方能够提供一个专业的军事基地里的设施开放给我们用于研究测试就更好了,我们也不用额外花时间去新建场地,能省下不少时间。”
听到他提出的这些诉求,李风庭爽快地回答:“没问题,这些军方会帮你解决。”
双方在接下来就具体事宜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沟通,诸多事宜在交流中敲定下来,李风庭也十分满意的离去。
元界智控算是正式接下了军方的项目,过一段时间文件就会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陆安的重点就是带队攀科技,把武装机器人最后几项技术给搞定,包括电池方面的续航问题。
元界智控正在有序推进武装机器人项目,外界至今不得而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九月份。
北镁的波士顿动力公司在外网公布了一条关于“ats”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视频,这段4分钟左右的视频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
视频中的ats机器人展示出了令外界惊叹的灵活性和拟人化动作。
波士顿动力公司在机器人领域这个赛道可以说是鼎鼎大名,该公司于199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专注于开发高度复杂的机器人。
最初是为镁陆军提供机器人研究制造的企业,服务过包括阿镁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内的很多军方机构。
就在去年2013年12月份,波士顿动力公司被谷歌收购,具体收购金额没有公开披露。
此次发布的这段视频,展示了其人形机器人“ats”在模拟工厂环境中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的视觉模型自动识别零件、确定正确的抓取点以及将物品放置到指定区域的能力。
该视频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很多人看了视频都非常震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cf0a-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