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灶火初燃,暗箭已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灶火初燃,暗箭已张

 

风雪肆虐的雁门关,仿佛一个巨大的冰窖。罗希平栖身的那排紧邻马厩的土屋,更是寒彻骨髓。劣质的土炕冰冷坚硬,薄薄的被褥根本无法抵御从墙壁缝隙钻进来的刺骨寒风。空气中弥漫着牲口的臊臭和劣质柴火燃烧的呛人烟气。

罗希平裹着祖父给的旧皮袄,蜷缩在炕角,借着油灯微弱的光芒,在一张粗糙的麻纸上勾勒着复杂的图形——那是改进版高桥马鞍的受力分析草图。他的手指冻得发僵,呼出的气息瞬间凝成白雾。

罗忠抱着一捆湿冷的柴火进来,丢在地上,脸上带着压抑的怒意:“少爷,李魁那厮欺人太甚!分给我们的柴火全是湿透的朽木,根本点不着!我去辎重营理论,他们推说仓促调拨,没有干柴,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陈伯(老军医)用火石费力地敲打着引火绒,火星溅在湿柴上,只冒起一股青烟,随即熄灭。他叹了口气:“边关苦寒,下马威罢了。王将军……看来是真不待见咱们。”

赵六(前斥候)阴沉着脸,用短刀削着一根硬木棍:“湿柴点不着炕,夜里能冻死人。他们这是想兵不血刃地耗死少爷!”

鲁七(锁匠/机关匠)则蹲在角落,借着微光,小心翼翼地打磨着一根精铁小管,那是罗希平设计的手铳雏形部件之一。他闷声道:“少爷,要不……老七夜里摸去辎重营,弄点干柴回来?”

“不必。” 罗希平放下炭笔,搓了搓冻僵的手,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他站起身,走到那堆湿柴前,蹲下仔细看了看,又捡起一块闻了闻。一股淡淡的、不易察觉的桐油味混杂在朽木的霉味里。

“湿柴……桐油……” 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李魁倒是‘贴心’,连助燃的东西都给我们准备好了。”

他转向鲁七:“鲁师傅,我记得你带了些硝石粉?”

鲁七一愣,点点头:“有,少爷要用?”

罗希平没有回答,目光扫过土屋角落堆放的、他从洛阳带来的“破烂”之一——几块品相不佳、布满裂纹的古玉残片。他走过去,挑了一块边缘相对锋利的。

“罗忠,去找点干草引火,越细越好,实在找不到,撕点破布条也行。” 罗希平吩咐道,同时拿起那块古玉残片,在粗糙的墙壁上用力摩擦起来。尖锐的棱角在土墙上划出刺耳的声响,粉末簌簌落下。

罗忠和陈伯等人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行动。罗忠很快找来一小把还算干燥的枯草。

罗希平将硝石粉小心地撒在枯草上,又用那块被磨出锋利刃口的古玉残片,对着硝石粉覆盖的枯草,用力刮擦!

嗤——!

火星瞬间迸射!在硝石的助燃下,干燥的枯草猛地蹿起一簇明亮的火苗!

“成了!” 陈伯惊喜地低呼。

罗希平迅速将点燃的枯草塞入那堆湿柴底部,又拿起一个破陶罐,将鲁七递过来的、剩下的少量硝石粉均匀地撒在湿柴表面。

“赵六,扇风!” 罗希平低喝。

赵六立刻脱下外袍,对着火苗处奋力扇动!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硝石的强氧化作用下,湿柴表面的水分被迅速分解,桐油遇火即燃!再加上赵六的扇风助燃,那堆原本死气沉沉的湿柴,竟然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噼里啪啦地燃烧起来!橘红色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柴堆,散发出温暖而明亮的光芒!

一股久违的暖意迅速驱散了土屋内的寒气。

“神了!少爷!您……您这是仙法吗?” 陈伯看着跳跃的火焰,激动得声音发颤。

罗忠和赵六也满脸震撼地看着罗希平,眼神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敬畏。

罗希平拍了拍手上的灰,脸上又恢复了那副惫懒的样子:“什么仙法?小爷我在洛阳玩炮仗的时候,你们还在玩泥巴呢!硝石遇火就着,湿柴加了桐油更好烧,这都不懂?” 他再次将功劳归咎于“纨绔的玩乐经验”,但这一次,罗忠等人眼中己再无半分怀疑,只有深深的信服!少爷的“玩”,恐怕玩的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温暖的灶火不仅驱散了身体的寒冷,更点燃了这几个人心中沉寂己久的希望之火。他们围着火堆坐下,烤着冻僵的手脚,看向罗希平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依赖。

**“守灶”与人心:**

温暖的火光不仅照亮了土屋,也吸引了隔壁几间同样冻得瑟瑟发抖的底层军卒的注意。他们大多是老弱病残,或是像罗忠一样身份低微的家将遗孤,被安排在这片最差的营区,平日里也是备受欺凌,分到的柴火同样潮湿难燃。

一个头发花白、瘸了一条腿的老军卒,抱着双臂,畏畏缩缩地蹭到罗希平他们的屋门口,看着里面跳跃的温暖火焰,眼中充满了渴望和犹豫。

罗希平瞥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是用棍子拨了拨火堆,让火烧得更旺些。

罗忠会意,起身走到门口,对着那老军卒和其他探头探脑的邻居粗声道:“看什么看!我家少爷心善,灶火旺,地方也够大!愿意过来挤挤取暖的,自己带柴火!湿柴也行!但别空手来蹭火!”

这话一出,那些冻得实在受不了的军卒们顿时眼睛一亮!带柴火?湿柴也行?这简首是天大的好事!他们纷纷跑回自己冰冷的屋子,抱来湿冷的柴火。

罗希平也不嫌弃,指挥着罗忠和赵六,将那些湿柴堆在火堆旁烘烤,利用灶火的余温慢慢烘干水分。很快,小小的土屋里挤进了七八个军卒,虽然拥挤,但暖意融融。众人围着火堆,感受着久违的温暖,看向罗希平的眼神充满了感激。

“多谢罗公子!”

“罗公子仁义!”

“这火……真暖和啊!”

罗希平只是靠在墙边,闭目养神,仿佛睡着了一般,对周围的感激充耳不闻。但罗忠等人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少爷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人心,往往始于最朴素的温饱。这堆由“纨绔”点起的灶火,不仅驱散了严寒,更悄然融化着这片营区底层士卒心中的冰封。罗希平用最不起眼的方式,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悄然播下了第一颗种子。

温暖的土屋外,风雪依旧。两道鬼祟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狸猫,悄然潜伏在土屋后窗的阴影里。他们将屋内发生的一切——罗希平用硝石引燃湿柴、接纳其他军卒取暖——尽收眼底。

“看到了吗?那小子……有点邪门!” 一个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惊疑。

“哼,不过是些奇技淫巧,上不得台面!” 另一个声音更加阴冷,“将军说得对,此子留不得!今日能聚拢人心,明日就能生出祸端!必须尽快除掉!”

“那湿柴加桐油的法子……似乎没弄死他?反而……”

“闭嘴!那是意外!将军己有计较!等着吧,好戏……还在后头!”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凶光一闪,如同毒蛇般悄无声息地退入风雪之中,朝着王焕行辕的方向潜去。

与此同时,在雁门关城另一处守卫森严、条件稍好的院落里(曹妙的临时落脚点)。

一名精悍的护卫单膝跪地,低声禀报着刚刚探听到的消息:罗希平以硝石引燃湿柴,聚拢底层军卒取暖……

屏风后,正对着北境地图沉思的曹妙,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极亮的光芒,如同寒夜中的星辰。

“硝石引火……聚拢人心……” 她低声重复,笔尖在粗糙的羊皮地图上轻轻划过雁门关的位置,留下一个微不可察的墨点。“罗希平……你究竟是在挣扎求生,还是……在点燃燎原的星火?”

她放下笔,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凛冽的寒风夹着雪花灌入,吹动她额前的碎发。她望向西北角那片在风雪中显得格外昏暗破败的营区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阻隔,看到那间土屋里跳跃的温暖灶火。

“王焕……恐怕要坐不住了。” 曹妙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预见,“真正的杀招……就要来了。”

她转身,对护卫首领沉声吩咐:“加派人手,盯紧王焕行辕和李魁。我要知道他们接下来的一举一动。另外……想办法,把我们的人,安插到罗希平附近那几户军卒中。不必接触,只观察。”

“是!” 护卫首领领命而去。

曹妙重新关好窗户,隔绝了外界的风雪。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她清丽绝伦却异常沉静的侧脸。雁门关的棋局,因为那间土屋里的灶火,变得更加诡谲叵测。她这个执棋者,己无法再置身事外。

风雪呜咽,关城肃杀。温暖的灶火在破败的土屋里跳跃,却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灯塔,吸引着温暖,也招引着致命的暗箭。罗希平的边关生涯,在短暂的喘息之后,即将迎来更加凶险的惊涛骇浪。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cdgd-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