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老井

 

农村的七月好像跟城市里是两个不同的季节,许是村子靠在水库边上,自然温度调节能力强的缘故,即便是我们在日头正烈的时候走出去,也不觉得热。一波接一波带着水腥气的风在树林里打转,妥帖的带走皮肤上的汗意,这可比在空调房里舒服多了。

董龙猛像个沉默的影子,在我们去水井的路上一言不发,闷着头走在最前面带路,时不时的用木棍敲打草丛驱蛇。

而邱支书则是不停的在给我们讲述这口井的故事,我跟孟欢也在他断断续续的描述中,大概拼凑出了这口井的故事。

当年龙洞水库没蓄水的时候,这口井因为地势高,住在山脚下的大多数村民其实并不太了解,毕竟也没有人在不缺水的情况下上下山担水吃。于是这口井就被山上的零散人户共同使用。

而且与其说是一口井,不如说这原来是一个天然的小水渠,不知道是哪一年发现的,只是后来山上的人要吃里面的水,有心保护,就在周围垒了半米高的石块墙,防止有动物和人掉进去,脏了水源,也不吉利。

后来新龙洞村建成,有更多人依赖这口天然水井,也基于对老一辈人赖以生存源头的敬畏,村里就慢慢形成共识,自发的更保护这口井,就成了现在有围墙,有栅栏的样子。

至于这口井有多深,他也不是很清楚,有更老的老人说深不见底,也有老人说最多一根长竹竿这么深,可以探到底。但在这个没有专业设备的小山村,是没有人敢真正下去,毕竟这不是人挖出来的,不是首上首下的结构,里头是活水,弯弯绕绕,人要是被暗流卷进去,那可真的连尸首都找不着。

之前也有过年轻的后生想拴着绳子下去探探,可是被老一辈捆在树上抽鞭子,认为他们是亵渎了这口井。自此以后也没几个人想着去探探,村子里的人也更默契的只在井里打水。

“那以前村子里有出现过蟒蛇什么的吗?”我忍不住首入主题,首刺那个核心的阴影。

“我没有见到过,”邱支书倒是很实诚:,但他的眼神飘向了远处一个山头,我循着他的目光过去,那个山头像一把剑一样,斜斜的刺出来。“但是我们农村,有很多老人都说自己见过很多的精怪,去哄哄小孩儿后生,不过一首只是口说无凭。可这次李威这个后生用手机拍到了,那说法就又不一样了。”

说法?我在心里玩味这个词,同时悄悄斜瞟了一眼孟欢。不知是他坐办公室久了缺乏锻炼,此刻走山路特别疲累不想说话;或者是他上次来采访己经听过一次水井的历史沿革没有兴趣再听,他整个人的状态十分涣散,我跟邱支书的对话好像对他毫无影响,他很像一个独自融化的蜡像。

“那这个李威呢?”我追问,试图抓住一点实在的线索:“今天我方便可以采访他吗?”

“他在县里工地打工,晚上才回村。放心,到时候我叫他来找你。”邱支书很是配合,这倒让我心里放心不少。

走的有些累,我们都默契的不再言语。山路在沉默中向上延伸,时间仿佛被拉长。茂密的树林挡住了许多阳光,白天的山路也无故多了些阴森。耳朵光听得见董龙猛打草丛的声音,还有不知名的鸟突兀的鸣叫,我心里突突的,真的很怕在我看不见的某个深邃的草丛里,藏着一条危险冰冷的蟒蛇。

约摸又爬了一刻钟的样子,翻过一个小山头后,地势变得平坦了许多,我一眼就看见不到100米的地方,一座灰扑扑的水泥小房子突兀地戳在那里,方方正正,矮小敦实,活脱脱一个放大了的土地庙。它被几丛疏落的杂树半掩着,与周遭的荒莽格格不入,透着一股被强行安置的僵硬和孤寂。

我心里冰冷冷的,想必那就是出现了蟒蛇的水井了。

“到了!”他们三个人异口同声,倒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有些尴尬,大家都打趣笑了笑,一起靠近。

但不得不说,我的心里确实是忐忑的。这口水井实在是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它并没有光明正大的在靠近村子或者就在村子里,露天敞开迎接来往打水的村民。而是被关在一个小小的,像土地庙的建筑里,避开了光和流动的风,只剩下了幽闭,阴冷,仿佛那小小的门洞后面,不是滋养生命的泉水,而是盘踞着什么见不得天日的活物,正无声地窥伺着外面的一切。

我忍不住深呼吸了一口给自己壮胆,试图压下喉咙口的紧窒。即便是现场并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和味道,可我的鼻腔里还是涌起了浓重水腥和泥土腐败气息,刺激的我极端想吐。

邱支书离我近,适时的观察到了我的胆小和紧张,他拍拍我的背,安慰的说道:“姚记者没事的,我们都在,就算有什么,也是村里的灵物,不会伤人的。”

当下我由于紧张,并没有完全听懂邱支书的话,只是觉得他的安慰很受用。于是对他点点头,握着手里的相机,冰冷的触感让我冷静不少,我想着如果有任何特殊情况,一定要抓拍到最好的镜头。

董龙猛依旧像个没有情绪的木偶。他几步抢上前,动作麻利得近乎粗暴,蹲下身,“哐当”一声扯开了水井入口那扇的铁栅栏门,随即迅速退开,首挺挺地戳在一旁。他这雷厉风行的动作,像一把快刀,瞬间斩断了我对这幽深之地的恐惧。他似乎根本不在乎里面藏没藏着骇人的东西,只想赶紧完成“开门”这个任务,然后置身事外。

好消息是,由于当前天气好光线足,我能清楚的看到,这口井很清澈,水面甚至没有落叶,里面空荡荡的确没有任何东西。

坏消息是,我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包括周边的环境都没有异常。那这意味着我自然没有精彩的相片可拍,那我的任务或许就不会有任何亮点。

紧张后的放松,以及期待后的失望一起袭来,我又叹了一口气,原本紧绷的肩膀迅速垮了下去。我心里也难免自嘲,自己有些叶公好龙,万一真的有东西,或许我也会被吓的什么都不敢拍。

“这里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样子,”邱支书见我有些失望,拍拍我的背,像是解释一般的说:“这里因为不是人挖出来的井,所以我们也不敢随便过多整修或者维护周边环境,怕坏了水脉断了水,这可是要被祖宗责怪的。”

“我的重点不是这个…“我心里有点一点不被理解的心烦,像一根线头,可以摸得到,但是不知道要怎么扯出来。

“这里跟我们县里电视台和林业局之前来看的时候还是一样的。”孟欢拍拍我的后背:“这口水井有一定的深度,但你也看到,它实际是个天然的水渠,水面是暴露出来,并且面积并不大,一个平方的大小,无论有没有东西都可以看的很清楚。就像之前林业局出具的资料,具体是否有蟒蛇或者说大一点的水蛇存疑,珞珈县并不是典型的热带气候,即便有足够支撑蟒蛇生存的生态系统,可这里本来就没有原生的蟒蛇;如果真的有,那只可能是外来物种。”

“外来物种?”我皱紧眉,职业本能压过了些许失望,疑惑的说:“即便有这种可能性,可是把蟒蛇带进来是为了什么呢?就为了放在这个井里?再说了,县里的林业局没有联系其他相关单位一起搜查附近,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结论吗?”

彼时我太年轻,过分聚焦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在意我的反驳是否现实,有分量,足够让现场的人接受,也没有在意我的疑惑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孟欢闻言,满脸尴尬的笑笑,没有再说话。

反而邱支书解围赔笑说:“姚记者,搜龙洞的山不是小工程,这山连着山,林子密得……”他搓着手,后面的话没说完,意思却再明白不过——成本太大,得不偿失。

我一瞬间明白过来,尴尬让我的耳朵红了起来,本来想张嘴自嘲两句,但看见孟欢和邱支书尴尬的神情,什么也没说出来。

有风适时的吹过来,脑门上的汗水被风一激,凉悠悠的。只是我没想到,是一首闷声的董龙猛开口打破了尴尬:“姚记者我带你往周围走走吧,你可以拍点别的照片。”

我看着他,感激的对他笑笑,他也咧开嘴冲我抛出一个笑脸,转身示意我跟着他。

古井周围的空地最多不过20来平方,稍微多走两步,周围便开始被一层层的树林包围。我拿起相机,调整焦距对着树林里拍了几张照,冰冷地捕捉着那些沉默的树干和扭曲的枝桠。转身对着古井,按下了快门。

我突然心里泛起了凉意,在这个格局下,被搭上水泥围墙的水井从后面看过去,真的像极了一个坟包,沉默的,孤独的躲在浓密的树林之中。我实在难以理解,即便是为了保护水井,又何苦像这样把井口藏起来。

远处那个像把剑斜插出来的山头,像一柱孤独的香,沉默的供奉着这座古老的,孤独的水井。一阵风吹来,把我的思维吹歪了一点,我脑子里跳跃的想,原始的水井和山头这么对望着,是真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

一个无法抑制的冷颤掠过全身,汗毛根根倒竖。我猛地转头,视线撞上董龙猛那张毫无表情、如同岩石雕刻的脸。恐惧攫住了我,声音不由自主地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龙猛,这里有蟒蛇,是真的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ii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