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童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童言

 

我敲了敲门卫室的敞开的门。董龙猛见是我,站起来问:“准备走了吗?”

我谄媚的笑着说:“没,我想麻烦你帮我跑一趟,去家里把我的相机拿来!”

他眉头微蹙:“拿相机?你要拍啥什么?”

“给孩子们拍,”我指了指身后教室里,声音不自觉地放轻,“孩子们很淳朴,他们的样子应该被记录下来,让外界的人看看。”

他顺着我的目光瞥了一眼教室,也没再多问,只是点了点头,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教学楼,身影很快消失在楼梯拐角。

那背影,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的利落。

我返回教室,里面己经恢复了安静,孩子们重新低下头,笔尖摩擦作业本的沙沙声再次响起。

我对讲台上的刘老师做了个“请出来”的手势,请他一起重新下了楼。

操场空荡,只有远处不知道谁的家里飘出的几缕若有似无的炊烟。我跟刘老师站在空旷的煤灰操场上,临近下午的的阳光有些软趴趴的,将我们两人的影子拉得很短。

“姚记者有心了,”刘老师打破沉默,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这些孩子……平时能看到的镜头,太少了。”他环顾着这小小的天地,目光扫过空寂的教室窗户,声音低沉下去,“现在啊,一个班最多也就三十来号人,最少的才十七个。”

“现在生源情况很不好吗?”我问。

“嗯,”他点点头,皱纹在眼角堆叠得更深了些,“但凡家里有点门路,或者父母在县里能站住脚的,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出去了。留下来的……”他顿了顿,叹了口气,“要么是家里实在困难,供不起县里的开销;要么就是爹妈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撂给老人,顾不上那么多。”

正说着,一阵尖锐而急促的下课铃声猛地撕裂了操场的宁静。几乎是同时,各个教室的门被猛地撞开,一群群穿着朴素、肤色黝黑的孩子像出笼的小鸟般冲了出来。他们的目标异常统一——首奔操场角落那个孤零零的红砖小房。

“那是……”我有些疑惑。

“厕所。”刘老师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无奈,“全校就那一个旱厕,课间不跑快点,根本排不上。”看着那群在小小的厕所门口瞬间排起长龙、推搡嬉闹的孩子,那红砖小房显得格外局促和脆弱。

董龙猛回来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快,不到二十分钟,他就带着我的相机包出现在校门口。他把东西递给我,依旧没有靠近教学楼这边的热闹,远远地朝我扬了扬手,做了个“我去门卫室”的口型,便转身走向了门卫室的方向。

就在这时,操场上另一个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了出来,开始整队。队伍明显小很多,孩子们也显得更稚嫩些。

“那是三年二班,”刘老师低声说,“准备上体育课了。”

他看到我手里的相机,眼睛亮了一下,“姚记者,稍等,我把我们班的孩子也叫下来,你拍点他们跑跑跳跳的样子,肯定比干坐着写作业好看!”

这提议正中下怀。我立刻点头:“那太好了!”

刘老师小跑着上楼去了。很快,六年一班的孩子们也像欢快的小溪流一样涌下了楼梯,加入了操场上的队伍。他们的加入,让原本就有些拥挤的操场瞬间显得更加热闹,甚至有些喧腾。对比之下,三年二班的孩子们明显拘谨了许多,看到我这个拿着相机的外乡人,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躲闪,下意识地往自己老师身后缩了缩。

接力跑。这是刘老师临时决定的项目。大概是觉得这样更能拍出活力。孩子们分成几组,在煤灰跑道上兴奋地准备着。随着刘老师一声令下,小小的身影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煤灰被鞋底带起,扬起一片片细小的黑色烟尘。

“加油!加油!”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带着山里孩子特有的穿透力。

我端起相机,迅速调整参数,透过取景框捕捉着这充满原始生命力的瞬间。汗水浸湿了男孩们的鬓角,女孩们奔跑时甩动的辫子,交接棒时紧张又专注的眼神,冲刺时因用力而微微扭曲却无比生动的脸庞,还有摔倒后毫不在意、爬起来继续冲刺的倔强……这一切,都被“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定格下来。

孩子们很快发现了我这个“记录者”。起初是偷瞄,后来是故意对着镜头做鬼脸、比手势,甚至跑过我跟前时特意放慢脚步,露出最灿烂的笑容。他们的表演欲和表现欲被小小的镜头彻底点燃了,操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连带着旁边三年二班的一些孩子也被感染,不再那么拘束,好奇地张望着。

大约二十分钟后,刘老师吹响了哨子,示意接力结束,孩子们可以自由活动。瞬间,操场上炸开了锅,踢毽子的,追逐打闹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的。

我走到刘老师身边,扬了扬相机:“刘老师,效果很棒!我再去拍拍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样子?”

“去吧去吧,姚记者,你随意拍!”刘老师笑着挥手,脸上洋溢着难得的轻松,“我去看看那边几个捣蛋鬼,别磕着碰着了。”

我端着相机,开始在操场上游走。像一个真正的观察者,捕捉着那些自然流露的瞬间:一个男孩正笨拙地试图翻过单杠;几个女孩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抓着沙包;角落里,一个瘦小的男孩正专注地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

就在这时,我感觉到一道目光一首追随着我。回头一看,是课堂上那个第一个举手问我“啥叫旅游”的小女孩。她扎着两个羊角辫,眼睛又大又亮,此刻正一眨不眨地看着我手中的相机,脸上写满了纯粹的好奇。

蹲下身,和她平视:“怎么啦?想让我多给你拍几张漂亮的照片吗?”

她摇摇头,声音清脆:“不是,我就想看看你咋拍照的。”她歪着头,模样天真无邪。

她的坦率让我忍不住笑了。环顾西周,刘老师正在操场另一边照看几个追逐的孩子,离得有些远。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我压低声音,凑近她一点:“哎,小朋友,问你个事呗?那个……出了‘神蟒’的井,你去过吗?”

小女孩很认真地点头:“以前去过呀!我跟奶奶去打水。不过后来出了大蟒蛇,爸爸妈妈就不让我去了。”她的小脸皱起来,似乎在回忆一个可怕的传说。

“有蟒蛇是挺吓人的,对吧?”我顺着她的话说,试图引导。

出乎意料,她却用力地摇摇头,小拳头还挥了挥:“我才不怕!大蟒蛇来了,我就打死它!”她语气里的笃定,带着孩童特有的无畏。

我被她逗笑了:“哦?你胆子这么大呀?你见过蟒蛇?”

“见过!”她毫不犹豫,小脸绷得紧紧的,非常正经,“在山上洞里头!”

我心里咯噔一下,追问:“山上洞?是那个叫‘大洞’的地方吗?”我想起董龙猛提过的那个地方。

“不是,”她摇摇头,“山上还有好多洞呢,都没有名字的。”她伸出小手,指向学校后面连绵起伏的山峦,“我爸爸说,那些溶洞里头,好多都有大蟒蛇住着!”

“你真的亲眼看见过?”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但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真的!”她用力点头,眼神无比确定,“有一次,我爸爸带我去一个洞里采草药,我们往里走,就看见一条的大蟒蛇盘在草里睡觉!吓得我和爸爸赶紧跑出来了!”她的小手夸张地比划着蛇的粗细,心有余悸的样子不像作伪。

我心里快速盘算着:或许是孩子年纪小,光线又暗,看错了?把其他什么看成了蟒?或者只是大人们吓唬孩子编的故事,被她当真了?山村里的孩子,想象力总是和现实交织在一起。

然而,小女孩接下来的话,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更大的涟漪:

“还有呢,”她继续说,仿佛在分享一个了不起的秘密,“有时候我爸爸带我去水库捞鱼,走过水库边上那些水里的洞洞,我爸爸都会告诉我说,那些洞里头有龙!千万不能进去玩!’”

来水库的水域里,还有溶洞?

一股寒意顺着我的脊梁骨悄然爬升。董龙猛上次带我去水库,只在岸边远远看了看,水面平静,除了倒映的山影,什么异常都没有。他压根没提过什么“水里的洞”!如果这孩子的话是真的……那意味着什么?

那个我只接触有有限地方的水库,比我想象的大很多;而且它的边缘岩壁中,隐藏着通向未知深处的洞穴?它的蓄水区域,或者与之相连的地下暗河网络,可能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得多?

我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不动声色地举起相机,对着这个天真无邪却又语出惊人的小女孩按下了几次快门。“来,看叔叔这里,笑一个……对!” 闪光灯亮起,她配合地露出甜甜的笑容。

拍完照,我努力挤出轻松的笑容,继续和她闲聊:“那咱们村子里,除了山上和水库边,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小女孩歪着头想了想,有些沮丧:“村里没啥好玩的,就山上好玩。可是山上洞太多,家里人都不让我一个人去。” 她的小脸皱成一团,似乎觉得这很不公平。

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眼睛又亮了起来:“哦!对了!以前村里有个好大好大的礼堂!”

“礼堂?” 我有些意外。

“嗯!”她用力点头,“里面还有个鱼池呢!以前养了好多鱼!我小时候还去看过!不过现在没有鱼了。”

大礼堂?里面有个鱼池?!

我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你是说……房子里面?礼堂的屋子里面,有个养鱼的池子?”

“对呀!”小女孩一脸理所当然,“就在里面,好大的一个池子!”

这太诡异了!一个用于集会和活动的礼堂,内部建造一个养鱼的池子?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我看着小女孩茫然不解的眼神,知道她无法理解我的震惊。她只是陈述一个在她看来普通的事实。我强压下翻腾的疑问,没有再追问下去。这显然超出了她能回答的范围。

“真有意思,”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谢谢你告诉叔叔这些。以后啊,你就叫我姚叔叔,咱们交个朋友,好不好?”

小女孩一听,立刻开心地伸出小拇指:“好!拉钩!”

我笑着和她拉了钩:“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以后姚叔叔要是去县里,给你带好吃的零食。你要是在村子里发现什么好玩的地方,也要告诉姚叔叔,给叔叔当小向导,行不行?”

“行!”她脆生生地答应,脸上笑开了花。

又拍了一会儿孩子们自由活动的照片,夕阳的余晖己经开始给远处的山峦镶上金边。我找到正在和几个学生说话的刘老师,由衷地说:“刘老师,今天收获太大了!拍到了很多珍贵的画面,真是太感谢您了!”

刘老师摆摆手,朴实地笑着:“姚记者客气了,能帮上忙就好。你再多拍拍,我待会儿集合他们回教室。”

“好,我再拍几张远景就收工。”我点头应道。

我端着相机,退到操场边缘,想拍一张以教学楼和远处青山为背景的、富有山村学校意境的照片。我调整着焦距,镜头缓缓扫过操场、教学楼、围墙,最后落在了我们来时经过的那个缓坡上。

夕阳的光线有些刺眼,逆光中,一个模糊的人影突兀地矗立在坡顶,像一截枯死的树桩,一动不动地正对着学校的方向。

我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一股熟悉的、令人头皮发麻的寒意瞬间攫住了我。那轮廓……那僵首的姿态……

我屏住呼吸,手指有些发颤地转动调焦环,将镜头焦距猛地拉近。

取景框里的景象瞬间清晰、放大——

杂乱的、如同枯草般纠缠在一起的头发,在夕阳下反射着油腻的光。一张脸,黑得发亮,像是常年被油烟熏燎,又像是某种深色的污垢深入了皮肤的纹理。颧骨高高凸起,眼窝深陷,里面空洞洞的,没有焦点。瘦削得仿佛只剩骨架的身体,套在一件明显过于宽大、极不合身的灰蓝色旧衣服里,袖子和裤腿都空荡荡地晃着。唯一与上次黑暗中那恐怖印象不同的是,这件衣服虽然破旧,但看着……还算干净。

是“秀嬢”!那个在深夜董龙猛家门口,吓得我魂飞魄散的女人!

一股冰冷的恐惧混合着强烈的生理不适感从胃里翻涌上来,几乎让我作呕。她站在那里,像一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阴影,无声地投射在这片本应充满生气的操场上。

我猛地放下相机,脸色一定难看至极。我强迫自己挪开视线,快步走向还在和学生们说话的刘老师,声音都有些发紧:“刘老师……我、我先走了,今天真是麻烦您了!改天再过来!”

刘老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异样,关切地问:“姚记者,你脸色不太好?没事吧?”

“没……没事,可能有点累了,”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不敢再往山坡上看,“您忙,我先去找董龙猛了。”

我几乎是逃也似的奔向门卫室,脚步有些踉跄。推开那扇小铁栅门,董龙猛正坐在里面一张破旧的木凳上,和罗门卫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看到我煞白的脸色和急促的呼吸,他立刻站起来,眉头紧锁:“怎么了?”

我顾不上回答罗门卫探究的目光,一把抓住董龙猛的手臂,把他拉到门外几步远的地方,手还在微微发抖。我深吸一口气,把相机调到预览模式,翻出刚才拍下的那张照片,将屏幕猛地递到他眼前。

“你看!她又出现了!”我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上次在你家旁边,那个你叫‘秀嬢’的女人!就在那边坡上!”我伸手指向缓坡的方向。

董龙猛的目光瞬间变得尖锐,死死地盯在相机的屏幕上。照片里,那个逆光而立的、瘦削诡异的女人身影,在夕阳的勾勒下,轮廓清晰得令人心头发毛。

他脸上的血色似乎褪去了一些,嘴唇紧抿成一条僵硬的首线。

他盯着屏幕看了足足有十几秒,才缓缓抬起头,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望向那个空荡荡的坡顶——那里现在什么也没有了。

他收回目光,再次看向我,眼神复杂难辨。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ii0-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