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苏末就像回到了当初改造“不加糖”时的那种疯魔状态。她把公司的日常事务,暂时全权交给了江淮和许哲,自己则把自己关在公寓里,变成了一个临时的“行业分析师”。
她的桌子上,堆满了打印出来的资料——沈氏集团近五年的财报、欧洲半导体行业的研究报告、并购案主角公司的技术专利列表、以及沈多二叔沈业辉派系所有关联公司的股权结构图。她每天只睡三西个小时,饿了就叫外卖,困了就喝自己做的超浓缩咖啡。
江淮和许哲看着她这副不要命的样子,都担心不己,却又不敢多问。他们隐约猜到,这或许与那个从未被苏末提起、却始终存在于她生命里的男人有关。
苏末的专业功底和商业嗅觉,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她从那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和报告中,敏锐地发现了一个被所有人,包括沈多团队都忽略了的细节。
这次并购案的核心,是一家德国的老牌半导体公司,名叫“Muller AG”。这家公司的优势在于其拥有一项独特的、关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底层技术专利。而沈多二叔联合的海外竞争对手,之所以能半路截胡,是因为他们提出了一项技术上更优越的替代方案,让“Muller AG”的专利显得有些鸡肋。
但苏末,在深入研究了这项专利的应用前景后,发现它虽然在主流的芯片制造领域不占优势,但在一个极其冷门、却潜力巨大的细分市场——深空探测器和极端环境传感器的制造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个领域,恰好是那家海外竞争对手的技术无法覆盖的。
更关键的是,苏末查到,欧洲航天局(ESA)在下个月,即将公布一项未来十年的深空探测计划。一旦计划公布,对“Muller AG”这项专利技术的需求,将会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届时,这家公司的估值,将远不止现在这个数。
这是一个足以扭转整个战局的、价值千金的“未来情报”。
苏末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她知道,她找到了帮助沈多的方法。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她该如何将这个情报告诉他?
首接打电话给他?说“嘿,沈多,我是你前女友,我发现了一个可以帮你打败你二叔的商业机密”?这太荒唐了。以她现在的身份,他凭什么相信她?说不定还会以为,这是她想重新攀附他的某种手段。
思来想去,苏末想到了一个人——周婧。
她立刻联系了周婧,将自己的发现,整理成一份逻辑严密、数据详实的匿名分析报告,发给了她。
“周婧,帮我一个忙。”苏末的语气很郑重,“把这份报告,想办法,用一种最不经意、最合理的方式,让沈多看到。不要提我的名字,一个字都不要提。”
周婧看着那份堪比顶级投行分析师水准的报告,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她看着报告里那些关于深空探测的前瞻性分析,再联想到苏末这几天的反常,瞬间就明白了什么。
她深深地看了苏末一眼,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而钦佩的光芒。“我明白了。交给我。”
周婧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她将这份报告,伪装成自己公司投资顾问团队的一份“行业观察”,通过陆嘉明,以“商业信息分享”的名义,发到了沈多的私人邮箱里。整个过程,天衣无缝,看起来就像一次再正常不过的商业伙伴间的信息交流。
上海,沈氏集团顶层办公室。沈多正被一堆焦头烂额的文件和董事会的压力折磨得疲惫不堪。他习惯性地点开邮箱,看到了陆嘉明转发来的那封邮件。
他本是想随意浏览一下,但当他的目光扫到“Muller AG专利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潜在应用分析”这个标题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fbh-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