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回忆在木婉清脑海中翻涌,她想起曾经有一次,一个合同搞砸了,本来不关崔浩然的事,木婉清没深入调查,认定是崔浩然的错误,当着众人的面,将崔浩然狠狠训斥了一顿,崔浩然当时什么话都没说,默默地承受她的指责与批评。
事后,通过调查,木婉清才弄清楚,事情跟崔浩然一点关系都没有,是自己错怪了他。如今,崔浩然公然顶撞她,这让她感到既伤心又困惑。
这样一个五年来默默支持她的事业,从不叫苦叫累、即便被冤枉也能默默承受的人,如今却出言顶撞,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木婉清心中不禁五味杂陈,她既感到震惊,又有些失落。过去,崔浩然总是无条件地支持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总是默默地站在她身后。然而,今天他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让她感到有些不适应。
“不管怎样,李小鹏打了方助理,这总是不对的,他该不该道歉?”木婉清狠狠瞪了崔浩然一眼,她此时真心希望崔浩然能服个软,代替李小鹏向方晓明道个歉,这样事情或许就能过去了。
然而,崔浩然依然坚持:“打人确实不对,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事情的起因,这个起因木总不会不清楚吧?”
他的坚持既是为了市场部的人,也是为了李小鹏。这让木婉清感到有些无奈,她知道崔浩然一向重视公正,但这一次,她希望他能够为了大局考虑,暂时放下坚持。
木婉清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她意识到,现在并不是互相指责的时候,而是需要双方冷静下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她开始反思自己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或许自己过于急躁,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部的情绪。
崔浩然看着木婉清的表情变化,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言语可能有些过激。他心中其实并不想与木婉清发生冲突,只是觉得有必要为市场部的人争取公正。他暗暗决定,等会儿私下里再与木婉清好好沟通,解释自己的想法。
会议室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大家都沉默不语。木婉清环视西周,开口说道:“大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眼下我们最需要的是冷静。只有冷静下来,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她的话音刚落,崔浩然也点头表示赞同:“木总说得对,我们都需要冷静一下。李小鹏打人确实不对,但我们也需要了解事情的起因。”
经过一番交流,大家的情绪逐渐缓和下来。木婉清提议,先各自回去工作,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后,再坐下来好好谈谈。崔浩然也表示同意,他决定回去后先安抚市场部的人,让他们不要过于激动。
一行人离开会议室后,木婉清望着崔浩然的背影,心中有些感慨。她知道,崔浩然一首是她最坚实的支持者,今天的冲突只是暂时的,她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共同处理好这件事。
崔浩然回到市场部后,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口说道:“大家的心情我都能理解,但眼下我们最需要的是冷静。我们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过激的行为。”他耐心地安抚着市场部的人,让他们先好好工作,等事情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再说。
市场部的人听了崔浩然的话,情绪也慢慢稳定下来。他们知道,崔浩然一首在为他们争取公正,他们也要相信他。大家开始专心工作,等待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而木婉清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也在思考着如何处理这件事。她知道,自己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经过,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她决定找方晓明和李小鹏分别谈谈,了解他们的想法。
于是,木婉清分别约了方晓明和李小鹏谈话。在谈话中,她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谈话,她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方晓明在得到重奖后,确实有些得意忘形,跑到市场部炫耀,这才引发了冲突。而李小鹏则是因为觉得市场部的功劳被忽视,心中不满,才对方晓明动了手。
木婉清未曾料到,方晓明对此表示不服,坚持认为李小鹏动手打人不仅应向他道歉,还需赔偿精神损失。同时,崔浩然也难辞其咎,必须道歉,否则他将诉诸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方晓明对于公司的处理结果感到非常不满,他强调自己为公司做出了诸多贡献,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而崔浩然作为事件的另一个相关方,也面临着来自方晓明的巨大压力。整个事件让木婉清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她需要平衡公司内部的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到员工的感受和公司的长远发展。
方晓明对木婉清说道:“木总,自加入公司以来,我始终坚定地追随你,立志共创辉煌。半年来,我为公司斩获了众多重量级订单与合同,其贡献不言而喻。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我的个人能力,更是对公司战略决策的有力支持。即便不提与李小鹏这类基层员工的对比,即便与崔浩然相较,我的付出也更为显著。从市场开拓到客户维护,每一个环节我都倾注了大量心血。若我这样的核心员工受到欺负,公司若不能主持公道,岂不令其他员工心寒?今后,谁还愿意为公司竭尽全力?”
方晓明的话不无道理,木婉清听罢陷入沉思。她深知,方晓明的贡献有目共睹,他的忠诚和能力是公司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如何在维护公司公平正义的同时,平衡各方利益,让她感到有些为难。
方晓明偷偷观察木婉清的脸色,察觉到她仍难以下定决心惩处李小鹏与崔浩然,于是补充道:“当然,我理解此事可能让木总处境尴尬。如果公司不便首接介入,我愿诉诸法律,凭借李小鹏动手打人的事实,即便不能使其入狱,至少也应让其受到相应处罚。总之,我身为海归且身为公司高管,绝不能就这样忍气吞声。此事不仅关乎我个人尊严,更关系到公司对待员工的态度和公正性。如果这种行为被纵容,将会对公司的风气产生负面影响,我坚信公司不会坐视不管。”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dhh-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