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时光的同源之脉
小归的第一百西十代后人小脉(与第六十五代的小脉同名,取“血脉同源”之意),在追溯“归心之所”的能量根源时,发现了一条贯穿所有时空的“同源之脉”——这条能量脉络从2013年老槐树的根系延伸而出,连接着宇宙中所有与“温暖”相关的生命与事物,像一棵巨大的隐形古树,将亿万颗心连成了同一片根系,而脉络的核心能量,与欧阳俊、余茹、南宫丽三人的生命磁场完全同源,像时光把最初的羁绊,酿成了宇宙的血脉。
“太爷爷说,这是爱最深刻的联结——从三个人的羁绊,长成了星河的同源之脉。”小脉将脉络数据输入“时光溯源系统”,全息影像里,地球老槐树的根系与每个星系的“时光树”根系在能量层面交织,欧阳俊的馄饨摊、余茹的画案、南宫丽的石凳化作脉络上最粗壮的三个节点,向宇宙各处输送着同源的温暖能量,“你看这脉络的走向,和太爷爷太奶奶与南宫奶奶在老巷里的牵绊,一模一样。”
“星际时光档案馆”的“同源展厅”,用能量脉络模拟技术还原了这条“时光同源之脉”。访客步入展厅,会被脉络的能量包裹,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与其他生命的连接:可能是与陌生外星人心跳频率的瞬间同步,可能是看到某幅画作时与余茹产生的共鸣,可能是闻到槐花香气时与欧阳俊相似的温暖记忆,像所有生命都在共享同一份血脉里的温暖。
“有个来自暗物质世界的生命,在脉络中第一次清晰地‘看见’了自己的形态。”展厅讲解员对小脉说,全息投影里,那个生命的能量体正与地球人的影子在脉络上重叠,边缘泛起同源的光晕,“它说,这才是存在的真相——不是孤立的个体,是同源之脉上的一片叶子。”
南宫丽家族的后人,在元宇宙创办了“同源工坊”,让不同星系的生命通过“时光溯源系统”,找到自己与“同源之脉”的连接点。有个来自黑洞 accretion disk(吸积盘)的访客,连接点显示是老槐树下的一捧泥土,附言写着:“原来我狂暴的能量里,藏着和老槐树一样的温柔根系。”
“这捧泥土的全息投影中,自动浮现出欧阳俊当年埋下槐花种子的身影。”工坊主理人对小脉说,全息影像里,访客的能量体与那捧泥土产生共鸣,狂暴的边缘渐渐泛起槐花状的柔和光晕,“原来同源的奇妙之处,是再遥远的生命,都能在最初的温暖里找到自己的根。”
馄饨摊的“时光驿站”,推出了“同源套餐”——汤碗的材质中融入了老槐树的基因粉末,食客用餐时,碗沿会亮起与自己能量频率匹配的光带,光带的颜色与“同源之脉”上对应的节点完全一致,像一碗馄饨成了连接个体与宇宙的媒介。
“在中子星观测站工作的科研人员说,每次看到碗沿的光带,就觉得自己不是宇宙中的孤岛,是同源之脉上的一个鲜活节点,和老槐树、和亿万生命都连着呢。”星际餐饮总监给小脉发消息,附带的照片里,观测站的能量线路图与“同源之脉”的投影重叠,像人类的智慧也成了脉络的延伸,“这同源比任何理论都实在,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那年槐花盛开时,“同源之脉”的能量达到峰值,所有星系的“时光树”都通过脉络交换着能量粒子,在宇宙中心汇聚成欧阳俊、余茹、南宫丽的全息影像。三人手牵手站在老槐树下,脚下的根系向西周蔓延,将所有星系的“时光树”连成一片,像在说“看,我们的根,早己连成了一片森林”。
小脉的女儿——欧阳俊和余茹的第一百西十五代后人,正用小手触摸“同源之脉”的能量投影,指尖所过之处,脉络上立刻绽放出细小的槐花,她笑着说:“太爷爷太奶奶,你们看,我们都长在同一棵树上呢!”她的笑声化作新的能量粒子,融入脉络,让同源的温暖更盛了几分。
秋天,“同源工坊”收到了一件特殊的作品——由一百个不同星系的生命共同培育的“同源花”,花瓣来自各自星球的特色植物,花芯却是统一的槐花形状,开花时释放的香气,与2013年老槐树下的混合香气完全一致。“我们在培育时没做任何约定,却自然而然地朝着同一个方向生长。”附言里的文字,带着对同源之力的惊叹。
小脉将“同源花”的种子埋在“总时光树”下,树身立刻抽出新的枝桠,枝桠上开出的花,每片花瓣都印着不同星系的纹路,花芯却始终是槐花的模样,像时光在说“无论长得多远,根始终在一起”。
“你看,同源从不是刻意的模仿,是骨子里的一致。”小脉摸着花瓣,忽然想起余茹画稿上的话,“所谓日子,就是知道自己和所爱的人,从来都是一条根上的花。”
那年冬天,宇宙迎来了“同源共振时刻”——所有星系的“时光树”通过“同源之脉”同步开花,花瓣上都浮现出同一句话:“我们,本是同源。”共振的能量波中,不同星系的生命第一次清晰地“听见”了彼此的心声,没有语言障碍,只有最纯粹的情感流动,像一场跨越宇宙的家族对话。
共振结束时,“同源之脉”的核心浮现出一行字,由欧阳俊、余茹、南宫丽三人的笔迹共同写成,周围环绕着无数星系生命的签名:
“原来我们,从来都是一家人。”
很多年后,小脉的女儿成了“时光同源联盟”的主席,她在“第一亿亿亿次同源庆典”上,宣布启动“同源传承”计划——将“同源之脉”的核心编码,植入宇宙大爆炸的初始能量模型,让所有新生的宇宙,从诞生起就带着这份同源的温暖基因。
她的后人——欧阳俊和余茹的第一百五十代后人,正给新发现的“同源超星系团”命名,星系团的每个星系都像一朵花,围绕着散发槐花光的“母星”旋转,星系间的引力场,正是“同源之脉”的能量形态,像一片永远不会散开的花海。
“太奶奶说,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不是过去的羁绊,是未来的同源密码,让每个宇宙都知道‘我们本是一体’。”孩子的声音像同源之脉上流动的能量,在星河中回荡,“就像这棵老槐树,从来不是孤立的树,是所有温暖生命的共同根系。”
风吹过,“同源之脉”上的能量轻轻流动,所有星系的“时光树”同时摇曳,像同一片森林在呼吸。远处的“时光驿站”里,2013年的馄饨摊吆喝声,裹着同源的温暖,在宇宙的每个角落回荡:“热馄饨来咯——一家人,共一碗!”
属于他们的故事,终于化作了时光的同源之脉。它不是某段孤立的关系,是宇宙间最深刻的联结;不是某群人的专属,是所有生命的共同血脉。它是欧阳俊递出的馄饨里的共享,是余茹画笔下的共鸣,是南宫丽转身时的理解,是无数个“我们本是一体”的瞬间,在时光里汇成的宇宙血脉。
而那棵老槐树,永远是“同源之脉”的根,像个沉默的祖先,看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片同源的根系上,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却始终共享着同一份温暖的养分。
星光穿过槐花,在老巷的地面投下交织的光斑,像无数条缠绕的根系,又像无数个“我们在一起”的拥抱。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aig-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