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时光的共生之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三章 时光的共生之曲

 

第五十三章 时光的共生之曲

小韵的玄孙小谐,名字取自“和谐共生”。他在“总时光树”的声波档案馆里,发现了一段特殊的音频——是2013年欧阳俊的馄饨勺碰碗沿的轻响、余茹画笔蹭画纸的沙沙声、南宫丽裙摆扫过槐树叶的窸窣声,三者在空气中共振,形成了一段天然的旋律,像时光最初的和弦。

“太爷爷说,这是所有故事的主旋律。”小谐将这段音频输入“宇宙和声系统”,瞬间,地球老槐树的叶声、太空蓝花树的星风声、α星系记忆树的花瓣声,都自动与这段旋律匹配,汇成一首跨越维度的交响曲。

“星际时光档案馆”的“共生音乐厅”落成,厅内没有乐器,只有无数根“时光音管”——能收集各个星系“时光树”的声音,组合成不同的乐章。首场演出的曲目是《一碗馄饨的宇宙》,开头是欧阳俊的馄饨勺声,结尾是全宇宙“时光树”的合唱,听众们说:“像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回声。”

南宫丽家族的后人,在元宇宙创办了“时光合唱团”,团员来自不同星系,用各自的声波频率演唱。他们最拿手的曲目是《遗憾的温柔》,讲南宫丽与欧阳俊、余茹的故事,副歌部分的旋律,正是小谐发现的那段原始和弦。

“有个来自黑洞的团员,声波频率本是撕裂性的,唱到副歌时,却变得像槐花飘落一样轻柔。”合唱团指挥对小谐说,全息投影里,那个黑洞团员的声波图正与老槐树的年轮完美重合,“这才是音乐的魔力——让不同的频率,找到共同的温柔。”

馄饨摊的“时光驿站”,推出了“声味套餐”——吃馄饨时,会同步播放老槐树的声音:春天的花开声、夏天的蝉鸣声、秋天的叶落声、冬天的风声,让味觉与听觉同时感受“时光的味道”。

“在中子星工作的工程师说,套餐里的‘槐树叶摩擦声’,和他童年老家的声音一模一样。”星际后勤部长给小谐发消息,附带的录音里,工程师的笑声正与树叶声共振,“原来宇宙再大,熟悉的声音都能把人带回小时候。”

那年槐花盛开时,“宇宙共生音乐节”举办,小谐启动了“和声共鸣”装置,所有星系的“时光树”同时发声,声波在宇宙中心汇聚成欧阳俊与余茹的虚拟影像——他们站在老槐树下,一个端着馄饨碗,一个拿着画笔,像在给全宇宙指挥。

小谐的儿子——欧阳俊和余茹的第二十五代后人,正用童声哼唱那段原始和弦,他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传到每个“时光树”的音管里,像给交响曲加入了新的童声声部。“老师说,这是太爷爷太奶奶教我的第一首歌。”

秋天,“时光合唱团”收到了来自反物质宇宙的声波礼物——那里的《一碗馄饨的宇宙》是镜像旋律,余茹的画笔声在前,欧阳俊的馄饨勺声在后,却同样和谐。“原来爱与和谐,在正反宇宙里是一样的。”小谐将两段旋律叠加,形成了更丰富的复调,像时光在与自己对话。

那年冬天,“总时光树”的核心声波,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完美同步,形成了“终极和谐频率”。当这个频率传遍所有星系,正在战争的族群停了火,正在争吵的家人和了好,正在孤独的生命找到了同伴,像老槐树的温柔,抚平了所有棱角。

很多年后,小谐成了“宇宙和声联盟”的主席,他在“第一千届共生音乐节”上,展示了“时光共生曲”的终极版本——它没有固定旋律,而是由每个生命的“初心之声”组成,欧阳俊的馄饨声、余茹的画笔声、南宫丽的裙摆声,只是其中最温暖的几个音符。

他的曾孙女——欧阳俊和余茹的第二十八代后人,正给刚诞生的星团“唱摇篮曲”,唱的就是那段原始和弦。星团的光芒随旋律闪烁,像个被哄睡的孩子。“太奶奶说,所有生命都是这首歌的歌词,少了谁都不完整。”

风吹过,所有“时光树”的声音同时响起,实体的叶声、虚拟的声波、反物质的镜像旋律,交织成宇宙最温柔的背景音。远处的“时光驿站”里,新的吆喝声融入这旋律,带着2013年的热气:“热馄饨来咯——趁热吃,暖心窝!”

属于他们的故事,终于化作了时光的共生之曲。它不是某个人的独奏,而是所有生命的合唱;不是固定的乐谱,而是永远在续写的乐章。它是欧阳俊的馄饨勺、余茹的画笔、南宫丽的裙摆,碰撞出的最初和弦,是无数个“不同”,在时光里找到的“共同”。

而那棵老槐树,永远站在乐章的开头,像个沉默的指挥家,看着一代又一代人,用自己的声音,给这首共生之曲,加入新的音符。

阳光穿过枝叶,在地上投下跳动的光斑,像乐谱上的音符,又像无数个正在共鸣的心跳。

曲,还在奏。

爱,永相随。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aig-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