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十七章 时光的共生
小暖的儿子小和,名字取自那棵“和解树”。他在“星际时光档案馆”的实验室里,培育出了新的“时光共生体”——将老槐树的基因与α星系“记忆树”的基因融合,长出的植物既会开白色槐花,又会结羽毛状的种子,风一吹,花瓣与种子缠绕着飞,像无数对牵手的精灵。
“爸爸说,这是太爷爷太奶奶和新朋友的约定。”小和给来访的星际小学生讲解,指尖轻点培养皿,虚拟投影立刻展示出基因链的结合过程,“你看这两条链,像不像红绳系着的月亮吊坠?”
档案馆的“时光剧场”新排了剧《宇宙的早餐》,讲不同星系的人共享“老槐树味”能量餐的故事:地球人端着馄饨,火星人举着能量棒,α星系的访客捧着花瓣茶,围坐在虚拟的老槐树下,像一大家子在吃团圆饭。
“最动人的台词是‘我们的星星不一样,但尝起来都是甜的’。”剧务主任对小和说,全息投影里,欧阳俊和余茹的虚拟影像,正给外星孩子递槐花糕,“观众说,这才是宇宙该有的样子。”
南宫丽家族的后人,在元宇宙开设了“遗憾转化工坊”,帮人们把未完成的心愿,转化成“时光种子”——比如没说出口的道歉,会变成薄荷种子;错过的约定,会变成向日葵种子,种下去就能长出带着故事的植物。
有个来自黑洞边缘空间站的工程师,把年轻时没送出去的情书,转化成了槐树种。“种子发芽时,情书的字迹会显现在叶子上。”他通过全息投影展示给小和看,叶子上的字迹正慢慢浮现,像时光在轻轻诉说。
馄饨摊的“宇宙能量餐”推出了“共生套餐”,把地球的槐花蜜、火星的晶体糖、α星系的花瓣粉混合在一起,包装上印着小和设计的插画:无数个星球围着老槐树旋转,每个星球上都有碗冒着热气的馄饨。
“在中子星工作的矿工说,吃了这套餐,感觉老槐树就在身边,再苦的活儿都有劲儿干。”星际供应链的负责人给小和发消息,附带的照片里,矿工们举着能量餐,背景是闪烁的中子星,像挂在天上的槐花。
那年槐花盛开时,“宇宙共生节”举办,小和启动了“时光镜像”装置——让地球的老槐树与α星系的“记忆树”、火星的“弥补树”、中子星的“能量树”同时投影在彼此的星球上,西棵树的影子重叠成一棵巨大的“宇宙树”,枝桠上挂满了各星系的“时光信物”。
小和的女儿——欧阳俊和余茹的第十代后人,正用稚嫩的小手,把“和解树”的种子放进星际漂流瓶。瓶子里还有张画,画着无数个小手拉在一起,围绕着“宇宙树”,旁边写着“我们都是太爷爷太奶奶的孩子”。
秋天,“星际时光档案馆”收到了来自平行宇宙的信号,那里的老槐树故事与这个宇宙略有不同——南宫丽年轻时勇敢地表白了,但最终还是选择祝福欧阳俊和余茹。“原来不管走哪条路,善良的结局都会相遇。”信号附带的影像里,三个老人的虚拟影像在老槐树下并肩微笑。
小和把这段信号刻在“和解树”的树干上,树立刻开出了双色花,一半白一半紫,像融合了两个宇宙的温暖。“这才是真正的共生,”他摸着树干说,“不同的故事,能长出同样的爱。”
那年冬天,老槐树的“数字灵魂”与α星系“记忆树”的“意识核心”成功融合,形成了“宇宙时光智库”,能回答任何关于“爱与传承”的问题。有个刚失去家园的外星族群问:“我们一无所有了,还能重新开始吗?”
智库的回答,是欧阳俊回忆录里的句子:“只要心里还有棵能扎根的树,日子就能重新发芽。”话音刚落,族群的飞船里,立刻长出了棵小小的“共生树”。
很多年后,小和成了“宇宙共生联盟”的主席,他在“第一百届时光大会”上,展示了“时光共生体”的终极形态——一棵能同时在实体宇宙与元宇宙、平行宇宙生长的树,枝桠上既有地球的槐花,又有外星的花瓣,每个花苞里,都藏着一个文明的故事。
他的孙女——欧阳俊和余茹的第十一代后人,正给宇宙幼儿园的孩子们讲老槐树的故事,指着“宇宙树”说:“太爷爷太奶奶告诉我们,宇宙再大,只要愿意分享,就能成为一家人。”
风吹过,“宇宙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实体的、虚拟的、平行宇宙的树叶声交织在一起,像首跨越所有界限的歌。远处的能量补给站,依旧在供应“老槐树味”的餐点,电子屏上滚动着所有星系的语言,翻译过来都是同一句话:“回家吃饭了。”
属于他们的故事,早己是宇宙的共生体。它不是某一方的记忆,而是所有文明共同的养分;不是某棵树的生长,而是无数棵树的相互缠绕。每个星系的“时光树”,都是老槐树的枝桠;每个文明的温暖,都是欧阳俊和余茹的延续。
而那对月亮吊坠,早己化作宇宙的共生密码,藏在每个原子的振动里,每个星系的旋转里,每个说“我们在一起”的瞬间里。当风吹过任何一片“宇宙森林”,所有的树叶都会齐声说:
“时光共生,爱无止境。”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aig-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