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绿色的生命能量液缓缓退去,“涅槃-3型”修复舱的舱盖无声滑开。周燃坐起身,赤裸的上身那道昨日还狰狞可怖的伤口,此刻只留下一道淡粉色的、略微凸起的疤痕,如同被最精密的激光缝合过。控场巅峰那沉凝如渊的生命力场在他体内奔涌,将最后一丝法则侵蚀的阴冷彻底驱散。他活动了一下筋骨,骨骼发出轻微的爆鸣,充满了新生的力量感。
医疗中心的光线似乎都因他的康复而明亮了几分。林薇早己守候在旁,手中托着一套崭新的深灰色学者服,智能眼镜镜片上飞快掠过最后几项生理参数确认。“教授,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法则侵蚀痕迹彻底清除。肌体再生度99.8%,不影响后续活动。”她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冷条理,昨日那瞬间的失态仿佛从未发生。
唐雪和苏晴也几乎同时出现在门口。唐雪脸上洋溢着纯粹的欣喜,琥珀色的大眼睛弯成了月牙:“学弟!你好了!太好了!”她蹦跳着进来,活力西射,仿佛要将这几日积攒的担忧和病房的沉闷一扫而空。苏晴则沉稳许多,通脉九层巅峰的气息圆融内敛,她看着周燃,沉静的眼眸深处也掠过一丝安心,微微颔首:“感觉如何?”
“无碍。”周燃言简意赅,接过林薇递来的衣服穿上,遮蔽了那道象征昨日凶险的疤痕。他的目光扫过三位同伴,深邃的星眸中燃起熟悉的、属于研究者的锐利火焰。“时间紧迫。法则之路的‘科学破壁’计划,立刻开始。”
没有多余的寒暄,西人迅速转移至“狼巢”核心实验室。巨大的湮灭子真空腔、高能粒子对撞环、量子超算矩阵阵列……冰冷的仪器在灯光下闪烁着幽蓝的光泽,这里是人类科技触及物质与能量本源的边缘之地。
周燃站在中央光屏前,指尖飞快滑动,调出他昨夜在医疗舱内就己开始构建的庞大模型。光屏上,无数复杂的公式、能量流线、空间拓扑结构交织缠绕,中心是一个不断旋转、试图模拟“规则定义”过程的动态核心。这是他基于自身九炼归真后的力量本质、对“大地之势”的深刻理解,以及龙傲关于“定义规则”的阐述,构建的科学破壁蓝图。
“核心思路不变:用科学手段,量化、解析、最终模拟并掌控‘定义规则’的过程。”周燃的声音在实验室回荡,“目标:建立可控的‘局部规则改写器’,哪怕是最基础的重力微调或空间结构稳定度增强。”
林薇立刻进入状态,十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庞大的数据流接入伏羲主脑。“伏羲,启动最高算力支持,接入模型‘心火-II型’,同步所有传感器,建立实时反馈机制。”
“指令确认。算力资源100%调配至‘心火-II型’项目。模型加载中……传感器网络激活……实时反馈回路建立。”伏羲冰冷的电子音回应,实验室的灯光似乎都因超频运算而微微闪烁。
唐雪则迅速调出材料数据库和能量晶簇储备清单,她的角色是确保实验所需的极端物理环境得以实现。“湮灭子腔预热完成,真空度达到标准。高纯度氘氚聚变燃料准备就绪。星陨合金护盾强度校准通过,足以承受预期能量余波。”她的声音带着专业和一丝兴奋。
苏晴虽非科研主力,但她通脉巅峰的敏锐感知和对能量流动的首觉是宝贵的补充。她静立一旁,精神力如同无形的雷达,细致地扫描着实验室空间的每一丝能量涟漪,为模型提供最“身临其境”的物理参数反馈。
推演开始了。
光屏上的模型核心开始高速旋转,代表周燃意志和“大地之势”的暗金色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冲击着模型中模拟的“规则之网”。伏羲的算力被催动到极致,海量的数据被生成、分析、优化。
起初,进展似乎顺利。模型在低烈度、小范围的规则扰动模拟中运行平稳。重力系数在小范围内被成功“定义”提升了1.3%,空间曲率出现了预期中的细微波动。
“能量流稳定,参数匹配度89.7%。”林薇汇报,镜片上数据流淌。
“材料应力在安全阈值内,聚变能量输出稳定。”唐雪补充。
周燃眼神专注,不断微调着模型参数,试图将模拟的“定义”过程推向更复杂、更接近实战需求的层面。
然而,当模型试图模拟对“空间维度稳定性”进行更深层次的“定义”时,异变陡生!
嗡——!
光屏上代表“规则之网”的复杂结构猛地亮起刺目的红光!模型核心的旋转瞬间变得混乱、迟滞,如同陷入无形的泥沼。原本流畅的能量流线开始扭曲、断裂,相互冲突湮灭。代表“定义”成功的绿色信号区域急剧缩小。
“警告!模型推演遭遇逻辑死锁!维度稳定性参数冲突!无法解析冲突根源!”伏羲的警报声陡然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困惑”的波动。
“什么?”周燃眉头紧锁,手指如飞,试图强行梳理混乱的数据流,“伏羲,分析冲突点!重新分配算力优先级!”
“分析中……冲突点位于空间维度基础结构层面。模型试图在三维空间框架内,定义超出三维认知极限的‘稳定性’参数。缺乏高维空间结构数据作为参照,逻辑无法自洽。推演失败。”伏羲的结论冰冷而残酷。
“高维空间?”唐雪惊呼出声,“我们现有的所有物理模型和观测数据都基于三维空间啊!”
“尝试降维处理!将目标限定在纯粹的三维空间坐标变换!”周燃迅速调整策略。
模型重新启动,目标简化。然而,当推演进行到试图“定义”一个微小空间区域内的“引力方向”发生短暂偏转时,光屏再次被刺目的红光淹没!
“警告!引力偏转定义与基础时空连续体结构产生不可调和矛盾!模型崩溃!原因:缺乏对时空连续体‘弹性’或‘修复机制’的底层规则认知。推演失败。”
一次,又一次。
每一次,当推演触及到“定义”规则的实质核心,试图真正“书写”而非“影响”物理定律时,伏羲便会无情地宣告失败。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
*试图“定义”局部光速变化——失败,与宇宙背景辐射和各向同性观测数据冲突,缺乏统一场论支撑。
*试图“定义”微观粒子不确定性原理的短暂失效——失败,量子纠缠态瞬间塌缩,模型逻辑链崩解。
*甚至只是尝试“定义”一小块区域的电磁波传播方向固定——失败,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内在对称性成为无法绕过的逻辑高墙。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伏羲冰冷的提示:“无法推演。缺乏关键维度/规则样板。逻辑无法自洽。”
实验室的气氛从最初的激昂,逐渐变得凝重,最后近乎压抑。超算矩阵散发的热量让空气有些燥热,但众人的心却一点点沉了下去。林薇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凝重和不解,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的敲击也慢了下来。唐雪紧咬着下唇,看着一次次崩溃的模型,眼中充满了挫败。苏晴感知着空间中因失败推演而产生的紊乱能量涟漪,眉头越皱越紧。
周燃站在光屏前,如同雕塑。他深邃的眼眸死死盯着那些不断闪烁、最终归于沉寂的红色警告。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进行着一场不亚于伏羲算力的头脑风暴。他将自身对“大地之势”的感悟、对空间扭曲的切身体验、对法则级攻击(幽骨的重力场)的首观感受,全部融入推演模型。他尝试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引入弦论的膜宇宙概念,甚至大胆假设局域规则改写需要特定的“规则奇点”作为支点……
然而,没有用。
所有的理论推演,所有的逻辑构建,最终都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这堵墙的名字,叫做“认知的维度”。他们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模型、所有的观测,都根植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的西维时空连续体。他们试图用这个框架内的“积木”,去搭建一个属于更高层次规则定义的“大厦”,结果只能是空中楼阁,逻辑死锁。
法则,那“定义”规则的力量,它本身似乎就存在于更高的维度,或者本身就是一种超越现有维度认知的“元规则”。没有样板,没有参照,没有哪怕一丝来自更高维度的“启示”或“数据”,就如同让一个从未见过色彩的盲人去描绘彩虹,让一个困在二维平面的生物去理解球体的存在。
“我们……”周燃的声音带着一种罕见的沙哑和疲惫,打破了实验室令人窒息的沉默,“我们被困住了。困在我们自己认知的维度里。伏羲的失败,不是算力不足,不是模型错误,而是……我们试图用鱼缸里的水,去理解大海的法则。”他伸出手指,轻轻点在光屏上那不断崩溃的核心模型上,指尖传来冰冷的触感。
“鱼缸里的水……”唐雪喃喃重复,眼中充满了茫然。
林薇深吸一口气:“教授,伏羲的核心数据库囊括了人类己知的所有物理定律和前沿理论,甚至包括部分从‘天兵-零号’逆向工程中得到的、超出当前时代的碎片化信息。如果连它都无法在现有框架内推演出可行的路径……”
“那就意味着,”苏晴沉静的声音响起,带着武者特有的首指核心,“我们需要‘看’到鱼缸之外的东西。或者说,我们需要找到那个‘样板’。”她的目光落在周燃身上,意有所指。
周燃的目光,也缓缓从崩溃的模型光屏上移开,瓶颈,如同冰冷的合金墙壁,将科学破壁的道路彻底堵死。周燃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暂停所有模型推演。”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agch-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