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学峰会“未来·视界”的参会通知和电子证件发到了凌羡渔的邮箱。
看着邮件里庄严肃穆的会议中心图片和印着自己名字、职务(京华大学校报记者)的电子证件,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兴奋感交织着涌上心头。
她立刻投入了更紧张的准备工作。反复研读论坛议程,将江临渊作为重点采访对象(他的报告主题是“新型生物材料介导的神经环路精准修复”),查阅他近两年发表的所有相关论文,列出密密麻麻的问题清单。
她甚至找苏浅陌学医的亲戚借了白大褂,对着镜子练习专业的仪态和采访时的眼神交流。
“啧啧啧,看看这架势,”庄栀蝶啃着苹果,围着正在练习“专业微笑”的凌羡渔转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去领诺贝尔奖呢!不过…真好看!这白大褂一穿,气场两米八!”
凌羡渔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领口,镜中的女孩眼神明亮,带着一股专注和自信的光芒,与几个月前那个在篮球场外偷看、在实验室里紧张要微信的女孩判若两人。
“这可是国际峰会,来的都是大牛,不能给学校丢脸。”她认真地说。
苏浅陌帮她调整了一下白大褂的肩线,温柔地笑:“嗯,我们小渔现在就是最专业的记者。对了,峰会那天,要不要我们陪你去?给你当后勤?”
“不用啦,”凌羡渔摇头,“有记者团的同事一起,而且…我想一个人专注点。”她没说的是,她需要独自面对那个可能出现的、己经变得有些陌生的江临渊。以平等的、专业的身份。
与此同时,林薇也得知了凌羡渔获得峰会名额的消息。
嫉妒像毒蛇一样啃噬着她的心。凭什么?凭什么总是凌羡渔?凭什么她能轻易得到江临渊的微信(虽然后来好像没下文了)?凭什么现在连这种高端峰会的名额也落在她头上?
“薇姐,你看凌羡渔那嘚瑟样!”记者团一个跟林薇关系好的女生凑过来,翻着朋友圈里凌羡渔晒出的电子证件截图,“不就是个旁听采访的名额吗?搞得像拿了邀请函去做报告似的!”
林薇阴沉着脸,手指狠狠划过屏幕,关掉了朋友圈。一个念头在她心中疯狂滋长。她拿出手机,翻出一个备注为“王主任(峰会后勤)”的电话号码,眼神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喂?王叔叔吗?是我,小薇呀。有件事想麻烦您一下,关于下周那个峰会记者证件的事情……”
另一边,医学院。
江临渊也在为峰会报告做最后的准备。PPT反复打磨,数据再三核对。
休息间隙,他点开手机,手指无意识地划到微信,点开那个沉寂的黑色头像。聊天记录依旧停留在五天前。她的朋友圈依旧是一条横线。
他关掉微信,点开邮箱,再次确认了峰会的日程安排和会场地图。他的报告被安排在第二天下午的分会场。他目光扫过“媒体采访区”的标识,指尖在屏幕上那个区域停顿了片刻。
周熙铖凑过来,瞄了一眼他的屏幕,笑得贼兮兮:“哟,渊哥,看这么仔细?是在找哪个分会场啊?还是…在找媒体区的位置?”
江临渊面无表情地锁上屏幕:“看会场结构图。避免迷路。”
“哦~”周熙铖拖长了调子,“也对,毕竟会场那么大,万一不小心‘迷路’到媒体区,碰到某个‘专业又厉害’的小记者,那多尴尬,是吧?”
江临渊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眼神警告意味十足。
周熙铖说:“得!!我不说啦!不过说真的,”他难得正经了一点,“凌羡渔能拿到这个名额,确实有点本事。她那篇策划案我瞄过一眼,切入点挺刁钻的。看来人家是真的在认真搞事业,不是光会围着你转的花瓶。”
江临渊没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咖啡杯,喝了一口早己冷掉的咖啡。苦涩的味道在口腔里蔓延开,却盖不住心底那丝复杂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情绪。
认真搞事业…不再围着他转的花瓶…
他脑海里闪过秦深给他看的,那张阳光下她自信微笑(虽然没看到他)的证件照。还有那句“尘埃落定。新的征程,全力以赴。”
他放下咖啡杯,指尖在冰冷的杯壁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轻响。那声音,像某种倒计时,敲打在寂静的办公室里,也敲打在他沉寂的心湖上,荡开一圈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aedb-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