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爵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章 爵位

 

宋润甫:“那姑姑呢?你的规矩学好了?”她怎么就不能安分的待在府里,非要出去。

一个女人,还是要安分守己才好。

谢凝:“姑姑说每五日休息一天,今日九月廿六,我不用去跟姑姑学规矩。”她肯定是要将时间都安排好才是,要不庞氏那边也不会这样容易放行。

全部都又顶了回来,宋润甫心里不爽,谢凝说话真的是叫人憋在心里,堵在喉咙里,你说什么她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

“你本来就是小门出身,这样的时候更该努力才是,你这样一暴十寒,你还能记得多少的规矩?”宋润甫说的时候,真的觉得谢凝这样不好,她该将这个事都做好了,再去做其他的事。

谢凝感觉自己学得挺好的,姑姑说的她也都记住了,而且都已经商量了课程,说是一天学一点,最近有能进宫的机会,那还得看圣人今年的冬至要不要宴请群臣,若是不要的话,那她估计也就是等明年的春节了。

也就是说至少还有三个月,她三个月之后,所有的规矩肯定都已经学完了。

宋润甫说这些话,很牵强。

“我出身小门这个事,你娶我之前不就知道了。但是你总是拿这个说事,我该学的规矩,是每天都按着姑姑的要求,做好了的。母亲也说这样事,不用着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来。”

“你为何总是这样着急?”宋润甫可能也没有这样迫切的意思,只不过他换话题有些仓促。

宋润甫最讨厌她这一点,总是反驳他,什么话都能找到反驳的理由。

到了最后一定要将母亲给抬出来,仿佛母亲就是一切一样。

“就是你门第不高,我才盼着你好好学规矩,免得后面出门,丢脸你又难过。”京城里谁不知他续娶的是一个小家女,大家不都等着看她的笑话。

他只是不想她到时候丢人现眼。

谢凝听他一直在强调这个事,说得更加的故意,她也就知道,宋润甫是故意的。

“没事,母亲说我是侯夫人,除了皇室跟国公夫人以外,没有几个敢当着我的面嘲笑我。”托宋润甫的福,她的起点就是从一品的诰命夫人。

当年跟着太祖开国的六个国公,如今只有两个在国公这个爵位上,十二个侯爷,这些年增增减减的,如今也只有八家了。

太后、皇后家里有两个流爵外,真的没有太多的什么诰命夫人比她还高。

皇室又受到圣人的限制,并不允许跟朝臣过多的结交,她能取得宴会大部分都不是那种需要她去当绿叶的。

以前谢凝还以为爵位是世袭的,等到了这里才知道,能够世袭且不变的,只有皇位。

其余的,比如拿侯府来说,若是圣人没有特别的恩典,那第一代是侯府,第二代就是伯府了,这样不过三五代,侯府自然就没有了。

当然也有几家是铁打的,比如说乐阳公主的夫家,陈国公府,他们家里就是世袭且不降等袭爵的国公府。

当年陈国公跟着太祖打天下,救过太祖的命,还不止一次。这个爵位就是铁打的,只要不谋反基本上就永远都是国公府。

宋润甫这个侯爵,是三代始降,就是等到曾孙那一代,就要变成伯爵。

定安侯府也就是到了要降等袭爵的时候,她知道李氏等以后会变成伯夫人的时候,还小小的吃惊了一下。

她以前对这些是真的不了解,一点都不清楚的那种。

这话在宋润甫的耳朵里,就觉得不过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谢凝就已经变了,变得更加的张扬,隐隐还有点沾沾自喜的意思。

“你这样的想法……”宋润甫停顿了一下,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想要以谢凝更容易听懂的方式说,“你若是这样想,那只会叫你的处境更加的艰难。”

“她们当着你的面不说,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说你。”宋润甫本来想用那些不好听的话来说,可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总感觉说了这样的话,会显得他这个人特别的不够君子。

谢凝不在乎别人背后说什么,“世上哪个人背后不说人,又有哪个人背后不被人说。”这人不都是这样的,你自己跟朋友还不是悄悄咪咪的在人后面说人。

自己被别人说,这不过是一样的。

宋润甫听这个话,一时觉得谢凝在这样的事上看得透彻,可还是心里不满意。

她为什么不能像婉儿一样,温柔恭顺。

谢凝看宋润甫说几句之后,脸色又变得难看,也不管,只当他没有话说。

叫了桃月她们进来,给她打水换一身衣裳。

桃月刚刚在外边,就是支着耳朵听屋里说什么,她很怕宋润甫又跟姑娘吵起来。

每次姑娘跟宋润甫在一块的时候,她都要将所有的下人都打发得远远的,然后自己守在外边。

听到谢凝的声音,她立刻钻进来,得了吩咐之后,又马上叫了健壮的婆子去小厨房里拎水过来,姑娘本来就忙了一天,侯爷回来后还要说这样说那样的,也不能等姑娘换一件衣裳再说。

棠梨院中,李氏今日盘账,发现自己手里少了许多的钱财,越发的恨了。

“你明日去找一个好一点的药材铺子,看看能不能多买一些回来,放在库房里。”李氏吩咐道。

阿爹阿娘那边需要不少的药材,但他们回了老家齐州,那边没有京城繁华,药材也没有京城这里丰富,她每个月都要送一些药材跟银子回去。

巧莲也清楚,她的老子娘都跟着一起回了齐州老家,在那边的乡下住着,她在府里的月钱也是要寄回去给她娘的。

“夫人,最近不知怎么,外边的药材价格都往上涨了不少,这些钱可能不够。”巧莲是经常在外边跑的,她又是李氏的心腹,跟着妈妈一起,齐州那边的事,都是她跟妈妈在处理。

李氏哪里不知道,银子不够,可没了西府,如今庞氏又盯着东府,但凡她多伸一点的手,庞氏抓住几回,肯定要跟侯爷告状。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0hif-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