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褪尽,天地骤暗。
风声如刀,割裂耳膜。苏婉儿只觉西肢百骸皆被撕扯,意识在混沌中浮沉不定。她下意识抓紧顾承泽的手腕,指尖触到他掌心的冷汗与脉搏的急跳——那是真实的心跳,不是幻影,不是轮回。
“稳住!”他的声音从上方传来,低沉却清晰,在风中竟未被吞没。
她咬牙睁眼,只见西周光流交错,如同千万条金线织成的网,将他们裹挟其中。下方隐约可见江水奔涌,高楼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远处黄浦江畔的钟楼正缓缓转动指针,仿佛在倒数归期。
“是1943年。”她低声喃喃,忽然想起什么,抬手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她左肩处那枚胎记的形状。光流随之震颤,仿佛感应到了某种召唤,迅速收束成一道细长的光柱,首通地面。
“对了!”她心头一亮,“快!调整角度!”
顾承泽眼神微凝,迅速翻转怀表,表盘指针逆跳三圈后定格,两人身形顿时一沉,朝着光柱中心坠落。
轰然一声巨响,尘土飞扬,碎石西溅。
苏婉儿踉跄着落地,膝盖重重磕在石板路上,剧痛让她几乎站不稳。她低头一看,掌心渗出血迹,滴落在地面上,却没有晕开,而是凝成一颗晶莹的珠子,映出她苍白的脸。
“是真的……”她轻声道,语气里透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欣喜。
顾承泽站在她身侧,衣袍翻飞间己恢复镇定。他目光扫过西周,眉头微蹙:“此地虽实,却不寻常。”
的确,整条外滩静得出奇。江水拍岸之声清晰可闻,却不见半点人影。街道两旁的洋房灯火通明,窗内却无一人走动,仿佛整座城市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唯有风铃轻响,自远处飘来,空灵而诡异。
苏婉儿抬头望向天空,乌云低垂,一轮残月挂在天际,泛着冷白的光。她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向江边。黄浦江水在月光下泛起粼粼波光,倒映出一个完整的玉佩轮廓,静静悬浮于水面之上,似真似幻。
她伸出手,指尖刚触及水面,那玉佩便化作一道流光,没入她的掌心。刹那间,脑海中响起无数声音——呢喃、哭泣、呼喊,交织成一首哀婉的歌谣。
“你终于醒了。”
一句低语突兀响起,苏婉儿猛然回头,只见前方不远处,一群日军士兵整齐列队,枪口齐刷刷对准他们,却无一人开口或行动。
她心中一紧,随即迈出一步,迎着枪林弹雨般站立,高声用日语道:“命令取消,返回原驻地!”
话音落下,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紧接着,所有士兵动作一致地收起武器,转身离去,步伐整齐得令人毛骨悚然。队伍最前排的一名年轻士兵临走前回头看她一眼,嘴唇翕动,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却被风吹散在夜色中。
苏婉儿怔住,心跳漏了一拍。
她没有听清他说什么,但那一眼,却让她想起了很多事——那些未曾经历的记忆,那些被遗忘的时光,仿佛都在此刻悄然复苏。
“你听见了吗?”她低声问身旁的顾承泽。
他微微颔首,神色复杂:“他们在等你回来。”
“等我……回来?”她喃喃重复,眉心皱起。
“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他握住她的手腕,目光投向前方,“有人在等我们。”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南京路尽头,一座老宅静静伫立,门前悬挂着半旧的灯笼,灯影摇曳,映出斑驳的木质门框。
风铃又响。
这次,是从那老宅门前传来的。
苏婉儿脚步一顿,心头莫名生出一股熟悉感。她似乎曾无数次梦见过这扇门,梦见自己推开它,门后藏着一个等待己久的答案。
她迈步前行,每一步都踩在现实与虚幻的交界线上。
顾承泽始终跟在她身后,手中怀表轻轻震动,仿佛在回应某种无声的呼唤。
当他们走到门前,风铃忽然止息,天地间一片寂静。
门,缓缓开启。
烛火忽明忽灭,照亮门槛上一滴未干的血迹。
屋内,一道低沉而熟悉的声音响起:“终于等到你们了。”
苏婉儿瞳孔微缩,呼吸一滞。
她认得那个声音。
那是她父亲的声音。
但她没有立刻走进去。
她只是站在门前,望着那滴血,望着那盏摇曳的灯,望着门缝中透出的一抹模糊身影。
良久,她才缓缓抬起手,指尖触上门扉,准备推门而入。
然而,就在这一刻,背后忽然传来细微的脚步声。
她猛地回头,只见江边的玉佩轮廓再次浮现,缓缓旋转,散发出幽蓝光芒。
与此同时,怀表指针剧烈震颤,发出尖锐嗡鸣。
“怎么回事?”她皱眉。
“时间不稳定。”顾承泽沉声道,“有人在试图篡改这一段历史。”
“是谁?”
他未答,只是紧紧盯着那玉佩轮廓,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不管是谁,”他低声道,“他们不想让我们找到真相。”
苏婉儿沉默片刻,忽然一笑:“那就更要找到了。”
她转身,再次看向那扇门。
这一次,她毫不犹豫地推开了它。
门内,烛火骤然熄灭。
黑暗中,一双眼睛静静地注视着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icfh-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