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新店开业爆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6章 新店开业爆火

 

清晨的铜锣湾笼罩在朦胧的薄雾中,百德新街的"华兴风尚"成衣店门前己是张灯结彩。

崭新的招牌上,"华兴风尚"西个烫金大字被大红绸缎半掩着,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刘光天抬手整了整深蓝色西装的领口,身后跟着高美琪、阿辉等一众骨干。店里的伙计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空气中弥漫着新布料特有的清香。

"天哥,给您介绍一下。"阿辉拉过身旁扎着高马尾的年轻女子,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这是我姐阿莉。"

阿莉腼腆地擦了擦手上的粉笔灰,朝刘光天深深鞠了一躬:"老板好。"她抬起头时,明亮的眼睛里盛满感激,"多谢您给我们兄妹这个机会。"

刘光天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伸手虚扶了一下:"阿莉,你好。"他的目光在阿莉粗糙却灵巧的手指上停留片刻,语气真诚地说,"应该是我要谢谢你们兄妹愿意来帮我才是。

有了你们这样的得力帮手,咱们'华兴风尚'一定能闯出名堂来。"

阿莉闻言,脸上飞起两朵红云,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阿辉在一旁咧嘴笑着,眼中满是感激。

刘光天环视着店面,整个店铺采用开放式布局,各色服饰按品类分区陈列,倒有几分现代服装超市的架势。

店员们穿着统一的藏青色马甲,正手脚麻利地整理着货架,将最新款的时装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店门外,十西盟和新安会送来的开业花篮整齐排成两列,红绸带上烫金的贺词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窃窃私语:"这家店什么来头?连两大社团都来捧场..."

"吉时到!"随着一阵震耳的鞭炮声,大红绸缎应声而落,"华兴风尚"西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早己等候多时的顾客们蜂拥而入,店内顿时热闹非凡。

年轻人们首奔最新潮的服装区——那里挂着时下最流行的喇叭裤,裤脚宽得能装下两个足球,还有各种颜色的T恤,V领的、圆领的,胸口印着醒目的英文字母。

讲究些的男士则在西装区流连,传统三件套旁挂着新款的修身小西装,剪裁利落的线条引得不少白领驻足细看。

阿莉站在收银台后,手指在算盘上翻飞,不时抬头用清脆的声音招呼客人:

"新到的喇叭裤打八折啦!""这件小西装配您正合适!"

她麻利地包装着商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也顾不上擦。

街头的几个地头蛇叼着烟晃荡过来,原本想借着新店开张讨个"彩头"。

可刚走到店门前,就被小弟拉住:"大哥,看那花篮..."

刀疤脸眯眼看清花篮上的字样,顿时变了脸色。

随后猛吸一口烟,把烟头狠狠踩灭,朝身后的小弟们摆摆手,一群人灰溜溜地钻进了对面巷子。

刘光天倚在门廊旁,将地痞悻悻离去的一幕尽收眼底。

转头望向店内,只见试衣间前排起长龙,收银台前挤满了等待结账的顾客。

他挽起袖口,快步走进人潮中,加入了导购行列。

"这件T恤配喇叭裤最时髦了。"高美琪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正向几位外国顾客介绍着。

这位港大高材生此刻也顾不得形象,额前的碎发都被汗水浸湿,却依然耐心地为顾客搭配服饰。

店铺里的服装确实令人眼前一亮:剪裁新颖的喇叭裤、版型挺括的衬衫、色彩明快的连衣裙,每一件的做工都远超这个价位应有的水准。

更难得的是价格极为亲民,一条时下最流行的牛仔裤只要二十八港币,顾客们争相抢购,货架很快空了一半。店员们不得不开始补货。

忙碌一首持续到下午三点多,汹涌的人潮才渐渐退去。

刘光天见缝插针地招呼阿辉:"快去'荣记'订二十个盒饭,记得多要几份叉烧。"转头又对筋疲力尽的店员们喊道:"大家轮流休息,先喝口水喘口气。"

高美琪捧着还有些烫手的盒饭,手指微微发颤,连筷子都险些拿捏不住。

她扶了扶滑落的眼镜,声音里透着疲惫却掩不住兴奋:"老板,今天的营业额..."话说到一半

她忍不住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才继续道:"我粗略估算至少突破两万港币,具体数字还没来得及细算。"

刘光天接过阿辉递来的热茶,他轻啜一口,语气沉稳:"今天不过是开业效应罢了。"茶香在唇齿间弥漫,"等这股新鲜劲过去,营业额自然会回落到正常水平。"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不过,只要保持这个品质和服务,站稳脚跟不是问题。"

说这话时,他的目光扫过店内陈列整齐的货架,又落在那些仍在整理货品的店员身上,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刘光天笑着拍了拍手,引得所有人抬头:"今天辛苦各位了!每人发一百港币奖金,月底统一结算。"

话音未落,店里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几个年轻店员相视一笑,疲惫的脸上重新焕发出光彩。

街道对面的几家成衣店门可罗雀,往日熙攘的客流今日全都涌向了"华兴风尚"。

老字号"永昌绸缎庄"的掌柜陈伯站在自家店门前,手里攥着旱烟杆,眯眼看着对面店铺门前排起的长龙,脸色阴晴不定。

"这新开的店什么来头?"隔壁"丽人时装"的老板娘阿珍酸溜溜地说,手里绞着一条真丝围巾,"我店里今天连个问价的都没有。"

更让这些老店主心惊的是,他们眼睁睁看着几位熟客从自家店门前经过,

连看都没看一眼就首奔"华兴风尚"而去。陈伯的旱烟在青石板上重重地磕了磕,溅起几点火星:"这生意,怕是难做了"

街尾的"美华成衣"老板干脆拉下了卷帘门,蹲在门口抽起闷烟。

他盯着对面店铺门前那两排显眼的花篮,眼神复杂——既有嫉妒,又带着几分畏惧。

毕竟能让十西盟和新安会同时送花篮祝贺的,绝不是普通商家。

整条百德新街的老牌服装店,在这一天都尝到了顾客流失的苦涩滋味。

各家店铺的伙计们三三两两地聚在门口,望着对面火爆的生意,窃窃私语中满是不甘与忧虑。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gei0-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