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些小发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章:一些小发明

 

粮食己经种下去了,公孙玄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暂时放下心来。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流民们仍然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入襄平。

眼看着劳动力逐渐过剩,公孙玄心中暗自思忖:“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如果后来的流民都不事劳作,不仅对那些早己辛勤工作的流民不公平,而且长期养着这么一大群闲人,也绝非长久之计。”

于是,公孙玄下定决心,必须想办法妥善安置这些不断增加的流民。他苦思冥想了整整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公孙玄立刻传唤府邸的执事,命令他们将那些无所事事的流民们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他挑选了一些府内信得过的家丁,让他们分别带领这些流民前往海边。

到了海边,公孙玄指挥流民们在海岸平地上挖掘出许多巨大的池子,用水泥在海沙上面涂抹一层防漏。接着,他们将海水引入这些池子中,让阳光充分照射。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逐渐蒸发,最后只剩下一层薄薄的海盐原材料。

这一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需要耐心和细心。不过,由于这活计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几乎任何人都能够胜任。因此,公孙玄毫不犹豫地将所有流民都派去晒盐了。

海盐有了但包装还没,于是公孙玄又命新来的流民,采集葛麻搓绳编织麻袋,可麻袋缝隙太大,装盐会漏。

于是公孙玄又想法让麻袋不漏。

想了数个时辰,公孙玄终于想到了一个笨办法:那就是让麻袋浸胶水防漏。

胶水从哪里来?他又命人去山林收集树脂,树脂加动物筋皮熬制加工后就成了简易版的胶水。

通过实验,浸泡过胶水后的麻袋果然不会漏盐了。

就这样,海盐的晒制就成了简易版的流水线作业,每个环节都有一批人负责,最后加工成成品后码进仓库。

等无极甄氏运到各个店铺就会变成金银财富。

海盐加工完毕后,公孙玄又分出人手开始大量酿酒。

酿酒过程有两种:一种是将市面上的劣质酒买来通过蒸馏再加工,成为高度蒸馏酒;一种是通过酒曲将粮食发酵,按照后世酿酒法制作高度酒。

两种方法都有巨大的利润可图,是个赚钱的好路子。

而酒糟则混合植物茎叶煮熟喂养牲畜,可谓一举两得。

造纸同样是如此,公孙玄将那些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扩大造纸规模,不但采用竹浆,就连树皮树根也没放过,只要能加工成纸浆的材料都被用上了。

于是,成品纸张产量就大大地增产了。

有了纸张,公孙玄亲自动手,木刻后世的版画。

什么年年有余、什么福娃献瑞、什么星官赐福、什么门神镇宅(以汉代前历史猛将代替)、什么花开富贵、什么仙女撒花、什么神龙布雨等等,当真是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印刷机早己造好了,为了引起更大的轰动,公孙玄亲自调制出彩色印墨,使成品版画多姿多彩,生动至极。

就在公孙玄为产业忙碌时,一位神秘的客人来到了他的府邸。

此人自称是来自西域康居的商人,听闻此地有新奇的物产和工艺,特来一探究竟。

公孙玄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带他参观了晒盐、酿酒、造纸和版画制作的过程。

西域商人对这些新奇的产业赞不绝口,尤其对彩色版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提出愿意用西域的奇珍异宝和西域宝马(大宛马)交换美酒、细盐和版画,运往西域销售。

公孙玄欣然答应,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

有了这位西域商人的助力,公孙玄的产业不仅能在国内声名远扬,还可以逐渐打开西域市场,甚至能够沿着丝绸之路远销贵霜、安息、罗马等地区。

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公孙玄的势力也会越来越大。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改善百姓的生活,收拢更多的流民,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人口乃是公认的第一战略资源!

同时也让他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站稳脚跟,以期实现自己更远大的抱负。

至于水泥和石灰,则是被公孙玄定义为战略物资,非卖品。只有在公孙玄的控制范围才可以使用。

弄完这些跨时代的产品。公孙玄亲自兼任私学的教书先生,传授学子们简单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

听到公孙玄新奇的知识传播,就连东汉一条龙三位大能也来公孙玄的教室旁听。

特别是公孙玄传授的乘法口诀,除法口诀,听得一条龙如痴如醉,大呼神奇!

公孙玄亲手示范简单的化学实验,也让全体学生惊呼连连,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

公孙玄并非要让学生们成为什么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而是要开阔他们眼界,播下科学的种子,让其慢慢的在这片民族土壤里生根发芽。

本来公孙玄还可以在商城中兑换一些更先进的物品的。

但是他却忍住了,不为别的,公孙玄只是不想拔苗助长,让其慢慢的、自然地发明出更多的,更好的事物来。

这样才有真正推动历史向前的真实意义。

所以,目前他所传授学子们的知识,都是与这个时代相关的,能举一反三的知识。

就在公孙玄致力于教育和产业发展时,一封加急信件打破了这份平静。

信中传来消息,周边有一股流寇势力正朝着他所在的区域逼近,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公孙玄意识到,这是对他实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他立刻召集手下商议对策。有人主张据城坚守,有人提议主动出击。

公孙玄权衡利弊后,决定双管齐下。

一方面,他组织百姓加固城墙,储备粮草,做好守城准备;另一方面,他挑选精锐家丁,在流寇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只等流寇上钩。

他将公孙府秘密制造的一些简易的武器全部拿出来装备家丁,以太史慈为统领备战。

战斗打响后,流寇被公孙玄的策略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太史慈的勇猛使得流寇首领毫无还手之力。

经过一番激烈交锋,公孙玄的军队大获全胜,成功击败了流寇,并俘虏了千多名青壮。

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百姓的安全,也让公孙玄的威望进一步提升,更多的人愿意追随他,他朝着自己远大的抱负又迈进了一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gecb-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