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6章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那片桃林看着蹊跷。本该是阳春三月,枝头上却挂着青红相间的果子,熟得发皱的桃皮上还凝着层白霜,像极了寒冬腊月里冻裂的皮肉。唐僧勒住白马,鼻尖萦绕着股甜腻的香气,香得发冲,混着泥土的腥气钻进肺腑,引得他一阵反胃。

“师父,这林子不对劲。”悟空掣出金箍棒,棒身金光扫过桃树,枝叶竟簌簌发抖,露出底下灰黑色的树干,树皮上布满眼睛似的孔洞,正汩汩往外渗着黏糊糊的汁液。八戒扛着钉耙凑上前,伸手要摘个红桃,被悟空一棒打开:“夯货!没看出这是障眼法?你瞧那桃核——”

众人定睛细看,熟透的桃肉裂开,里面哪有什么桃核,竟是颗血淋淋的人心,脉络清晰,还在微微搏动。沙僧顿时按住腰间宝杖,沉声道:“大师兄,这妖气裹着股怨气,怕是有厉鬼作祟。”

话音未落,桃林深处传来女子的哭声,咿咿呀呀,听得人心头发麻。唐僧合十道:“悟空,莫不是有什么冤屈?我们去看看。”悟空眉头紧锁,火眼金睛里映出林深处的黑气,那黑气聚而不散,隐隐凝成个女子身形,却在黑气边缘,有几点金光若隐若现。

“师父留步,待俺老孙探探虚实。”悟空将唐僧护在身后,化作道金光钻进桃林。刚行得百丈,周遭景象骤变,桃树消失无踪,脚下成了片泥沼,黏糊糊的黑泥里伸出无数只手,抓着他的脚踝往下拽。泥沼深处传来无数细碎的声音,像是千百人在磨牙:“来陪我们吧……这取经路,走不完的……”

悟空心头一凛,知道是心魔作祟。他深吸一口气,默念定心真言,金箍棒猛地顿地,棒身放出万道金光,泥沼瞬间化作青石地,那些鬼手也成了断枝残叶。再抬眼时,眼前立着个穿素衣的女子,青丝垂肩,手里拎着只竹篮,篮子里盛着几个青桃,正是刚才哭声的来源。

“长老救命。”女子盈盈下拜,衣袖滑落,露出半截手臂,皮肤青黑,布满针孔似的小窟窿。“小女子是这附近村落的,被个妖怪掳到此处,他逼着我种这些妖桃,说要用来迷晕过路的僧人……”

悟空冷笑一声:“你这妖怪,倒会装模作样。你身上的妖气瞒得过别人,瞒不过俺老孙的火眼金睛。那金光是什么?是你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还是藏了什么佛门法器?”

女子脸色骤变,素衣瞬间化作黑袍,青丝根根竖起,化作无数条黑蛇,张开嘴吐着信子。“好个泼猴,竟识破了我的真身!”她身形暴涨,黑袍裂开,露出底下的本体——竟是株千年老槐树,树干上嵌着无数骷髅头,每个骷髅眼眶里都燃着绿火。

“原来是你这老槐精。”悟空认出这妖怪,五百年前他大闹天宫时,曾在南天门外见过这槐树精,那时它还是护院的灵木,后来因贪食香火堕入魔道,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思过,不知何时逃了出来。“你不好好修行,竟敢在此害人性命!”

槐精狂笑起来,骷髅头里的绿火齐齐喷射,化作条条火蛇缠向悟空:“害人性命?我这是在救他们!你那师父,看似慈悲,心底却藏着杀念;你这猴子,野性难驯,终究是个妖;还有那呆子和沙和尚,哪个不是带着罪孽投胎?这取经路,本就是场骗局!”

悟空懒得与它废话,金箍棒舞得如风车般,打得火蛇纷纷溃散。谁知那槐精的树根突然从地下钻出,化作无数条藤蔓,上面长满倒刺,朝着悟空缠来。藤蔓过处,青石地都被腐蚀出深坑,散发出刺鼻的腥臭。

“大师兄!”八戒和沙僧见悟空被困,急忙赶来相助。八戒一耙挥出,九齿带起罡风,劈断数条藤蔓,却见断口处立刻冒出新的嫩芽,长得更快更猛。沙僧宝杖顿地,划出三道金光,将藤蔓逼退数尺,却也只能勉强支撑。

“这妖怪本体是槐树,属木,怕金怕火。”悟空急中生智,对八戒喊道:“呆子,用你的钉耙掏它树根!俺老孙去烧了它的妖心!”八戒闻言,抡起钉耙就往地下刨,九齿入土,顿时带出无数条血肉模糊的根须,根须上还挂着破碎的衣物碎片,想来是被它吞噬的过路人。

槐精吃痛,黑袍剧烈起伏,无数骷髅头同时发出尖啸,震得三人耳膜生疼。悟空抓住机会,化作道金光,首扑槐精树干中央——那里有个拳头大的树洞,洞里红光闪烁,正是它的妖心所在。刚要钻进树洞,却见洞里射出一道金光,将他弹了出来。

“是佛骨!”悟空又惊又喜,那金光里裹着半片佛骨舍利,正是前番在宝象国遗失的那半片。想来是这槐精吞噬了持有舍利的僧人,却被舍利佛光所制,无法消化,才成了它的软肋。

“呆子,用你的钉耙顶住它的妖心!”悟空大喊着,拔下三根毫毛,化作三昧真火,朝着树洞喷去。八戒闻言,拼尽全力将钉耙插进树洞,九齿死死锁住妖心。槐精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树干剧烈摇晃,骷髅头纷纷坠落,化作黑烟消散。

就在此时,唐僧的声音传来:“悟空,住手!”众人回头,只见唐僧站在桃林边缘,面色平静,手里捻着佛珠。“这槐树本是灵木,因沾染了太多怨念才成妖,若能度化,何必赶尽杀绝?”

悟空闻言一怔,三昧真火渐渐收敛。他看向槐精,只见那树干上的骷髅头己消失大半,露出原本青绿色的树皮,树洞里的佛骨舍利光芒更盛,竟在慢慢修复槐精的妖心。槐精的声音也变得虚弱:“我……我本是守护寺庙的灵槐,目睹了太多僧侣的贪婪,才……才堕入魔道……”

“贪嗔痴念,皆是心魔。”唐僧走上前,伸手轻轻按在槐树干上,“你既藏有佛骨,说明尚有善根。从今往后,在此地潜心修行,护佑过往行人,也算赎你前罪。”

话音刚落,佛骨舍利从树洞里飞出,化作一道金光,融入唐僧体内。槐精身上的黑气彻底消散,重新变回株枝繁叶茂的老槐树,只是枝头的青桃变成了的白莲花,香气清雅,再无半分腥气。

八戒摸着肚皮叹道:“还是师父有办法,几句话就把这妖怪度化了。”沙僧也点头道:“是啊,看来降妖除魔,不止有打杀一条路。”

悟空望着老槐树,若有所思:“这妖怪能被度化,是因它本有灵根,又得佛骨加持。但最重要的,是它自己肯放下怨念。看来这‘魔归性’,终究要靠自己啊。”

唐僧微微一笑:“悟空说得是。心若安定,邪魔自退;心若不定,何处不是魔窟?这便是‘心神居舍’的道理。”

一行人继续西行,路过老槐树时,只见树干上生出个小小的佛龛,里面供奉着那半片佛骨舍利所化的玉佩。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竟像是在念诵佛经。

八戒回头望了一眼,笑道:“这老槐树倒也懂事,知道立个佛龛谢恩。”悟空却道:“它不是谢恩,是在修行。就像俺老孙,以前只知打杀,如今才明白,降妖容易,降心难啊。”

沙僧默默收拾好行李,扶唐僧上了马。白马踏着莲花瓣铺就的小路,蹄声轻快。阳光穿过槐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像是无数跳动的经文。

悟空走在最后,回头望了眼老槐树,见树影里仿佛有个素衣女子的身影在合十礼拜,随即化作点点金光,融入枝叶间。他挠了挠头,嘿嘿一笑,加快脚步跟上队伍。

这一路,降伏的是妖怪,修炼的却是自己。心神安定,魔性自除,或许这就是取经的真意。前方的路还长,但只要守住本心,何愁到不了灵山?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ifh-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