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罗庄的晨雾裹着股腥甜气,孙悟空踩在云端往下看,只见庄外的稻田全成了黑泥,禾苗枯得像烧过的铁丝,村口的老槐树上,吊死鬼似的藤蔓正往村民屋里钻。唐僧骑着白龙马刚进庄,马蹄就陷进了没膝的秽泥,紫金钵盂在手里转得飞快,才勉强护住周围三尺地没被黑气侵蚀。
“师父坐稳了!”孙悟空一把将唐僧拽上云头,金箍棒在手里转成道金光,“这庄里的邪祟不一般,秽气里掺着佛骨灰,是冲着取经人来的。”
猪八戒扛着钉耙在泥里扑腾,大耳朵被藤蔓抽得通红:“猴哥!快看那口井!”
庄中央的古井冒着绿泡泡,井口爬满了肉瘤似的菌子,井底传来呜呜的哭声,听得人头皮发麻。一个老丈趴在井边哭,怀里抱着个半大孩子,孩子的脸己经青了,嘴角挂着黑沫——正是昨晚托梦给唐僧的庄户,说庄里闹“秽污怪”,己有数十人被拖进井里。
“这不是普通妖怪。”沙和尚的降妖宝杖插在井沿,杖身的佛光忽明忽暗,“杖尖碰着秽气会发烫,像是被佛器镇过的邪祟。”
孙悟空刚要下井,就见井底猛地喷出股黑浪,浪头裹着团肉乎乎的东西往上涌。近了才看清是个九头怪物,每个头上都长着张人脸,有老有少,眼睛里淌着黑泪,嘴里喊着:“来陪我们……”
“是被秽气同化的村民!”唐僧急忙念起紧箍咒,不是为了罚悟空,而是借咒语的佛光逼退黑浪,“这怪物是以枉死人心头怨气为食!”
九头怪的爪子拍在井台上,泥地里顿时钻出无数条黏糊糊的根须,缠住了猪八戒的腿。呆子嗷嗷叫着挥舞钉耙,却越砍根须长得越疯,转眼间就被缠成了个肉粽子。
孙悟空的金箍棒劈在怪物头上,火星溅起的瞬间,他瞥见其中一张人脸的额角,有个月牙形的疤——是昨晚托梦的老丈夭折的孙子。“这些不是妖怪,是被秽气困住的魂魄!”他收了棒法,改用棍梢轻轻一点,那道疤竟在金光里淡了些。
沙和尚突然喊道:“井壁有字!”
众人凑近了看,只见青苔覆盖的井壁上,刻着“驼罗禅院”西个残字,旁边还有行小字:“一念净,则秽土成净土”。孙悟空突然想起当年在小雷音寺的遭遇,黄眉老怪用伪佛困住他们,靠的正是“心秽则佛亦成魔”的道理。
“师父,这井是当年禅院的放生池!”他指着井底的淤泥,“定是禅院荒废后,香火断了,池水污染成了秽源,才滋生出这怪物。”
唐僧盘腿坐在井边,紫金钵盂往地上一放,钵里的清水漫出来,所过之处,根须纷纷枯萎。“悟空说得对,”他闭着眼诵经,佛光从眉心往外涌,“众生皆有佛性,只因一念之差,才堕入秽污。”
九头怪被佛光逼得连连后退,嘴里的哭喊声渐渐变成了哀求:“救我们……我们不想害人……”其中一个头突然转向老丈,“爷爷,我冷……”
老丈哭得瘫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个护身符,是当年禅院僧人给的,边角己经磨烂。孙悟空接过护身符往怪物头上一贴,金光顿时从符纸里炸开来,九头怪发出一声长啸,九个头颅在光里渐渐消散,露出颗晶莹的舍利子,悬在井底的淤泥上。
“是禅院住持的佛骨舍利!”沙和尚捞起舍利子,上面还沾着点黑泥,“定是他坐化时,舍利子坠入池中,才镇住了这方水土。后来香火断了,舍利子被秽气裹住,反而成了怪物的芯子。”
猪八戒终于挣开根须,喘着气问:“那现在咋办?总不能让舍利子一首泡在泥里吧?”
孙悟空指着庄外的山坳:“把舍利子葬在那里,再重建禅院,让香火的愿力净化秽气。”他忽然笑起来,“当年我总以为打杀妖怪才算本事,如今才明白,让邪祟回头是岸,比一棒打死更难,也更要紧。”
唐僧抚摸着舍利子上的黑泥,轻声道:“秽污不在泥里,在心里。就像这驼罗庄的百姓,因亲人枉死而心生怨怼,才让秽气有了可乘之机。”他让老丈召集村民,在山坳里搭了个简易佛堂,将舍利子供奉其中。
怪事发生了,当第一个村民对着舍利子磕头,说“不恨了,只盼他投个好胎”时,佛堂周围的黑泥竟冒出了嫩芽。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怨怼,秽气在愿力里滋滋消融,稻田里的黑泥渐渐变回了沃土,枯苗抽出了新绿。
九头怪的残躯在金光里化成点点荧光,融入了佛堂的梁柱。老丈孙子的那张脸最后消失前,朝众人笑了笑,额角的月牙疤彻底不见了。
孙悟空站在山坳里,看着村民们重建禅院,忽然觉得金箍棒轻了许多。他想起弥勒佛说的“缚妖不如渡妖”,当年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不就是因为不懂“一念之转”的道理?那时他只知打打杀杀,以为力量能解决一切,却不知真正的斗战胜佛,斗的不是外在妖魔,是心头那点不肯放下的戾气。
唐僧在佛堂前诵经,声音清越,连天上的云都停了脚步。沙和尚在整理被秽气弄脏的行李,猪八戒则帮着村民修补屋顶,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孙悟空跳上佛堂的屋檐,看着夕阳把舍利子的金光映得满山都是,突然觉得,这取经的路,走的不是距离,是心路。
“猴哥,快来帮忙搬砖!”猪八戒在下面喊,手里的砖头上还沾着点没褪尽的黑泥,却在他掌心渐渐变成了金粉。
孙悟空一个筋斗翻下去,接过砖头时,指尖的金光与砖上的金粉融在一起。他忽然明白,所谓“脱离秽污道心清”,不是逃离脏地方,而是心里干净了,脏地方也成了修行的道场。就像这驼罗庄,从前是秽气弥漫的枉死之地,如今因众人一念之转,反倒成了最干净的禅院。
夜幕降临时,佛堂的油灯亮了起来,照着“驼罗禅院”的新匾额。老丈捧着新收的稻谷来谢,唐僧笑着摆摆手,说这是众生自度。孙悟空望着天上的月亮,觉得比往日亮了许多,连金箍棒上的锈迹,都像是被月光洗得淡了些。
前路还长,妖魔或许还会有,但他知道,只要心头那点禅性稳了,再深的秽污,也困不住道心清明。就像这驼罗庄的故事,不是结束,是另一段修行的开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ifh-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