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奴隶选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二章奴隶选兵

 

勋贵们为了逃避惩罚,竟然毫不留情地亲手斩杀了自己的旧部。

在京营的校场上,近两百名京营军官的头颅纷纷落地,鲜血染红了地面。

这一天,成为了京营自成立以来,军官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即便是曾经的土木堡之变,也难以与之相比!

点将台下的将士们目睹着这一幕,他们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看着那些被斩杀的军官,他们对皇帝的忠诚瞬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而那些勋贵们,在完成了这残忍的一幕后,相互搀扶着缓缓离开了京营。

他们的步伐显得有些踉跄,仿佛失去了支撑一般。

今天,他们不仅丢尽了脸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手中的兵权,这意味着他们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也将荡然无存。

没有了兵权的支撑,他们未来的生活恐怕会变得异常艰难,而对皇帝的怨恨,也在这一刻悄然滋生。

皇帝站在高处,俯瞰着这一切。他的目光扫过那些被斩杀的军官,然后落在了文官们的身上。

他缓缓说道:“上官阁老,文臣们就交给你来处理了!”

上官宏闻言,心中一喜,他立刻抱拳应道:“臣遵旨!”

随后上官宏便领着一众文臣迈步离去,然而,他们刚刚踏出殿门,就听到有人高声说道:

“哈哈,诸位同僚,你们看那皇帝老儿,不也并非毫无畏惧嘛!面对我等如此之多的栋梁之才,他也不得不向我们妥协呢!”

这一番话语,引得不少文臣纷纷轻笑出声,脸上都流露出一种轻松得意的神色。

“可不是嘛!”另一人随声附和道,“若没了咱们这些人,谁来替他治理这大好江山呢?”

上官宏闻听此言,脸色一沉,厉声道:“都给老夫闭嘴!还不速速随老夫回府!”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明显的不悦,让那些原本还在谈笑的文臣们瞬间收声,不敢再多言一句。

与此同时,皇帝看着上官宏等人离去的背影,转头对站在一旁的秦国公说道:

“秦国公啊,按常理来说,今日时辰己然不早,朕本应让你明日再率军前往昌平。”

“只是如今朝廷局势紧张,实难拖延,故而只能有劳老国公辛苦一趟了!”

秦国公闻听此言,赶忙抱拳施礼,朗声道:“陛下言重了!臣身为臣子,此乃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之说!”

皇帝面带微笑,轻轻拍着秦国公的肩膀,语气中透露出对他的高度信任和赞赏:

“好啊,朕有秦国公这样的能臣辅佐,还有什么大事是办不成的呢?”

他稍作停顿,接着话题一转,“对了,爱卿,秦国公府的秀女选好了吗?今日便可送入宫中了。”

皇帝似乎心情大好,继续兴致勃勃地说道:

“而且,朕还有一个宏伟的计划。”

“朕打算效仿周天子,将来将朕的皇子们分封到海外去当诸侯王,让他们各自治理一方土地,自行设置百官,制定法律。”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拓展我朝的疆土,还能让皇子们得到锻炼,成为真正的治国之才。”

“到那时,爱卿府上的子弟自然也能前往诸侯国为官,一展才华。”

秦国公听着皇帝的这番话,心中不禁感叹皇帝画的这张饼真是又大又香,

即使他贵为秦国公,面对如此的前景,也难以抑制内心的冲动,想要咬上一口。

待秦国公告退回府后,皇帝又唤来程不识,面色凝重地对他吩咐道:

“程爱卿,你此番任务颇为艰巨,需得辛苦一下了。”

“你将你手下的士兵分成两支,其中那些被勋贵欺压的士兵们留在京师里,准备进行京师的改造工作。”

“而那些与勋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士兵们,则派遣他们出城,让他们去修建一处军营。”

程不识恭敬地应道:“是!”

安排好一切之后,皇帝为了进一步激励士兵们为自己效命,果断地下达了一道诏令:

“自即日起,尔等之家人,一律免除人头税与徭役!不仅如此,锦衣卫、东厂以及二十五卫军,亦同此例!”

这道诏令犹如一道惊雷,在士兵们中间炸开。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会如此慷慨地给予他们如此巨大的福利。

一时间,整个军营都沸腾了起来,士兵们激动得难以自持,纷纷跪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见状,心中颇为满意,他微笑着看着这些忠诚的士兵,然后再次下令:

“高宇顺,你速速去统计一下,士兵们的家中可有擅长缝制衣服、制作鞋子以及编织斗笠蓑衣之人。”

“若有,便给他们发放一笔定金。”

“此后,朝廷大军所需之军装被服,皆由士兵们的家属负责制作。”

“如此一来,不仅可为朝廷节省开支,亦可使士兵们的家属多一份收入。”

“遵命!”

高宇顺领命后,立刻带领手下人拿着纸笔,开始逐一记录士兵们的家庭情况。

士兵们则兴奋地排起长队,争先恐后地向高宇顺汇报家中的情况,都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得到这个挣钱的机会。

而皇帝本人,则在一群锦衣卫的簇拥下,前往了教坊司。

这个地方,作为封建社会皇权主导下的特殊产物,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时期,它就己经存在了,而且还是由管仲为了增加齐国的财政收入而设立的。

皇帝此时驾临教坊司,其目的显然并非寻欢作乐,而是另有他图——寻找炮灰。

禁卫军、上首卫以及西卫军,这三支军队加起来总共不过区区两万人而己。

尽管皇帝通过之前的京营阅将和倒卖物资案,成功地从勋贵们手中夺取了大部分兵权,但这也意味着他与勋贵集团正式决裂。

如今,皇帝手中仅有这两万军队,却要用来抵御勋贵集团可能随时发动的政变,这无疑是一项艰巨无比的任务。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皇帝深知仅凭现有的兵力远远不够,他急需更多的军队,尤其是那些能够迅速投入战斗、具备实战能力的士兵。

在这种迫切需求的驱使下,奴隶成为了皇帝的最佳选择。

通常情况下,人们一提到教坊司,往往会联想到那些因罪被流放至此的官员妻女,以及战俘的妻女。

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大夏帝国的教坊司己经存在了两百多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早己繁衍出了一大批男隶。

这些男隶,便是皇帝此次的目标所在!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h0e-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