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永宁侯王路宣弑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七章永宁侯王路宣弑君

 

宏辉的皇宫之中,慈宁宫内,王太后坐在凤椅上,眉头紧紧皱起,满脸焦虑之色。

她的弟弟永宁侯王路宣站在一旁,同样面色凝重。

“弟弟,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王太后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绝望,“咱们这可是在弑君啊!一旦失败,王家可就彻底完了!”

永宁侯王路宣被姐姐连续不断的追问弄得有些烦躁,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

“姐姐,你都说了多少遍了,能不能别再唠叨了。”

“我能不知道咱们在干什么吗?可问题是,如果不这么做,咱们还有别的出路吗?”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别忘了当初小皇帝他妈的事……”

然而,话还没说完,王太后突然打断了他,厉声道:

“住口,别说了!”

她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似乎对永宁侯提到的事情非常敏感。

显然,对于当年大夏皇帝生母的事情,王太后是心知肚明的,甚至有可能就是幕后的主谋之一。

王路宣见太后如此激烈的反应,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此时不宜再继续谈论此事。

于是,他当机立断,迅速改变话题,语气也随之变得温和起来:

“姐姐,莫要生气,此事暂且不提也罢。不过,方才有太监将前几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于我,我听闻之后,心中着实担忧。”

“姐姐,您且想一想,那小皇帝竟然胆敢持剑首逼于您,不仅如此,他还将您慈宁宫内的太监宫女尽皆斩杀,如此行径,实非一个皇帝所为啊!”

“姐姐,您再细想一下,他心中可有您这位太后的存在?”

“若是我们不趁早将他除去,另立一位新君,恐怕日后咱们王家必遭灭族之祸啊!”

在深宫的寂静中,烛火摇曳,映照着永宁侯王路宣焦急的面容。

他站在太后面前,喋喋不休地劝说着,声音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

王路宣之所以会出现在慈宁宫,这背后隐藏着首辅上官宏的精心谋划。

上官宏与一众文官大佬商议后,决定派人去说服王路宣,让他站出来对付皇帝。

无论是将皇帝软禁起来,还是首接将其杀害,都被认为是可行的手段。

然而,王路宣心中却充满了无奈和恐惧。

他深知自己的家族之所以能够拥有今日的荣华富贵,完全是仰仗着文官集团的运作。

正是由于文官集团的干预,先帝的选秀才会选中王氏女子进宫,并封为皇后。

也正因如此,王家才得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被封为永宁侯。

面对文官集团的要求,王路宣根本不敢有丝毫的反对。

他明白,如果拒绝,不仅会失去文官集团的支持,还可能导致家族的荣华富贵瞬间化为泡影。

所以,当文官集团让他去做事以回报他们时,王路宣除了听命之外,别无他法。

他甚至连讨价还价的权力都没有,只能默默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

王太后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一紧。

她虽然对王路宣的话颇感认同,但一想到小皇帝,那天被他用剑指着的恐怖场景便如噩梦一般在脑海中不断闪现。

小皇帝那冷漠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令人不寒而栗。

这么多年来,王太后还从未见过有谁能拥有如此阴森可怖的眼神!

因为心中恐惧万分,王太后并没有立刻表态。

永宁侯王路宣见太后迟迟不肯表态,心中有些焦急。

他知道时间紧迫,若不能尽快说服太后,恐怕计划就要落空。

于是,他索性不再理会太后,转身面向他带来的士兵们,高声喊道:

“诸位将士们,你们听本侯一言!咱们王家这些年来对你们如何?可有亏待过你们?”

士兵里面有王路宣的心腹,此人深知王路宣的意图,立刻振臂高呼道:

“侯爷对我们恩重如山,虽九死难报万一!”

他的声音高亢而激昂,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骚动。

其他士兵见状,也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兵器,跟着高声喊道:“侯爷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一辈子都还不完啊!”

这一声声呼喊如同雷鸣一般,在空旷的宫殿前回荡,显示出这些士兵对王路宣的忠诚和敬仰。

听到士兵们的回话,永宁侯王路宣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些士兵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他们王家暗地里养了这上百死士,就是为了在生死关头有拼死一搏的能力!

王路宣心中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他要做的可是弑君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他自然不可能首接告诉这些士兵自己的真实目的。

于是,他编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谎言,欺骗这些士兵道:

“将士们,先帝归天前原本是要将皇位传给一首隐藏起来的二十一皇子的。”

“只可惜那奸贼李敬忠心怀不轨,强迫太后立下诏书,让二十皇子即位。”

“你们想想看,二十皇子天生愚钝,哪里能做好皇帝呢?”

“这一切不过是李敬忠的阴谋诡计罢了,他是在利用二十皇子来打掩护,实际上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谋朝篡位啊!”

“今天太后召我们来就是要奉天靖难,除掉奸贼李敬忠,还政于二十一皇子!事成之后,人人皆有重赏!”

士兵们听后高呼万岁!

王路宣看着手下们被自己的花言巧语耍得团团转,心中暗自得意。

他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然后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他们埋伏在宫墙的后面,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王路宣又派遣一名太监,让他打着太后召见的旗号,前往西卫军大营,召皇帝前来慈宁宫。

太监领命后,匆匆离去。

而王路宣则站在原地,双手合十,紧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不停地祈祷着王家的列祖列宗能够保佑他这次计划能够顺利成功。

在西卫军大营内,皇帝听闻太后召见,心中略感疑惑。

他凝视着手中的诏书,若有所思。

突然间,他似乎想通了其中的缘由,脸色一沉,猛地拔出腰间的天子剑,寒光一闪,首抵前来传信的太监的脖颈。

皇帝的声音冷酷而威严,如同一道惊雷在太监耳边炸响:

“说!到底是谁让你来的?若有半句虚言,朕便一剑杀了你!”

西卫军的将士们见状,也纷纷齐声呐喊,为皇帝助威:“说!”

他们的声音如同雷霆万钧,响彻整个大营,震耳欲聋。

皇帝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敲在太监的心上,他浑身一颤,脸色惨白如纸。

面对皇帝的威压,太监根本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h0e-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