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天香楼捉拿奸细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六章天香楼捉拿奸细2

 

就在骆养格狂妄大笑的时候,突然间,一支利箭如闪电般疾驰而来,紧贴着他的脸颊飞过,带着凌厉的风声,首首地朝着李若链射去!

这一变故发生得如此突兀,以至于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李若链不愧是武功高强之人,他反应迅速,身形一闪,如鬼魅般避开了这致命的一箭。

那支利箭如同流星一般,狠狠地钉在了地上,箭头深深地陷入地板之中,只露出一小截箭尾。

然而,这一箭的威力却是惊人的,强大的力量使得箭尾不停地颤动,发出嗡嗡的蜂鸣声,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刚才那惊险的一幕。

这突如其来的异变让在场的众人都惊恐万分,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朝着箭矢飞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三楼过道上,一个身材魁梧、身穿重甲、手持硬弓的壮汉正站在那里。

这个壮汉的面容丑陋不堪,满脸横肉,一双眼睛透露出凶狠和狡诈。

他的脑后还留着一条长长的金钱鼠尾辫,这显然是建奴的标志性发型。

众人看到这一幕,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许多人惊恐地大喊道:“真的有建奴细作啊!”

“快逃啊!”

李若链大喊一声:“上,抓住他!”

几个精通射箭的禁卫军士兵朝着建奴细作射箭,进行火力压制,其他士兵朝着三楼狂奔,那料刚上到二楼就被躲藏在这里的另一个建奴细作用狼牙棒打死一人!

禁卫军士兵立刻三人一组进行还击,在士兵的默契配合下,这个偷袭的建奴细作被轻松击杀!

等到士兵们冲到三楼发现刚才射箭的那个细作有跑没了,正要向李若链汇报此事,又有箭矢朝着他们射来,原来是两个细作躲在院子里射箭。

李若链发现这些细作暴露以后不急着突围,反倒是射一箭换一个地方,立刻明白过来这是在拖延时间。

李若链下令道:“所有人全部进入天香楼搜查,不用在外面留人了!”

“是!”

在数百禁卫军士兵面前,十个建奴细作虽然拼死抵抗,拖延时间,还是在账本没有烧完之前找到了那个小院子!

…………

禁卫军大营内人头攒动,喧闹异常,这些人都是从天香楼被带回来的达官显贵。

他们在锦衣卫和东厂的联合审问下,显得惶恐不安,纷纷交钱为自己辩解,声称自己与建奴细作毫无瓜葛!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快步走到皇帝面前,毕恭毕敬地禀报:“陛下,上官阁老、六部尚书、侍郎以及各位勋贵们请求觐见!”

皇帝面沉似水,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传朕旨意,让那个阳城侯薛廉留下,其他人都先回去吧。”

“告诉他们,有没有和建奴勾结,可不是单凭一张嘴就能说清楚的!”

“遵命!”太监领命后,转身快步走向禁卫军大营门口。

他站定身子,面对一众高官和勋贵,将皇帝的话原原本本地重复了一遍。

听到皇帝的旨意,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皇帝的意图。

阳城侯薛廉则显得有些忐忑,他老老实实地跟着太监走进了大营,去面见皇帝。

其他高官和勋贵们则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上官阁老,您看陛下这是何意啊?”有人忍不住向上官阁老发问,希望能从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那里得到一些线索。

上官宏原本正与一众文官们围坐在一起,激烈地商讨着如何就皇帝屠杀国子监监生一事对皇帝施加压力。

他们坚信,在他们这些文官面前,即便是年轻的小皇帝也必须乖乖听话。

然而,正当他们热烈讨论之时,突然有人匆匆跑来禀报,说天香楼里竟然真的被李若链找出了细作!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上官宏等人惊愕不己。

其实,关于天香楼里有奸细的事情,上官宏并非一无所知。

事实上,他甚至还曾与那些奸细商议过走私事宜。

本来,他对这些奸细的能力充满信心,认为他们绝对能够逃脱李若链的追查。

可谁能料到,最终的结果竟然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上官宏和其他文官们惊恐万分,生怕自己会被这些被抓的细作供出来。

于是,他们匆忙起身,心急如焚地赶往禁卫军大营,想要觐见皇帝,解释清楚这一切。

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们来到了营门前,却连皇帝的面都未能见到。

最终,他们只得到了皇帝的一句冷冰冰的回应:“和建奴有没有联系,可不是嘴能说清的!”

上官宏略作思考,瞬间便明白了皇帝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这分明是在暗示他们,要想证明自己与建奴毫无瓜葛,就必须花钱买个平安。

只要交了钱,自然就与建奴没有任何关系;但若不交钱,那就意味着他们与建奴之间存在联系,事情就是如此简单明了!

上官宏深吸一口气,将自己心中的猜想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他的话音刚落,在场的一众文官们便陷入了沉思。

这些文官们平日里都是些精明算计之人,对于钱财的事情自然不会含糊。

他们开始在心中暗自盘算着,究竟要给皇帝多少银子才能破财免灾。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和讨价还价,他们终于商量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这个数字虽然让他们有些肉疼,但相较于可能面临的灭门之灾,也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于是,这些文官们纷纷起身,急匆匆地赶回家中,准备将所需的钱财凑齐。

原本,按照这些官僚们一贯的贪婪本性,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就把钱掏出来的。

然而,如今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了。

皇帝手中掌握着他们通敌的铁证如山,如果他们不乖乖交钱,皇帝只需要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那么他们的下场恐怕就不仅仅是破财免灾这么简单了。

在封建社会,忠君爱国可是政治正确的绝对准则!

通敌卖国这种行为,一旦被揭露,那可是要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的。

即使他们能够侥幸逃脱一死,也会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千古罪人。

所以,这些文官们虽然心中不情愿,但也别无他法,只能咬着牙把钱交出来,以求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与文官们在规则下乖乖认输交钱的情况相比,勋贵们的处境可就悲惨多了。

就在不久前,皇帝下令让他们捐款,这些人一个个都哭穷喊穷,声称自己一贫如洗。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转瞬间他们就被查出天天光顾天香楼,这可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欺君之罪啊!

除了秦国公、新城侯、宣城伯和巩驸马等少数人乖乖回去准备钱财外,其他的勋贵们都慌了神。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h0e-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