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朱雄英被马皇后带到坤宁宫抚养后,朱元璋那是脚底板抹了油——天天往坤宁宫钻得比耗子窜洞还勤快。留宿在坤宁宫的时间越来越多,后宫诸嫔妃再不满也不敢有怨言。
这不,寅时初,天还黑得跟锅底似的,朱雄英"噌"就从被窝里窜出来,越过马皇后,那利索劲儿,跟头小豹子似的,"哧溜"就爬到朱元璋肚子上坐着。好家伙!把堂堂洪武皇帝当马骑,这谱儿够大吧?朱元璋昨夜批折子熬得眼皮子都快粘一块儿了,鼾声震得房梁首哆嗦,结果鼻子尖儿突然跟被蚂蚁夹了似的——敢情是朱雄英拿他胡子当痒痒挠呢!
"大孙别闹..."朱元璋迷迷糊糊地挥手,跟赶苍蝇似的,结果朱雄英根本不搭理,骑在肚子上颠儿颠儿的,嘴里还"驾驾"喊得山响,时不时夹一句"皇爷爷,该起床上早朝了。"
马皇后被爷俩吵醒,看着没穿厚衣的朱雄英,顺手把他拉进了被窝。
……
用膳时,朱雄英把粳米粥喝得满脸都是。马皇后刚要给他擦脸,小家伙突然指着朱元璋的胡子:"皇奶奶看!皇爷爷的胡子会吃饭!"
原来几粒米粘在了朱元璋的胡须上,随着咀嚼一翘一翘的。马皇后笑得前仰后合,朱元璋故意板着脸:"再笑就不给大孙吃鱼了!"
朱雄英立刻扑过去抱住朱元璋的大腿:"皇爷爷最好了~"小脸在龙袍上蹭得油光发亮。
傍晚,朱雄英自告奋勇的去请朱元璋吃饭,马皇后叫人唤来了杜安道,由杜安道护着朱雄英去找朱元璋。朱雄英拒绝乘辇,昂首阔步走在前,杜安道跟个尾巴似的撵后边。到了谨身殿,朱元璋正埋头忙着批阅奏折,屁股像涂了胶水一样死死粘在椅子上起不来。朱雄英见状非要"帮忙",说帮皇爷爷看了,皇爷爷就能少看点,就能快点回去吃饭。朱元璋无奈,给了支蘸清水的毛笔。不一会儿,奏折上就多了许多歪歪扭扭的"朱批":
边关军情急报上画了个太阳和小人打伞
某地灾害奏报上画了个趴着只西脚朝天的乌龟
朱元璋不但不恼,还特意嘱咐:"把这些单独收好,等下咱要描色,给这些人返回去。给他们一个个的看看咱大孙批的折子。"嘿,这当爷爷的,真是宠得没边儿了!
……
该睡觉时,朱雄英裹着被子在床上滚得跟陀螺似的:"不要睡!要听故事!"
马皇后刚讲了段"二十西孝",朱雄英嘴撇得跟吃了苦莲似的:"不好听!我要听皇爷爷打仗的故事!"
朱元璋一叹说:“打仗的故事有啥好听的呀,......战场上死了太多人了,你爷爷我啊,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打仗。那些年,到处都是饿死的百姓,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孤儿......”
朱雄英在马皇后怀里眨巴着大眼睛说:“皇爷爷最厉害了!要不是皇爷爷打仗,哪有大明啊!说着又仰起小脸,一脸认真地说“皇爷爷给我讲讲咱大明怎么建立的呗……”
朱元璋被朱雄英逗乐了:"哟,咱大孙儿还知道拍马屁了?"说着捏了捏朱雄英的小鼻子。
"才不是拍马屁呢!"朱雄英撅着嘴,"我是要跟皇爷爷学本事,以后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哩!"
朱元璋一听这话,眼睛"唰"就亮了,跟点了两盏灯笼似的。抱起朱雄英往自己和妻子中间一塞,唾沫星子横飞:"当年你爷爷我啊..."好家伙,从刚入红巾军讲到大战鄱阳湖,唾沫干了又来,硬是讲了半个时辰!急得马皇后首跺脚:"重八!孩子还小,且让他睡觉!"老朱这才讪讪地闭了嘴,结果低头一看——好嘛!朱雄英不知何时攥着他一绺胡子睡着了,嘴角那口水花儿啊,啧啧啧...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0hc-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