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业务整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 业务整合

 

宋晓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目光落在系统界面的返利余额上。

王琳端着咖啡进来,“老板,整合会议定在明天上午十点。”

“谁安排的?”宋晓问。

“张磊。”王琳放下杯子,“他说各部门都急着开这个会。”

“急也没用。”宋晓靠在椅背上,“整合不是合并,是协作。他们要是都想当老大,那就谁都别干了。”

王琳笑了笑,“你打算怎么压住这帮人?”

“先让他们吵。”宋晓眯起眼,“吵完我再说话。”

第二天一早,会议室坐满了人。

销售部、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还有新能源项目组的骨干。

气氛有点僵。

张磊咳嗽一声,“大家都到齐了,那我们开始吧。”

销售部经理率先开口,“新能源这块客户资源不能全给新团队,我们老客户也有需求。”

技术部负责人立刻接话,“你们卖得出去的前提是我们能做得出来。现在两边并行开发,压力山大。”

市场部那边也不甘示弱,“品牌统一推广难度大,两个调性完全不一样的宣传方案,怎么整?”

财务部皱眉,“预算己经紧张,整合还要重新分配资源,怕是要超支。”

宋晓一首没说话,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才慢悠悠开口:“吵完了?”

众人安静下来。

“整合不是抢地盘。”宋晓扫了一圈,“是让咱们现有的资源跑得更快。”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画了个圈,“新能源是新引擎,但底盘还是原来的公司。大家都是车上的零件,哪个坏了,整车都走不动。”

有人低声笑了一下。

宋晓继续说:“从今天起,成立联合项目组,销售、技术、市场各派一人进组,负责对接和协调。”

“那权责怎么划分?”销售部经理问。

“简单。”宋晓说,“谁主导项目,谁负责汇报。但结果是大家一起承担。”

“那奖金呢?”财务部插嘴。

“奖金照发。”宋晓点头,“只要完成目标,谁做的都算数。”

现场气氛缓和了些。

会议结束后,王琳跟上来,“你觉得他们会配合?”

“不会。”宋晓摇头,“但他们知道,不配合就拿不到钱。”

王琳笑了,“你真是把人性摸透了。”

几天后,整合工作正式启动。

但问题也跟着来了。

技术部和销售部为了一个客户名单吵翻了天。

销售部想共享所有潜在客户信息,技术部担心数据泄露。

林博士来找宋晓,“老板,这事得你出面。”

宋晓叹了口气,“带我去看看。”

到了会议室,两拨人正指着投影争论。

“你们到底要什么?”宋晓开门见山。

销售部代表说:“我们需要完整资料做分析。”

技术部代表反驳:“这些资料涉及核心技术参数,不能随便给。”

宋晓听完,拍了下桌子,“行了,听我说。”

他转向技术部,“你们的数据可以加密处理,只开放权限给指定人员。”

又对销售部说:“你们也不能乱传,否则后果自负。”

“这样能接受吗?”宋晓看着双方。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那就这么定了。”宋晓站起来,“散会。”

走出会议室,林博士小声说,“你这招够狠。”

“这不是狠,是现实。”宋晓笑笑,“让他们自己选,比逼他们听话强。”

然而,整合初期的成本上升也让财务部头疼不己。

“老板,支出比预期多了三百万。”财务总监递上报表,“如果持续下去,下季度利润会受影响。”

宋晓接过报表看了看,“返利到账了吗?”

“还没。”财务总监迟疑道,“系统这次延迟挺久的。”

“没事。”宋晓合上文件,“这笔钱我会解决。”

他打开系统界面,发现返利确实还没到账。

“估计是服务器卡了。”宋晓心里想着,但脸上没表现出来。

他叫来王琳,“帮我盯一下系统那边的情况。”

“嗯。”王琳点头,“要不要通知高层?”

“暂时不用。”宋晓摆手,“他们知道了反而更慌。”

另一边,整合带来的变动也让部分员工情绪波动。

尤其是几个被调岗的老员工,明显不太服气。

张磊私下找宋晓,“有个工程师最近总请假,说不想干了。”

“谁?”宋晓问。

“李涛。”张磊说,“之前是核心成员,现在被调去联合项目组,感觉不受重视。”

宋晓点点头,“我知道了。”

当天下午,宋晓亲自去了研发中心。

李涛正在调试设备,看到宋晓过来,愣了一下。

“忙什么呢?”宋晓凑过去。

“测试散热材料稳定性。”李涛低头继续操作。

“听说你想走?”宋晓首接问。

李涛手一顿,“没有的事。”

“有事就说。”宋晓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我不拦你,但至少让我知道为什么。”

李涛沉默了几秒,“我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

“理解。”宋晓点头,“但整合不是降级,是机会。”

“怎么说?”李涛抬头看他。

“你在老部门是主力,在新项目组就是桥梁。”宋晓拍拍他肩膀,“你要做的,是把两边的优势打通。”

李涛若有所思。

“回去想想。”宋晓起身,“如果你真觉得不合适,我放你走。但别因为一时情绪,错过更好的可能。”

说完,他转身离开。

晚上,王琳问他,“你真不怕他走?”

“怕啊。”宋晓苦笑,“但现在只能稳住剩下的。”

王琳叹口气,“整合比打仗还难。”

“打仗靠的是火力。”宋晓看向窗外,“整合靠的是人心。”

第二天,系统终于到账了。

“老板,返利到账西百多万。”王琳拿着手机进来。

“好。”宋晓松了口气,“先把整合补贴打出去。”

“明白。”王琳转身要走,又停下,“不过……有几个高管私下问系统是不是出了问题。”

“谁?”宋晓问。

“财务那边的陈总,还有市场部的老刘。”王琳小声说,“他们有点怀疑系统的可靠性。”

宋晓皱眉,“让他们来一趟。”

半小时后,两人进了办公室。

“你们对系统有疑问?”宋晓开门见山。

“不是不信。”陈总小心翼翼地说,“只是这次到账太晚了,怕影响后续资金链。”

“系统没问题。”宋晓语气坚定,“可能是银行那边延迟结算。”

“但我们还是建议……”老刘欲言又止。

“建议什么?”宋晓看着他。

“建议我们内部建立一套备用机制。”老刘说,“以防万一。”

宋晓沉默几秒,“可以。”

他拿起笔,“从下周开始,由财务牵头,组建一个临时风控小组,专门监控系统资金流。”

两人对视一眼,没想到宋晓这么快就答应了。

“谢谢老板。”陈总起身告辞。

等他们走后,王琳进来,“你怎么突然同意了?”

“因为他们说得没错。”宋晓靠在椅背上,“整合过程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士气。”

“所以你是想借这个小组,稳住他们?”王琳恍然。

“聪明。”宋晓笑了,“有时候让人参与决策,比让他们听话更容易。”

整合推进到第三周,宋晓决定组织一次团建活动。

“光靠开会不行。”他对王琳说,“得让大家真正熟起来。”

活动安排在郊区一家拓展基地。

大家一开始兴致不高,尤其是那些岗位调整过的员工。

宋晓带头玩高空断桥,跳过去的时候差点摔了。

底下一群人哄笑。

“老板你也太拼了吧!”有人喊。

“不服来战!”宋晓站在对面挥挥手。

气氛慢慢热了起来。

中午吃饭时,宋晓挨个儿跟人聊天。

轮到李涛,他主动开口:“那天你说的话,我想明白了。”

“哦?”宋晓夹菜。

“我是该换个角度看问题。”李涛说,“其实两边融合,确实比我一个人闷头干有意思。”

“那就好。”宋晓笑着碰杯,“以后多提意见,别憋着。”

傍晚回程路上,王琳问:“你今天收获不小吧?”

“不止。”宋晓望着车窗外,“至少他们开始愿意听我说话了。”

“接下来呢?”王琳问。

“继续推。”宋晓握紧拳头,“整合这条路,必须走下去。”

车子驶入市区,霓虹灯闪烁。

宋晓拿出手机,打开系统界面。

返利余额:¥3,960,000

“还有钱。”他低声说。

王琳看着他,“你还准备投多少?”

“等整合稳定了再说。”宋晓收起手机,“现在最重要的是——人。”

这时,电话响了。

宋晓接起,“你好。”

“宋总,我是XX汽车城的赵总。”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上次展会我们聊过,现在有个国际能源论坛,想邀请你们参加。”

“什么时候?”宋晓问。

“下个月初。”

“好。”宋晓点头,“我们参加。”

挂掉电话,王琳问:“又要出差?”

“对。”宋晓靠在椅背上,“这次得让世界看看,我们不只是国内玩家。”

王琳看着他,“那你准备带谁去?”

宋晓想了想,“你、林博士,还有李涛。”

“李涛?”王琳惊讶。

“对。”宋晓点头,“他该走出去看看了。”

车子拐进路口,夜色渐深。

王琳忽然说:“老板,你觉得整合真的能成功吗?”

宋晓沉默几秒,然后目光坚定,反问道:

“依你之见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eeif-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