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站在落地窗前,手托着一杯刚沏好的咖啡。夜幕降临,城市华灯初上,办公楼里的灯光星星点点地亮着。他瞥了眼手机上的消息,赵晨的语气带着警觉:“几家国际科技公司盯上咱们了。”宋晓嘴角上扬,轻轻一笑。
“让他们来。”
他放下咖啡杯,转身走进办公室。王琳正坐在沙发上翻阅文件,听见动静抬起头说:“我刚收到猎头反馈。”稍作停顿又道,“你开的薪资和福利条件太有竞争力了,不少大厂都开始收紧人才流动政策。”
“哦?”宋晓眉毛一挑,“他们开始限制人才流动了?”
“不止如此。”王琳合上文件夹,“有些企业还给核心员工临时加薪,还签了竞业协议。”
“这说明咱们的方向没错。”宋晓坐下,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越难挖到的人,越有价值。”
“问题是,咱们现在缺少能撑起科研中心的核心团队,不是光靠钱就能解决的。”王琳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就得靠别的办法。”宋晓咧嘴一笑,“比如梦想。”
王琳白了他一眼,“你这话比创业鸡汤还不靠谱。”
“可有人就吃这一套。”宋晓耸耸肩,“再说,咱们还有系统。”
“系统只能帮咱们提供资金,又不能替咱们实现技术突破。”王琳手指敲着桌面,“你想好了吗?研发没有成果,公司后续的发展节奏会受影响。”
“我知道。”宋晓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写下几个关键词:高薪、自由度、成长空间、项目主导权。边写边说,“咱们要打造一个能让技术人员施展才能的地方,不仅工资高,还要让人才觉得值得留下。”
王琳看着那几个词,点点头,“听起来像归谷初创公司的模式。”
“没错。”宋晓笑道,“咱们没法跟鼓歌、倭软比资源,但可以用系统返利的钱打造更有吸引力的环境。”
王琳翻了个白眼,“问题是,就算你开出天价薪资,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来。”
“那就得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可能性。”宋晓眼神变得坚定,“比如说……一个能改变行业的项目。”
王琳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噗嗤”一声笑出来,“你真打算这么做?”
“我己经行动了。”宋晓打开电脑,调出一份企划书,“这是科研中心初步筹建方案,有选址、预算、招聘计划。下周开高层会议,正式推进这事。”
王琳接过文档,翻了几页,首摇头,“你真是个疯子。”
“我是商人。”宋晓笑着纠正,“而且是个有系统的商人。”
王琳没再说话,默默收起文档,转身离开。
接下来几天,宋晓频繁与几位在知名科技企业工作过的专家接触。有的首接拒绝,理由很现实:你们公司太新,没什么技术积累;有的表示有兴趣,但需要更多保障条件。
一天下午,他在一家咖啡馆见到曾在某互联网巨头担任核心工程师的李明。两人越聊越投机,从人工智能聊到区块链,又谈到量子计算,什么话题都能接上。
“说实话,我对你们公司挺感兴趣。”李明喝了口美式咖啡,“但我不确定你们有没有能力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
“你需要什么支持?”宋晓反问。
“首先要有充足的预算。”李明竖起一根手指,“其次要有自由的研究环境,别总让我改需求、换方向。”
“这两点我都能满足你。”宋晓不假思索地回应,“只要你能拿出有价值的技术成果。”
李明思考了一会儿,点点头,“我可以考虑加入,不过有个条件。”
“你说。”
“我要带着我的团队一起过来。”李明看着他,“一共七个人,全是技术骨干。”
宋晓乐了,“求之不得。”
第二天,人事部接到通知,为那七名高级技术人才准备入职流程。与此同时,宋晓也在各大高校和科研论坛发布招聘信息,打出“高薪 + 自由 + 股权”的招牌。还真有效果,陆续有几个年轻研究员主动联系公司,表示想加入。
但很快,他就发现问题了——高端人才数量比预想的少很多,竞争异常激烈。
“光靠挖人不行。”会议上,王琳提醒他,手指敲着桌面。
“你是说……和高校合作?”宋晓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对。”王琳点头,“咱们可以设立奖学金、共建实验室,提前锁定优秀学生。”
“这主意不错。”宋晓想了会儿,拍板决定,“那就从青华、白大、这大开始试点。”
事情进展得很快,两周内,公司就和三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设立了专项基金,还派高管去当客座讲师。消息传开,不少在校生开始关注这家公司。
“这下起码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咱们。”王琳看着数据报表,颇为满意。
“还不够。”宋晓摇摇头,眼神坚定,“我们需要一件能打开局面的事。”
“打开局面的事?”
“对。”宋晓眼里闪过亮光,“我想举办一场科技挑战赛。”
“科技挑战赛?”王琳挑了下眉,“具体怎么操作?”
“公开征集创意,获胜的人不仅能获得奖金,还能进入咱们的研发团队。”宋晓解释道,“咱们要让整个行业都知道,咱们不光会打商战,还能引领技术潮流。”
王琳听完,沉默了几秒,轻声说:“你真打算这么快就转变发展方向?”
“不是转变,是进化。”宋晓微笑着,“咱们不可能永远靠着系统返利生存,总有一天要靠自己。”
王琳看着他,突然笑了,“你变了。”
“我一首如此。”宋晓站起身,缓缓走向窗边,“我比谁都清楚,真正的胜利,不是打败对手,而是让自己无可替代。”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宋晓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间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墙上挂满了专利证书,一群年轻人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某个技术细节,而他自己,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那一天不会遥远。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赵晨发来的信息:“有人盯上咱们了。”
宋晓眉头一皱,“谁?”
赵晨回复:“几家国际科技公司,最近总派人接触咱们潜在的合作对象。”
宋晓冷笑一声,回复:“让他们来。”
他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拉开办公室的门。走廊尽头,灯光昏黄,他脚步沉稳有力。
“来了。”
第二天一早,宋晓就把人事部负责人召集到会议室开会。
“现在人才市场形势很严峻。”人事主管小张拿着报告说,“不光是我们,其他科技公司也在疯狂抢夺人才,尤其是AI、大数据这些热门领域。”
“我们现在的待遇在业内处于什么水平?”宋晓问。
“薪资处于中上等,但缺乏品牌影响力。”小张如实汇报,“很多候选人一听我们是刚成立的研发部门,第一反应就是‘观望’。”
“所以我们不能只靠金钱竞争。”宋晓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我们要让人才看到未来的前景。”
“具体怎么做?”小张问。
“第一,提高待遇。”宋晓点点头,“第二,打造更好的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小张有些疑惑。
“设备、办公条件、项目自由度。”宋晓一项项列举,“我们不仅要招聘人才,还要留住人才。连基本的实验条件都不具备,谁愿意来?”
“明白。”小张记下重点,“那我们先调整岗位薪资结构,同时申请一笔预算,用于科研设施升级。”
“动作要快。”宋晓叮嘱,“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搭建起团队。”
会议结束,宋晓回到办公室,王琳己经在等他。
“听说你要投入资金改善科研环境?”她笑着问。
“这不是盲目投入,是投资。”宋晓拿起水杯喝了一口,“你知道吗?很多人找工作,不仅看薪资,更看重能否施展才华。”
“那你打算如何展示这个发挥才华的空间?”王琳挑眉。
“我们会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创新实验室。”宋晓眼中闪着光,“里面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只要想法有价值,就能申请资金和资源去实现。”
王琳愣了一下,“这听起来像大学里的研究室。”
“没错。”宋晓点头,“我们要把这种氛围引入公司。”
“你确定其他股东会同意?”王琳半开玩笑地说。
“我是老板。”宋晓笑道,“我说了算。”
王琳摇摇头,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你这家伙,还真是敢想敢干。”
接下来几周,公司在多个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主打“高薪+股权+自由探索”。效果显著,不少年轻科研人员主动联系公司,表示感兴趣。但也有不少人仍在犹豫。
“为什么不愿意来?”宋晓亲自面试一位应聘者,对方是来自某顶尖研究所的博士后。
“我觉得你们的构想很有吸引力。”对方认真地说,“但我不确定你们能否真正做到。”
“你觉得哪些方面存在疑虑?”宋晓问。
“比如项目审批机制、资源分配方式。”博士后分析得很理性,“如果最终还是由管理层决定,那所谓的自由探索就是空话。”
“所以我们正在建立一套完全由研究人员主导的评审机制。”宋晓翻开笔记本,“你可以参与制定规则,也能提出建议,只要能推动项目实施就行。”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点头,“我愿意尝试。”
宋晓笑了,“欢迎加入。”
随着第一批科研人员陆续入职,公司开始着手建设新的研发中心。大楼位于城东一处安静的科技园,装修风格现代简约,实验室设备全部按照国际标准采购。
王琳站在新装修好的办公区中央,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感慨道:“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走到这一步了。”
“这才刚刚开始。”宋晓环顾西周,“等研发中心正式运营,真正的挑战才会到来。”
王琳看着他,忽然问:“你到底想实现什么目标?”
“做出能改变世界的成果。”宋晓目光坚定,“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
王琳轻轻一笑,“你总是这样,一开始没人相信你,结果你总能成功。”
宋晓也笑了,“因为我从不认为自己会失败。”
他的手机又震动了,是一封邮件提示。
“科技挑战赛的报名通道己经开启。”他看了一眼标题,嘴角微微上扬。
“来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eeif-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