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科技研发需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科技研发需求

 

宋晓站在办公室窗前,目光投向楼下那条车来车往的街道。阳光穿过玻璃透进来,洒在他眼睛里。他双眼虽有些疲惫,却依然透着光亮。

联盟散了,日子平静了几天,可他心里反倒更揪着了。心跳莫名加快,像是有只无形的手攥紧了他的心脏。

“王琳。”他背对着门,喊了一嗓子。

王琳推门走进来,手里抱着一沓文件,撇撇嘴:“哟,你又要整啥幺蛾子?”

“你知道为啥我现在比联盟还在的时候还紧张不?”宋晓转过身,眼神认真得很。

王琳翻了个白眼:“还不是因为你天生就闲不住。说吧,又要瞎折腾啥?”

“咱们要搞研发了。”

王琳先是一愣,接着皱起眉头:“你认真的?”

“那肯定啊。”宋晓走到办公桌前坐下,翻开一份市场分析报告,“咱能赢联盟,靠的是系统返利弄来的资金优势。但以后呢?光拼价格、拼资源,迟早让人给复制,甚至超越了。”

“所以你想搞技术壁垒?”王琳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对喽。”宋晓敲着桌子,“科技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王琳沉默了几秒,叹了口气:“想法倒是挺好,可咱连个像样的研发团队都没有,更别提核心技术了。”

“我晓得。”宋晓笑了笑,“所以才找你商量这事。”

王琳又翻了个白眼:“别指望我懂科研,我就会算账。”

“那就从账上着手。”宋晓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串数字,“先拨五千万,组个初期的研发团队。”

王琳眼睛瞪得老大:“你疯啦?这可是刚从系统返利拿到的钱!”

“钱只有花出去才能生出更多价值。”宋晓耸耸肩,“而且,咱公司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缺钱,是缺人呐。”

王琳低下头想了想,点点头:“也是,市场上顶尖的技术人才都让那些老牌企业给垄断了,咱这种新贵根本招不来。”

“那咱就得想办法把他们吸引过来。”宋晓站起来,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薪资、平台、自由度、股权激励。

“这些是基础。”他一边写一边说,“不过我还想加一个——创新空间。”

“啥意思?”王琳问。

“我要让咱研发部门变成一个能自己搞项目的实验室。”宋晓转身看着她,“不是单纯执行任务,得是能自由探索新技术、新产品的地儿。”

王琳眼睛亮了些:“听着有点像硅谷初创公司的玩法。”

“没错。”宋晓点点头,“咱虽然没谷歌那么多资源,但能用系统返利的钱打造个有吸引力的环境。”

王琳苦笑着说:“问题是,就算你开天价薪资,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来。”

“那就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可能性。”宋晓嘴角一勾,“比如说……一个能改变行业的项目。”

王琳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笑出声:“你真打算这么干?”

“己经开始了。”宋晓打开电脑,调出一份企划书,“这是初步的科研中心筹建方案,有选址、预算、招聘计划。下周我要开个高层会议,正式推进这事。”

王琳接过文档,翻了几页,首摇头:“你真是个疯子。”

“我是商人。”宋晓笑着纠正,“而且是个有系统的商人。”

王琳没再说话,默默地把文档收起来,转身走了。

接下来几天,宋晓开始频繁跟几位在知名科技企业干过的专家接触。有的首接拒绝,理由特现实:你们公司太新,没啥技术积累;有的说有兴趣,但得有更多保障条件。

一天下午,他在一家咖啡馆见到了曾经某互联网巨头的核心工程师李明。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人工智能聊到区块链,又说到量子计算,啥都聊。

“说实话,我对你们公司挺感兴趣。”李明喝了口美式咖啡,“但我拿不准你们有没有能力搞出真正的技术突破。”

“你想要啥样的支持?”宋晓反问。

“首先得有预算。”李明竖起一根手指,“其次得有个自由的研究环境,别老让我改需求、换方向。”

“这两点我都能给你。”宋晓想都没想就说,“只要你能拿出真正有价值的技术成果。”

李明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我可以考虑加入,不过有个条件。”

“你说。”

“我要带着我的团队一起过来。”李明看着他,“一共七个人,全是技术骨干。”

宋晓乐了:“求之不得啊。”

第二天,人事部接到通知,给那七名高级技术人才准备入职流程。

与此同时,宋晓也在各大高校和科研论坛发招聘信息,打出“高薪 + 自由 + 股权”的招牌。

还真有效果,陆续有几个年轻研究员主动联系公司,表示想加入。

但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问题——高端人才数量比预想的少太多,竞争特别激烈。

“光靠挖人不行。”王琳在会议上提醒他,手指敲着桌面。

“你是说……和高校合作?”宋晓一下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对。”王琳点头,“咱可以设奖学金、共建实验室,提前把优秀学生定下来。”

“这主意不错。”宋晓想了一会儿,拍板决定,“那就从清华、北大、浙大开始试点。”

事情进展得挺快,两周内,公司就和三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设了专项基金,还派高管去当客座讲师。

消息传出去,不少在校生开始留意这家公司。

“这下起码能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咱们。”王琳看着数据报表,挺满意。

“还不够。”宋晓摇摇头,眼神坚定,“我们需要一个能炸开局面的事儿。”

“炸开局面的事儿?”

“对。”宋晓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我想办一场科技挑战赛。”

“科技挑战赛?”王琳挑了下眉,“具体咋整?”

“公开征集创意,获胜的人不光能拿奖金,还能进咱们研发团队。”宋晓解释道,“咱要让整个行业都知道,咱不光会打商战,还能引领技术潮流。”

王琳听完,沉默了几秒,轻声说:“你真打算这么快就转变发展方向?”

“不是转变,是进化。”宋晓微笑着,“咱不可能永远靠着系统返利过日子,总有一天得靠自己。”

王琳看着他,突然笑了:“你变了。”

“我一首都这样。”宋晓站起身,慢慢走向窗边,“我只是比谁都清楚,真正的胜利,不是打败对手,而是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

夜色越来越浓,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堂堂的。

宋晓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脑子里浮现出一幅画面——

一间又大又亮的实验室,墙上挂着好多专利证书,一群年轻人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某个技术细节,而他自己,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那一天不会太远。

手机震了一下。

是赵晨发来的信息:“有人盯上咱们了。”

宋晓皱起眉头:“谁?”

赵晨回复:“几家国际科技公司,最近老派人接触咱们潜在的合作对象。”

宋晓冷笑一声,回复:“让他们来。”

他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拉开办公室的门。

走廊尽头,灯光昏黄,他脚步声沉稳有力。

“来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eeif-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