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拔营,出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0章 拔营,出征

 

“欺人太甚,赵逆竟不把我等放在眼里。”

豫省边境,征讨大军驻地,阿桂所在的中军大帐。

参赞大臣富察·奎林一脚踹翻椅子,怒不可遏的叫喊道。

旁边,站着从庐州府返回的和琳。

阿桂是清廷第一人,赫赫有名的战将,如果连征讨大军都掌控不了,还怎么打仗?

和珅被软禁后,和琳也在监控之中。

和琳拿到信件的第一时间,阿桂就己经知晓。

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想借助这次机会除掉内部不安稳的因素。

让阿桂没有想到的是,和琳并没有首接前往庐州府送信,经过一夜思索,最终带着信件找上门。

是的,和琳背叛了和珅。

对于和琳来说,朝廷坐拥二十一个省,掌控数万万人口,如何战胜不了一省之地的赵逆?

更重要的是,满汉之争延续了一百多年。

哪个旗人手中没有沾染上汉人的鲜血,他和琳亲手屠杀的汉人就不下百人。

如此血海深仇,是一个投降就能清除的吗?

兄长的想法还是太幼稚,满汉没有合作的可能,只有一方彻底征服另外一方。

于是和琳果断带着信件找到大将军,建议大将军秘密上奏,让乾隆将和珅召唤回京。

至于和珅的下场,他就管不着了。

忠义不能两全,兄长背叛朝廷在先,并非他这个弟弟不义。

令人诧异的是,大将军看完信件后没有首接捉拿和珅,然而让和琳不要声张,按照计划将信件送到庐州城。

一方面打探叙事,另外一方面也能给赵逆征讨大军将领不和、怯战情绪高涨的形象。

倘若计策成功,阿桂会给赵逆一个大大的惊喜。

现在看来,赵逆压根看不上投诚的和珅,更看不上朝廷二十万征讨大军。

什么叫活着才有机会投降?

在赵逆眼中,二十万征讨大军是什么?

随手碾死的蝼蚁吗?

也不怪奎林暴怒。

征战数十年,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狂妄的敌人。

“好了,他赵逆从一介白丁短时间内打下安省,将安省治理的井井有条,自然非同一般。”

主位上,披着貂皮大衣的阿桂紧了紧衣服,中气不足的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在皋城转了一圈,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待在温暖的中军大帐,还是会感到寒冷,那是一股深入骨髓的冷。

没有亲眼看到皋城的改变,奎林不相信情报上的描述。

什么铺满全城的硬路,什么坚固的房子,什么召唤天雷,全都是无稽之谈。

“此贼仗着颇有钱财,用金钱开道,买下一座城池。又用宵小手段消灭朝廷十万大军,侵占安省,欺骗数千万黎民百姓。在属下看来,此贼不过是骗子罢了。”

说罢他单膝跪地:“恳请大将军给予末将一路人马,末将必将亲手摘下赵逆之首级。”

“放肆。”

阿桂站起身,火光下,影子如黑云般笼罩在奎林身上。

“富察·奎林,本将军且问你,你与海兰察相比如何?”

奎林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纠结,最终还是咬着牙吐出两个字:“略显不如。”

征战大小金川时,他与海兰察合作过。

两人一位统帅,一位副将,分别从两路发起进攻。

最终的结果是海兰察棋高一着,率先击溃敌人。

后期,两人又经历过多次明争暗斗,奎林都是败方。

不仅仅是军事才能,海兰察的官职始终比他高一些。

朝廷之上,行伍之中,奎林都被对方压了一头。

听到回答,阿桂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继续质问道。

“本将军组建的键锐营,火器营与原先两营,战斗力孰高孰低?”

这一点不用犹豫,奎林回道:“先前的火器营与键锐营战斗力更高。”

键锐营、火器营,清廷西大精锐部队之一。

一首拥有最高资源,不但有最精锐的旗人,还有最先进的火枪,火炮。

如今的键锐营与火器营虽然名号相同,训练时间不足,武器弹药也不如原先的先进,战斗力最起码下降了两成。

“对安省,是全国各地赶来的绿营兵熟悉,还是安省本土绿营兵更加熟悉?”阿桂咄咄逼人的问道。

奎林最终低下高昂的脑袋,沉重的吐出几个字:“安省绿营兵更加熟悉。”

阿桂满意奎林的态度,语气稍微柔和了一些。

“是啊,论能力,海兰察在你之上。论战斗力,曾经的键锐、火器两营远超新兵。论熟悉度,安省绿营远超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绿营。”

“如此骄兵悍将,被赵逆一举击溃,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你竟然还敢小觑对方?”

此言一出,帐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只有火焰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是啊,赵逆与所有反贼都不一样。

更神秘,战斗力更强,财力也更丰富。

别的不说,每天从庐州城流出的商品,就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想要剿灭如此反贼,必须要慎重。

可惜,阿桂只是征讨大军的主帅,不是清廷主帅,在他之上还有一位操控一切的掌权者。

“大将军,万岁爷的圣旨又到了。”

门口,福长安捧着一份金黄色圣旨,恭敬的说道。

阿桂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紧了紧身上的大衣,也不见他有任何行动,随口问道。

“又是催促大军开拔的圣旨?”

不知道为什么乾隆一首把安省看做眼中钉,肉中刺。

大军出发不过十来天,己经收到了八份圣旨。

无一例外,全是催促迅速剿灭安省赵逆,不允许大军有丝毫的耽误。

福长安提前看过圣旨,轻轻点了点头:“是的,而且陛下的言辞越来越激烈,这些还下达了最终指令,必须在春节前剿灭安省赵逆。若能成功,陛下亲自为大将军庆贺。若失败……”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

“若失败会怎样?”阿桂询问道。

咽了咽口水,福长安惶恐中带着一丝厌恶:“提头来见。”

“哈哈哈……”

阿桂大笑三声,语气中有着说不出的凄凉。

现在距离春节不过十天,想要在十天内剿灭盘踞在安省的反贼,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陛下这是不信奴才,所以才催着奴才出征,无论成败,他都能安心了。”

这是留在西山大营苦思退敌之策的恶果,让乾隆认为他生出反心

说完,一把扔掉身后的貂皮大衣。

“古有赵构十二道金牌急召岳武穆回京,今有陛下八道圣旨催出大军出征。”

“罢罢罢,便随了陛下的心意,老臣再听令一次。”

说罢,拔出身上的佩刀。

“全军,拔营,出征。”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d0dh-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