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陈默踏入急诊大厅,脑子里还转悠着昨晚那本草药笔记本的事儿。脚刚迈过门槛,就听有人扯着嗓子喊他名字。
“哟呵,咱这‘乡村医生’可算回来了!”
“听说你在那边把好几种城里都瞧不见的病给治好了?”
“牛啊哥,你这一回来不得首接升主治啦?”
几个年轻医生一窝蜂围上来,一边嘻嘻哈哈打趣,一边递水又递早餐。
陈默给弄得一头雾水,下意识低头瞅了瞅身上那件还没来得及换的旧白大褂,上面好几块洗不掉的药渍,咋看都不像刚完成重大任务归来的“英雄”。
“你们……是不是弄错人了?”陈默挠挠头,咧着嘴笑,“我哪有那么神。”
“别谦虚啦。”一个护士插进话来,“昨天王主任开会都说了,说你是咱急诊科的骄傲。”
这话一落,周围人纷纷点头,还有人鼓起了掌。陈默杵在原地,一时竟不知说啥好。
他想起刚进医院那阵儿,连个工位都没人乐意让,如今却被人围着问这问那,这反差让他心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
“行了行了,先让人家去更衣室换衣服。”护士长走上前来打圆场,顺手塞给陈默一杯热茶,“别光站这儿闲聊,一会儿还得开晨会呢。”
陈默接过茶,暖意从手心一点点渗进心里。他冲护士长点点头,抬脚朝更衣室走去。
推开更衣室的门,里头空荡荡的。
他走到自己的柜子前,拉开锁,一件崭新干净的白大褂整整齐齐挂在里头,旁边还搁着张小卡片。
他愣了一下,伸手拿起卡片翻开,上面写着:
“谢谢你在村里的坚持,我们以前误会你了。”
字写得工工整整,就是没署名。陈默盯着那句话看了好一会儿,嘴角微微往上扬了扬,把卡片塞进了口袋。
他换好衣服,对着镜子理了理领口,这才发觉自己好像好久没这么认真照过镜子了。
头发还是乱蓬蓬的,脸上也带着些疲态,但眼神里多了些东西——不再是被人轻视后的憋屈,而是一种久违的踏实和释然。
晨会开始,王主任破天荒提前到了会议室。
“今儿开个小会,主要是欢迎几位同志圆满完成基层医疗任务。”王主任开门见山,语气比平常温和不少。
“这次任务,不光帮了村民,还给咱科室积累了宝贵的基层诊疗经验。”他翻了翻手里的报告,“尤其是陈医生带回来的那份总结,写得详细,分析也到位。”
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大伙都知道王主任向来惜字如金,能说出这番话那可是极高的评价了。
“接下来,咱要组织一次基层医疗培训课程。”王主任接着说,“由陈医生带队,负责内容设计和授课安排。”
这话一出,底下不少人满脸惊讶。李昊坐在后排,脸色不大好看。
他刚调来没多久,本以为自己有机会牵头这个项目,没想到首接落到刚回来的陈默头上。
“主任,”李昊举起手,“这课程是不是太赶了?他们才回来第一天呢。”
王主任抬眼瞅了他一下,轻飘飘说了句:“医学没缓期执行这一说。”
会议结束,陈默走出会议室,沈知夏己经在外头等着了。
“恭喜啊,陈老师。”她笑着递过来一份资料,“这是你要的基层常见病图谱,我托朋友从疾控中心弄来的。”
“谢了。”陈默接过资料,瞟了她一眼,“你不会憋着啥坏心眼吧?”
“我能有啥坏心眼?”沈知夏眨巴眨巴眼睛,“我就是觉着,你这课程要是少了实战案例,那就太可惜了。”
“你想加入?”陈默挑了下眉。
“嗯。”她点点头,“顺便瞧瞧你能讲成啥样。”
两人并排往值班室走,走廊里阳光透进来,照在墙上贴着的“急诊优先”西个大红字上,亮堂堂的。
“其实我挺意外的。”陈默突然开了口,“我还以为王主任怎么也得再观察我一阵儿。”
“你忘了?”沈知夏笑了笑,“你们救了个孩子,治好十几种罕见病,还带回了民间药方。这些成绩,想藏都藏不住。”
“也是。”陈默摸摸口袋里那张匿名卡片,“有时候想想,还真挺感激那段日子的。”
“那你现在,还打算回农村不?”沈知夏轻声问。
陈默停下脚步,望着窗外急诊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群,沉默了几秒,低声说:“可能不会马上回去。”
沈知夏没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
到了值班室门口,孟婉宁早等在那儿了。
“嘿,两位大忙人可算来了!”她笑嘻嘻地挥挥手,“我刚接到通知,下午要给新来的实习生搞一次模拟演练,你们谁来主持?”
“你不是最拿手这个嘛?”陈默打趣道。
“我是拿手,但我更想看看你们咋带新人。”孟婉宁眨巴眨巴眼睛,“特别是你,陈医生。”
“行吧。”陈默耸耸肩,“正好我也想试试,咋教出个不瞧不起基层医疗的医生。”
三人迈进值班室,新的一天就此拉开帷幕。
而在这座城市的另一头,一间办公室里,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死死盯着电脑屏幕,眉头拧成了疙瘩。
屏幕上显示着陈默的名字,旁边备注栏里清清楚楚写着:“曾参与偏远地区医疗援助,主导多项疑难病例处理。”
那人合上文件夹,小声嘀咕:“看来,得早点动手了。”
窗外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亮了桌上那份还没签发的调令。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bhhg-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