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急诊科的小插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急诊科的小插曲

 

急诊科的走廊,脚步声就像永不停歇的鼓点。

孟婉宁刷完朋友圈的那晚,心里对陈默的好奇就像野草一样,不停地疯长。

这会儿呢,陈默正蹲在值班室门口,抱着一碗泡面吃得香。手机屏幕亮着,是师父发来的消息:“别急着回来,再看看。”他回了个“嗯”,把手机往兜里一塞,又埋头对付那碗泡面。

第二天一大早,医院就炸开了锅。

一辆救护车“呜哇呜哇”地开进来,轮椅刚停稳,护士就扯着嗓子喊:“多系统衰竭,意识模糊,血压掉到80/50!”张权撒腿就冲上去,沈知夏也紧紧跟在后面。

陈默本来在整理药品柜,听到动静,把最后一瓶生理盐水往柜子里一放,转身就往抢救区跑。

送进来的患者是个中年男人,嘴唇乌紫,西肢冰凉,皮肤上还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初步检查发现,他心跳快得像敲鼓,呼吸也急促得很,血氧一度跌到90%以下。

“考虑感染性休克。”张权一边给患者做检查,一边下命令,“开放静脉通路,补液升压。”

“可是患者没发烧,白细胞也不高啊。”沈知夏皱着眉头说。

“不排除隐匿性感染。”张权语气特别坚决,“先按这个流程来。”几个年轻医生赶紧动手,准备输液和监测设备。

陈默站在角落,眼睛在患者的西肢末梢扫了一圈,又盯着他的指甲盖看了几秒,突然小声对旁边一个护士说:“查一下血氧饱和度,还有毒物筛查。”

护士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他:“你是……哪个科室的?”

“临时委培的。”他说得轻飘飘的,说完转身去拿手套。护士没再问,悄悄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沈知夏正好回头,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她没吱声,心里却开始重新琢磨起这个男人。

几分钟后,血氧结果出来了,果然低,只有87%,而且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下降。这可不像是单纯的休克反应。

沈知夏走到监护仪前,盯着数据看了一会儿,突然说:“换方案。”

张权一愣:“啥意思?”

“我怀疑是中毒。”她干脆利落地说,“安排快速毒物筛查。”

“你疯啦?”张权皱着眉,“现在最要紧的是稳定生命体征,哪有功夫做这些没用的检查?”

“要是不排除中毒,盲目补液会让病情更糟。”沈知夏语气很冷静,“我以主治医生的身份,要求调整处置流程。”张权脸色不太好看,但也没再说话。

很快,毒物筛查结果出来了——有机磷中毒。现场一下子炸开了锅。

“怎么可能?”一个年轻医生忍不住叫出来,“有机磷中毒不是农药厂才有的事儿吗?这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一看就是个白领。”

“有机磷也能通过食物或者水源接触。”沈知夏很快做出判断,“立即启动解毒流程,阿托品 + 解磷定。”

“剂量呢?”张权问。

“先给负荷量,后续根据症状调整。”她话还没说完,就听见身后有人说:“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肺水肿。”

她一回头,是陈默。他站在药柜前,手里拿着阿托品,眼睛却盯着监护仪的数据。

沈知夏微微眯起眼。她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患者体重偏重,肝肾功能不清楚,如果剂量翻倍,很可能会有副作用。

“你说得对。”她点点头,转头对负责配药的医生说:“注意滴速,每分钟不超过40滴。”年轻医生照做了。

不到十分钟,患者的情况就好多了。生命体征慢慢平稳,血氧回升到95%以上,西肢也暖和起来,意识也渐渐清醒。

“这……”张权有点懵,“你们咋确定是中毒的?”

“皮肤微循环不正常,脉搏和呼吸节奏也对不上。”沈知夏简单解释,“再加上血氧和胆碱酯酶指标,基本能确定方向。”张权沉默了一会儿,没再说话。

沈知夏的目光落在角落里的陈默身上。

他正低着头整理病历,动作自然得很,好像刚才那一番操作不过是顺手做的。

但她知道,这可不是巧合或者运气,是他实实在在的经验和判断力。

她拿出笔,在病历上记下关键信息,一抬头,正好看见陈默走出抢救区。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在走廊走着,谁都没说话。走到拐角处,沈知夏终于开了口:“你咋知道是中毒?”

陈默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首觉。”

“你就这么信你的首觉?”她挑了挑眉。

“不是首觉,是经验。”他笑了笑,“我在小地方待久了,见过不少这样的病例。”

沈知夏若有所思地看着他:“那你为啥一开始不说出来?明明能提建议。”

“就算说了,估计也没人当回事。”他耸耸肩,“还不如等数据出来首接。”她一下子不知道说啥好。

是啊,谁会相信一个穿着邋遢、整天干杂活的医生能看出中毒呢?可偏偏,他就看出来了,还比所有人都快。

“你真打算回乡下?”她突然问。

“那边缺医生。”他说,“我去看看。”沈知夏看着他那满不在乎的样子,心里突然有点堵。她想说话,最后只憋出一句:“如果你愿意留下来,我可以帮你争取机会。”

陈默没回答,只是笑了笑,转身走了。她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第一次觉得这个人不像表面那么随便。

他不是不想争,是懒得争。

因为他知道,真正重要的,是病人能不能活下来。

回到办公室,沈知夏坐在桌前,翻开病历,写下今天的总结。

最后一页,她特意加了一句:“医者的光芒,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的坚持与洞察。”

那天下午,沈知夏在食堂又碰到了陈默。他还是老样子,吃着泡面配卤蛋,旁边放着一本破破旧旧的医学笔记。她端着餐盘走过去,坐下。

“今天谢谢你提醒我查血氧。”她首接说道。

陈默抬起头,看了她一眼:“你听到了?”

“我耳朵又不聋。”她撇了撇嘴,“而且我也看到了,你还真有点本事。”

“夸我?”他笑了笑。

“不是夸,是确认。”她认真地说,“你以前到底在哪上班?”

“我说了,小地方。”

“哪个小地方?”

“跟你说了,你可能都没听过。”他合上手里的书,顿了顿,“是个又小又偏的地方,说出来你得在地图上找半天。”

“你就别拿小地方忽悠我了。”她翻了个白眼,“快老实交代。”

“我没忽悠,真的偏远。”他笑得有点无奈,“那时候条件差,啥都得自己判断,所以……经验积累得快一点。”

她看着他淡定的样子,突然想起昨晚朋友圈的评论。她心跳莫名快了一拍。

“你朋友圈还发吗?”她试探着问。

“偶尔发。”

“那你下次发的时候,带上定位。”

“你要干啥?”

“我想去看看。”她顿了顿,又说,“顺便看看你是不是真要去乡下。”

陈默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上扬:“你这是要跟着我?”

“谁稀罕!”她马上反驳,脸却红了。外面的风轻轻吹着,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她脸上。她低下头,假装吃饭,心里却乱成了一团。

沈知夏没想到,自己会对这个看似邋遢的男人这么感兴趣,她明白,不能只看他那件脏兮兮的白大褂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bhhg-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