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赵国基去采买物品后,周璋只盼着夜幕降临。
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就像深巷中一泓无波的古井,暮霭里一声悠扬的晚钟,一旦被撩动心弦,水波荡漾,钟声难消,便再也无法平息。
是夜,李纨独坐灯下,手中书卷久久未翻一页。
素云虽己知晓二人私通之事,仍旧还是被她支开,屋内静得能听见蜡烛燃烧的细微声响。
房门轻轻的推开,落在这寂静的夜晚,以及紧绷的心弦上,显得格外清晰。
“其状美好无匹,内挟技术,盖老而复壮者...”
李纨不住地念着《孽嬖传》,仿佛这样才能掩饰内心的悸动。
闩门声响起,继而是缓缓地脚步声越来越近,最终在她身后站定。
荣国府是个大家族,规矩比较多,犹记得上次玉钏和银蝶只不过在外间说些悄悄话,就受到责罚,被关进小黑屋。
所以这次周璋进了屋里,却不敢有过分的举动,以免被人察觉。
“大奶奶...你真好闻...”周璋低沉的嗓音在耳畔响起。
李纨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渴望,手中的书籍一丢,转身投入到那个朝思暮想的人儿怀里,死死地攥着周璋脖颈后的衣领。
“我的亲,你咋才来...咋才来...”
周璋将她打横抱起,帐幔低垂,吱呀作响...
在这一刻,快乐像是会传染一样,从一个人的脸上传到另一个人的脸上...
多余的话不用叙说,不然就要改了又改,删了又删。
海棠诗社这日,荣府花园内果然热闹非凡。
探春命人将花梨大理石案摆在亭中,案上陈设皆是精挑细选:缠丝白玛瑙碟子盛着时鲜果子,掐丝珐琅攒盒装着各色点心,就连茶盏都是雨过天青釉的珍品。
席间多了一人,乃是薛宝钗。
今早她己随着薛姨妈拜会过贾母和王夫人,又得知今日起社,姐妹们都在一起,特意备了礼物前来赴会。
只见她身着蜜合色绣折枝梅的袄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翡翠簪,通身气度沉静大方,与黛玉的风流袅娜恰成鲜明对比。
“宝姐姐来得正好。”探春笑着迎上前,“我们正要起社呢。”
宝钗温婉一笑,从莺儿手中接过一个锦盒:“自入府以来,久不曾与兄弟姊妹们见面,今日特备薄礼,权当赔罪。”
说着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方上好的端砚,“听闻要起诗社,这方‘松鹤延年’砚正好拿来助兴。”
宝玉眼前一亮,这位宝姐姐竟是一个“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美丽人物!他凑近细看:“这砚台纹理天成,松鹤栩栩如生,当真妙极!”
湘云最是性急,拍手道:“既有了彩头,咱们快些起社吧!我都想好两句了!”
于是诗社正式开始,迎春命司棋点了一支梦甜香。
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却燃得极慢,正是作诗限时的好法子。香炉中青烟袅袅,众人各自凝神思索。
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己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
接下来,大家都写定了,各自将诗作呈上。迎春接过诗笺,一一品评:
探春写道:
“轻红浅白斗新妆,斜倚东风笑海棠。最是多情三月雨,为伊洗出玉肌香。”
史湘云的诗最为豪放:
“十二阑干倚碧虚,海棠枝上月轮孤。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输。”
贾宝玉的诗则缠绵悱恻:
“小院春深闭重门,为谁憔悴为谁昏。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黄昏最断魂。”
薛宝钗的诗含蓄端庄:
“淡极始知花更艳,清多翻觉韵偏长。任他桃李争春色,自守冰心一段香。”
最后黛玉的诗风流别致:
“偷得梨蕊三分白,借来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尽力了,实在是尽力了,抓耳挠腮,东拼西凑,终于作出了几句格式差不多的诗句。
众人读罢,俱都为对方的才情所钦佩。
尤其是薛宝钗,她这次冒昧过来参加社会,正是想要称量一下黛玉的才情,跟自己比起来怎么样,没想到却被黛玉隐隐压了一头,她知道自己这是遇上劲敌了。
宝钗看了一眼林黛玉,虽然心中己经存了暗自比较的心思,却也不得不点头称赞:“林妹妹的诗,果然与众不同。”
史湘云拍手道:“林姐姐这两句‘偷得梨蕊三分白,借来梅花一缕魂’,真真是把海棠的神韵写绝了!”
黛玉谦逊地抿嘴一笑,用团扇半遮了面:“宝姐姐和云妹妹谬赞了。不过是些闺阁闲愁,哪比得上姐姐诗中‘淡极始知花更艳’的深意。”
她眼波流转,忽见宝玉正痴痴望着自己,眼眸一凝,忙岔开话题道:“二姐姐,你快帮我们评评,今日这诗魁该属谁?”
迎春虽不善作,却也有品鉴的能力,她接过诗笺细细品读,温婉笑道:“若论脱俗不凡,自是林妹妹这首最佳;若说含蓄浑厚,又当属薛妹妹这首。”
这可真是为难迎春了,作诗嘛,都想追求那种妙手偶得之的灵感和新意,她虽然觉得林妹妹的诗更胜一筹,却又不想拂了新来的薛妹妹的面子,毕竟人家赞助了这次诗社的彩头。
她将两首诗并排放置,“不如这样,今日诗魁便算作双魁,你们觉得怎么样?”
“可是这彩头就只有一个,还是宝姐姐带来的,该怎么分呢?”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响起,原来是贾宝玉突然插嘴。
探春在一旁使劲地使着眼色,便是惜春也晓得这个时候可不是插话的好时机,偏偏贾宝玉浑然不觉。
宝钗将姊妹们的神情尽收眼底,淡然一笑,说道:“我怎好与林妹妹相提并论,林妹妹年纪比我小,才气却比我高,我合该退让才是。”
大家都为宝钗的谦让所佩服,包括聪明的探春,谁也没有察觉到她话中有话。
只有心思缜密的黛玉听出不妥,这个刚见面的薛家姑娘分明是用“孔融让梨”点自己呢,谁要她谦让呀,还趁机博得了一番美名,真是莫名其妙!
自己只跟她初次相识,为什么她会对自己敌意那么大?
黛玉可不是甘于吃亏的性子,任由别人踩着自己出头,她心思一转,就要反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bceg-1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