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霍家小公主?!你听我说……
消毒水的气味钻进鼻腔时,苏挽正盯着白墙上的电子屏。"305"的数字在红灯里跳了跳,她攥着体检报告的手又紧了些——报告单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的字样被折出一道浅痕,像道突然裂开的缝,把她的世界劈成了两半。
诊室门"吱呀"一声开了,穿白大褂的医生摘下口罩:"苏女士,恭喜啊。
虽然哺乳期受孕概率低,但您这各项指标都正常,胎儿发育得很好。"
苏挽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望着医生递过来的B超单,屏幕里那个黄豆大小的暗点,像颗突然落进心湖的石子。"我不是不想要......"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发颤,指尖轻轻抚过B超单上的成像,"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大宝刚满一岁,正是最磨人的时候。
她最近总腰疼,原以为是抱孩子抱的,却不想是身体早就在悄悄提醒——昨天给宝宝冲奶粉时差点栽进洗手池,今早刷牙时眼尾的青痕,还有刚才突然的眩晕,原来都是这个小生命在打招呼。
手机在包里震动,是霍明砚的消息:"今晚回家吃饭?"她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备注"霍先生",喉结动了动。
上周他刚把备注改成"砚",说这样更像真夫妻。
可现在这个"砚"字在屏幕上烫得慌,她盯着看了三分钟,才回了个"好"。
霍宅的餐厅飘着糖醋排骨的香气时,苏挽正把最后一口汤咽下去。
霍老太太夹了块排骨放进她碗里,瓷勺碰在碗沿上,发出清脆的响:"挽挽,你记不记得上个月去孤儿院,那个拽着你裙角不肯松手的小姑娘?"
苏挽抬头,老太太的目光落在她腕间——那里还戴着霍明砚送的翡翠镯子,是结婚一周年礼物。"我昨天翻老账本,"老太太放下筷子,指节敲了敲桌布上的银质餐牌,"霍氏立家这七十年,继承规矩都是'嫡长子优先'。
可我这把老骨头最近总在想啊......"她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浸着暖意,"女孩也能担重任,尤其当她生来就带着光。"
苏挽的心跳漏了一拍。
碗里的排骨还冒着热气,她却觉得指尖发凉。
老太太的话像根细针,轻轻挑开了她藏在心底的那团乱麻——她想起今早给大宝换尿布时,邻居王婶抱着孙子路过,说"还是男孩省心";想起上周开会时,合作方看她肚子的眼神;甚至想起自己十二岁那年,跪在医院走廊求亲戚借钱给弟弟做手术时,有人嘀咕"养个丫头片子这么拼命,不值得"。
"奶奶......"她刚开口,玄关处就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霍明砚的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领带松了半寸,显然是从公司首接赶回来的。
他扫了眼餐桌,目光在苏挽脸上顿住:"怎么脸色这么白?"
苏挽刚要说话,厨房方向传来佣人的脚步声。
张妈端着水果盘经过客厅,顺口问:"少夫人,明天给小少爷买的早教机到了,您看......"
"等等。"苏挽叫住她,声音轻得像片羽毛,"以后别总说'小少爷'。"她望着窗外的银杏叶在风里打旋,想起B超单上那个还没名字的小生命,"如果是妹妹......"她喉间发紧,"我不想让宝宝活在我没赢过的世界里。"
话落的瞬间,身后传来布料摩擦的声响。
霍明砚的手臂环住她腰腹,体温透过衬衫渗进来。
他下巴抵着她发顶,呼吸扫过耳尖:"挽挽,"他的声音低哑,带着点刚跑完楼梯的急促,"你怀孕了,对吗?"
苏挽猛地转身,撞进他怀里。
他西装上还沾着公司的冷气,却被她的温度慢慢捂热。"你怎么知道?"她闷声问。
霍明砚低头,指腹蹭掉她眼角的湿意:"刚才在车库,张妈说你今天去医院了。"他掏出手机,屏保是大宝攥着他手指的照片,"我查了HCG是什么。"
苏挽愣住。
他又说:"你昨天翻育儿书到凌晨三点,我看见你在'二胎间隔期'那页折了角。"他捧起她的脸,拇指着她眼尾的青痕,"还有,"他喉结滚动,"我听见你刚才说的话了。"
窗外的银杏叶沙沙作响。
霍明砚的手掌覆在她小腹上,那里还平着,却像揣着团小火:"这次,我们一起赢。"他吻了吻她额头,"你想给宝宝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就去造。"
夜色漫进客厅时,苏挽坐在书房的飘窗上。
霍明砚在楼下逗大宝玩,孩子的笑声透过地板传上来。
她打开电脑,新建了个文档,标题栏里敲下"阳光女性发展基金"几个字。
鼠标悬在"保存"键上,她望着窗外的月亮,忽然想起老太太今天说的"带着光的女孩"——或许,这光从来不是谁给的,而是她们自己,要亲手点亮的。
晨光透过落地玻璃斜切进霍氏大厦顶层的发布会现场时,苏挽的手指在演讲稿最后一行“阳光女性发展基金”上轻轻顿住。
镁光灯在她头顶交织成网,台下记者的相机此起彼伏地闪烁,却盖不过她擂鼓般的心跳——昨天深夜在书房敲下的每个字,此刻都成了喉咙里发烫的岩浆。
“各位媒体朋友,”她按住桌沿站起身,珍珠耳钉在灯光下泛起暖光,“今天启动的‘阳光女性发展基金’,首期注资三千万,将用于资助单亲妈妈创业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及子女教育支持。”她的目光扫过前排举着摄像机的女记者,对方眼眶泛红的模样让她想起十二岁那年,在医院走廊里攥着缴费单时,那个偷偷塞给她热包子的保洁阿姨,“我希望我的女儿,不必像我一样,为了弟弟的手术费在深夜加班写方案;不必在求职时被问‘结婚后会不会影响工作’;更不必在成为母亲后,连买一盒奶粉都要精打细算。”
台下突然爆发出掌声。
有位抱着婴儿的年轻妈妈从观众席站起,怀里的宝宝正抓着她的工作牌啃:“苏总监,我是单亲妈妈,上个月刚被公司以‘无法兼顾家庭’为由辞退……”她的声音哽咽,“这个基金,真的能让我们这样的人,重新站起来吗?”
苏挽绕过演讲台走到她面前。
年轻妈妈眼下的青黑像块洗不掉的墨渍,和她昨天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重叠。
她握住对方颤抖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薄纱手套传过来:“冷。”她指腹蹭过对方工作牌上“XX幼儿园教师”的字样,“下周三,基金的职业培训第一场,就设在你原来的幼儿园——我们请了儿童心理学专家,也联系了三所公立园的招聘负责人。”
年轻妈妈的眼泪砸在宝宝的围嘴上,染开一片浅蓝。
记者席的快门声更急了,有人举着话筒喊:“苏女士,听说您最近身体抱恙,是和基金启动有关吗?”
苏挽的手下意识抚上小腹。
那里还平坦,但她能感觉到,有颗小种子正在悄悄扎根。
“身体很好。”她抬头时眼里闪着光,“只是突然明白,当妈妈不是软肋,是铠甲。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这副铠甲镀上更坚硬的钢。”
同一时间,二十三楼的董事会议室里,霍明砚的钢笔尖重重戳在提案书上。
“女性高管培养计划”七个字被晕开的墨痕染得模糊,像道即将撕裂旧规则的裂缝。
“霍总,”最年长的陈董事推了推金丝眼镜,“不是我们保守,霍氏成立七十年,管理层女性占比从未超过15%……”
“因为以前没人给她们机会。”霍明砚将手机屏幕转向长桌对面。
画面里是苏挽在发布会现场握住单亲妈妈的手,镜头拉近时,能看清她腕间那只翡翠镯子——是奶奶当年传给长孙媳妇的信物。
“三年前,苏挽作为创意总监接手‘霍氏新青年’项目,让品牌市值提升37%;去年她主导的‘阳光公益’,让集团社会责任评分跃居行业第一。”他起身走向落地窗前,玻璃倒映出他紧绷的下颌线,“我奶奶十二岁跟着太爷爷摆地摊,用算盘打出了霍氏第一间门店。她能做到,现在的女性就不能?”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
霍老太太拄着雕花拐杖站在门口,身后跟着捧着檀木匣的张妈。
“明砚说得对。”她的声音不大,却像颗投入深潭的石子,荡开满室涟漪,“这是我当年记账的算盘。”她打开木匣,包浆的象牙珠串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当年有人说‘女人管账必糊涂’,可我用这把算盘,算出了霍氏第一座仓库、第一辆货车、第一栋写字楼。”她转向陈董事,“陈叔,您当年娶陈婶时,她在纺织厂当车间主任,管着两百多号人。您说她‘比男人还利落’——怎么,到了自己孙女这辈,倒要拦着?”
陈董事的脸涨得通红。
他盯着算盘看了三秒,突然起身摘下眼镜擦拭:“我投赞成票。”
“我也赞成。”
“附议!”
掌声像潮水般漫过长桌。
霍明砚望着奶奶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昨夜苏挽靠在他怀里说的话:“家是可以重新定义的。”而此刻,他终于明白,所谓重新定义,不过是把原本就该属于某些人的位置,亲手送到她们面前。
深夜的霍宅静得能听见银杏叶落地的轻响。
苏挽蜷在卧室飘窗上,低头摊着发布会的媒体通稿。
霍明砚端着燕窝进来时,正看见她指尖停在“苏挽女士提及未出生的女儿”那行字上,眼尾还沾着没擦净的泪。
“傻哭什么?”他在她身边坐下,把燕窝碗塞进她手里。
温热的甜香漫开,混着他衬衫上残留的雪松香水味,“今天董事会全票通过,奶奶还说要把她当年的客户名单整理出来,给基金当资源库。”
苏挽吸了吸鼻子,把通稿翻到背面。
那里贴着张便签,是她下午在发布会后台写的:“给小宝贝的信:妈妈正在努力,当你出生时,世界己经准备好爱你。”
霍明砚的手掌覆上她小腹,隔着真丝睡裙也能感觉到,那里正酝酿着生命的热。
“宝贝,”他低头吻了吻她发顶,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什么,“欢迎来到更勇敢的霍家。”
苏挽转身环住他腰,眼泪洇湿了他的衬衫。
“霍明砚,”她的声音闷在他心口,“我以前总觉得,家是吃饱穿暖就行。可现在……”她仰起脸,眼里的星光比窗外的月亮还亮,“现在我知道,家是有人愿意和你一起,把世界改造成你想要的样子。”
凌晨两点,苏挽被胎动惊醒时,床头的台灯还亮着。
霍明砚蜷在她身侧,手仍搭在她小腹上,呼吸均匀而温暖。
她轻手轻脚挪到书房,打开电脑查看基金的报名数据——己有三千多位单亲妈妈提交了申请,其中有位幼儿园老师的备注写着:“想给女儿攒套绘本,也想让她知道,妈妈没认输。”
屏幕蓝光映着她微肿的眼尾,她滑动鼠标时,一份标着“2024母婴消费趋势报告”的邮件突然弹出来。
最上面一行标题刺得她眯起眼:“Z世代妈妈:更独立,更自我,更愿为‘女性友好’买单。”
她无意识地抚了抚小腹,窗外的月光漏进来,在“趋势报告”西个字上镀了层银。
明天,或许该让助理把这份报告打印出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bafd-1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